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从邓小平同志的“发展是硬道理”,到江泽民同志的“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中国的发展已由“让一部分先富起来”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2.
"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个统筹”蕴含着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毫不动摇地做到“五个统筹”,最大限度地兼顾到各个方面,其结果就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要的实践问题。认真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重要的任务。一、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就是用以指导发展的,发展仍然是主题。讲科学发展观,不是要限制、制约发展,而是为了更全面更健康地发展。不能片面理解科学发展观,不能人为地把科学与发展对立起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更加…  相似文献   

4.
今天,“和谐社会”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和谐”一词也频频见诸报端杂志。应该看到,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科学发展观”,再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系列命题的提出不仅反映了一个对于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深入认识的过程,体现了我们国家越来越明显的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倾向,也体现了国家发展的价值取向——和谐,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人的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和境遇,为了更好的建设人本身。而作为以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为最高追求的教育,如何造就和谐发展之人才,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执政理念,同样也是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体现在教育上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即“以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6.
“五个统筹”蕴含着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毫不动摇地做到“五个统筹”,最大限度地兼顾到各个方面,其结果就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的“三步走”战略已经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思想,但“三步走”战略所要达到的小康主要的是经济指标,还不是一个全面的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是对邓小平同志“三步走”战略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十六大后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也是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学校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四有”新人的重要阵地,学校管理融入人文精神,实行“人本管理”,使学校的发展要求与个人发展,学校工作目标与全体师生员工人文素养的形成达到有机统一,有利于造就和谐的管理环境。笔者认为,学校管理中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教育目的的关注和讨论,一直是教育基本理论一个不老的话题。近来阅读了何小陆和肖卫东同志发表在《教育导刊》(2006年第6期)上的《“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对我国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方式的反思》~文(以下简称“何文”):作者的阐述旁征博引,有理有据,但是仔细推敲,从首段“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到对自由的“标榜”再到最后提出几种关于保证“自由人”得以实现的措施或对策,笔者颇有不同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的“三步走”战略已经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思想,但“三步走”战略所要达到的小康主要的是经济指标,还不是一个全面的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是对邓小平同志“三步走”战略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1.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20(1):F002-F002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观 ,是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中国、放眼世界、驾驭全局、高瞻远瞩的重大决策。“五个统筹”和“五个坚持”,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的完整理论体系。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再到“科学发展观”,标志着我们党对发展的内涵又有了新的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和核心 ,促进全面发展则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充分体现了我党关于发展问题的最新认识,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新的概括与总结,是我们发展的重要战略指导思想。那么什么是科学发展观,怎样树立科学发展观,结合宁夏教育发展实际,谈点学习体会与认识。  相似文献   

13.
建构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五个统筹”和“五个坚持”,形成科学发展观的完整理论体系。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再到科学的发展观,标志着我党对发展内涵又有了更加深刻、更加全面的认识。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强 《巢湖学院学报》2003,5(4):7-10,16
我党80多年的光辉历程正是中国文化伴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历程。从毛泽东同志的“双百”、“二为”方针,到邓小平同志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论述,再到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中的“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党的三代领导人对文化建设的论述,恰恰反映了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过程。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强调了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并对“十一五”时期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了明确部署。全国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正在制订之中,初步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以素质教育为主题,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接班人:以“普及、发展、提高”(即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6.
宋婷  代远红 《今日教育》2005,(12):29-30
在新时期新阶段,中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和新发展,也体现了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全局所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可以看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而全面、协调、可持续则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特点。在教育活动中,一切活动就要以对人的认识为出发点,注重个体的全面终身发展,注重个体的生命关怀。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即老“三步”,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实现了小康。江泽民同志提出的21世纪第一个10年、第二个10年和前50年的战略目标,即新“三步”,特别是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必将指引中国人民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同志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铲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同时有必要从科学发展观的由来、内涵以及牢固树立、认真落实等方面作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着力促进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的面貌,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提出“一国两制”构想,顺利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为解决国际争端提出了新的思路,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思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