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月21日,台湾首家网络原生报《明日报》(编者注:“网络原生报”即没有传统媒体作为“母体”的网络媒体)正式宣布停刊。中午时分,网站原首页撤消,改为《谢谢网友,<明日报>再见!》的声明。 《明日报》关站无疑是2月网络媒体界最重大的事件。它成为台湾各类媒体报道评论的重点,甚至成为当天的头条新闻。《<明日报>落日》、《<明日报>走进昨天》、《<明日报>不再有明日》……睹如此类的标题撞击着人们的眼球。内地的一些媒体在2月20日晚即从台湾网站上获悉《明日报》第二天关站的报道,如上海文新报业集团当即向《明日报》求证(2000年8月21日,上海《新民晚报》借助《明日报》的电子报发送平台ePost发行简、繁体电子报,成为首家以电子邮件形式通过台湾网络发行的祖国内地新闻媒体)。新  相似文献   

2.
正当本刊即将付印之际 ,2月20日晚 ,台湾媒体纷纷报道 :《明日报》将于2月21 日上午正式宣布关站 ,香港《壹周刊》集团接收采编人员后将转向平面媒体发展。21日中午 , 《明日报》在其主页上刊出《谢谢网友 ,明日报再见》的启事。作为网络原生媒体 ,《明日报》是 不少传统媒体工作者抱着理想和热忱投身其中的新事业。然而 ,形势的发展未能如人所愿。 《<明日报>落日》、《<明日报>走进昨天》…… ,诸如此类的大标题纷纷出现在台湾各大媒 体上。有评论指出 :烧钱快、获利难 ,是《明日报》的两大致命伤。或许可以用“虽败犹荣”来形 容《明日报》一年来的拼搏。尽管现在她从网络上消失了 ,但作为网络媒体发展的一个新生事 物 ,相信她将会成为传媒界分析研究的经典个案。正是基于这种考虑 ,所以本刊在证实了有 关《明日报》的消息后 ,仍决定刊出闵大洪先生的这篇文章 ,因为《明日报》毕竟为网络新闻传 播界留下了值得探究的经验与教训 ,读者也许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慵慨悲歌《明日报》 《明日报》倒闭了。 2001年2月21日,午时。 “谢谢网友,《明日报》再见! 世界上第一家中文网络原生报的首页上,赫然出现了如上9个醒目的大字和一篇简短的声明。 同日,《明日报》召开全体员工大会,该报创办人詹宏志宣布《明日报》关闭,并以一种坚定的语气向全体员工认错:“我是以错误的号召,让这么多人才。股东,投入这么一个生不逢时的大试验。”“《明日报》以骄傲开始,就要有尊严的结束。”他认为自己最大的错误就是对网络环境成熟时机的判断,其次是动用了超过自己可以承受的资源。 “他低着头、脸…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企业报新闻研究会3月8日成立。这是在上海石化总厂工人疗养院召开的市企业报记协第二届年会上传出的信息。年会通过了《上海市企业报新闻研究会章程》,并选出研究会领导班子。  相似文献   

5.
曾有这样的一句名言:“海水所到之地,必有华人。华人聚居之地,必有中华文化的滋长、茁壮。”此话不假。当我来到华人占当地总人口(约400万)70%左右的东南亚小岛国新加坡时,也就无须担心看不到华文报纸了。在新加坡出版发行的10家报纸中,华文报就有4家之多。它们是:《联合早报》、《联合晚报》、《新明日报》、《星期五周报》。这些华文报章,对于在读者中传播、培养中华文化价值观念和道德传统,以及成为人民与政府间沟通信息的桥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加坡的华文报,办得活泼、有生气。它们每天向广大读者提供大量信息…  相似文献   

6.
唐山 《传媒》2000,(10)
新加坡报业控股公司近日宣布,从7月7日起,报业控股旗下的三大华文报《联合早报》、《联合晚报》和《新明日报》以崭新的面貌出现,以求吸引年轻的读者和工作繁忙的上班族。这3份报纸中发行量最大的《联合早报》将革新版面,增加图片,精简文字,辅以精美的包  相似文献   

7.
《新闻前哨》2006,(2):25-25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2006年的新闻纸将供大于求,这是中国报协日前在重庆召开的“纸报双方合作论坛暨2006年新闻纸市场信息交流会”上传出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翻开新疆军区某团新闻干事程晓飞的三个剪辑本,他采写的5O0多篇散文、随笔、杂文、通讯、小说、报告文学等不同体裁的文章,刊登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报刊上。他的槁原与雪山拥抱》。《铁骑五分钟起死回升》等10多篇作品评为《北京经济信息报》、《人民军队报》优质稿;撰写的《绣球偏抛黑冠军》一文,获优明日报》现场短新闻竞赛二等奖;特写《开放的新疆》一文获海峡之声广播电台“西睡边塞”征文一等奖。不久他以边塞军营生活为题材创作的长篇小说《医兵死亡之海》即将出版发行,标志着他一个初中生,经过在部…  相似文献   

9.
期刊览要     
最新一期《财经》杂志刊登文章,介绍台湾P C home公司的创办人詹宏志——一个台湾媒体人探索互联网原创报纸可行道路的失败经验。文章引用詹在其网络报纸《明日报》创办前说过的一句话:“重新想象新闻媒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闻周刊》2001,(21):81-81
最新一期《财经》杂志刊登章,介绍台湾PChome公司的创办人詹宏志——一个台湾媒体人探索互联网原创报纸可行道路的失败经验。章引用詹在其网络报纸《明日报》创办前说过的一句话:“重新想象新闻媒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最近,美国拥有百年历史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在官方网站宣布,将于明年4月起停止出版纸质日报,专注于制作网络版报纸。当版面缩小了一英寸半的《纽约时报》面世时,《编辑和出版商》杂志高级编辑乔·斯特鲁普曾发出:今日缩小,明日消失?的焦虑。此时,传媒大亨默多克站出来了。他在演讲中表示:与报业‘悲观论’  相似文献   

12.
企业报动态     
《铁道开发报》报道“《建筑法》施行”本刊讯《铁道开发报》1998年2月28日第1604期一版头条报道:“建国后第一部规范建筑领域建筑活动的国家大法——《建筑法》明日起施行。”《建筑法》含总则、建筑许可、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建筑工程监理、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法律责任、附则共8章85条。《宝冶报》更名《上海宝冶》本刊讯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报刊关于对内部报纸治理整顿的精神和要求,《宝冶报》从1998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拼音报》创刊40多年来,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有了长足的发展,由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的发行量4万份,发展到2002年的期发行量78万份。版面也由当初单一的《小学生拼音报》,发展到现在的《小学生拼音报》、《小学生拼音报·教学版》和《小学生拼音报·中高版》等多版发行。1990年,《小学生拼音报》被确定为汉语拼音教学研究会会报。2002年,在山西省报刊评比中,《小学生拼音报》以总分95.8的成绩,荣获山西省报纸质量评审第一名,引起了同行的关注。而这只是《小学生拼音报》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和奖励中的…  相似文献   

14.
元旦前夕,新疆军区某团传出一条令人喜悦的消息:八连民族班一年在军内外报刊发表各类新闻稿件七十四篇,荣立集体三等功,师里给予通报表扬。有五名战士被兰州军区政治部评为优秀通讯员,并分别获得《人民军队报》维文版一、二、三等奖。《人民军队报》维文版还报道了民族班七名战士利用课余时间搞好新闻报道的事迹。战士称他们是活跃在军营的维吾尔族土记者。  相似文献   

15.
旗下拥有苹果日报、壹周刊等杂志的壹传媒集团,透过与明日报的合作,今年正式踏上台湾市场,未来将在台发行三本全新杂志刊物。同时,随着网络泡沫危机的到来,继Yshoo购并台湾Kimo在内的一连串网络并购风潮后,壹传媒接手明日报的方式,即创下只买员工、不买公司的作法,成为另一种网络公司买卖模式。熟悉香港市场的分析师指出,壹传媒近几年在香港对网络事业的投资中投机的心态多了些,经过几次教训之后,现阶段没有重造网络集团的计划,因此,壹传媒来台后将以做平面媒体为主体,收购明日报也只以买员工为主,不会继续明日报的  相似文献   

16.
英国地方报业集团的印刷报纸销量一直在下滑,但其网站浏览量达到新高。2013年上半年,包括《苏格兰人报》、《北方回声报》和《曼彻斯特晚报》3家报纸出版商在内的英国地方报出版商的网站浏览量首次超过10万人次。
  约翰斯顿出版公司旗下3家报纸《苏格兰人报》、《约克郡晚间邮报》和《桑德兰回声报》的网站浏览量一共达到1114.4376万人次,与2012年上半年相比上升13.6%。  相似文献   

17.
义乌原先有两张公开发行的报纸,一张是仪乌日报》,为市委机关报;一张是《小商品世界报》,为义乌日报社主管主办的经济报。2003年度,《义乌日报》广告经营额为2650万元,《小商品世界报》广告经营额为450万元,两报总额为3100万元,在全国县市区域报中位居前茅。从2004年1月1日起,《义乌日报》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市报人》2006,(11):F0003-F0003
《岳阳晚报》是岳阳市委机关报,创办于1986年,创办时为四开黑白小报,现已变为对开彩印大报;一报变为了两报(2000年创办了子报《长江信息报》);自办了彩色印刷厂。正式员工119人,《岳阳晚报》年发行量5万份,《长江信息报》年发行量3万份以上。至目前止,报社拥有固定资产4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9.
《新闻实践》2009,(5):F0003-F0003
《金华日报》1949年12月1日创刊,1982年7月1日正式复刊。报社拥有四报一网(《金华日报》、《金华晚报》、《浙中新报》、《兰江导报》和《金华新闻网》)四报期发数33万份。以金华新闻网为平台,研究开发了金华日报社系列报的数字报、手机报及报网合一的广告数字化系统。  相似文献   

20.
可以说,《申江服务导报》(以下简称《申》报)的效率和效益堪称报业的一个奇迹。1998年《申》报创办当年就收回了投资,实现利润450万,1999年为1700万元,然后逐年增长,2006年的利润为5063万元。作为50人编制的团队,人均创利连续多年保持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