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华杰教授认为科学传播先后经历的三种模式(模型)体现了三个层面的利益诉求,即国家、科学共同体等组织、公众。在《论科学传播系统的“第四主体”》一文中,刘教授认为应该有超越于这三个层面的第四层面(或者“第四主体”),“第四主体”的诉求是所谓“文明精英”的诉求,  相似文献   

2.
刘华杰教授(以下简称华杰)提出的科学传播“第四主体”问题引起我的兴趣。思之,产生些疑惑,提出来与之商榷。由于该文引述了他此前关于科学传播阶段划分及模型的论述,于是又读了他的几篇主要文章,发现他的“第四主体”与其早期的科学传播三阶段和三模型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因此,要谈“第四主体”问题就需要首先追溯其理论脉络。  相似文献   

3.
2011年6月间,我参加了在四川绵阳科学城召开的第三届全国科学传播学学术会议.会上,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刘华杰教授作了“论科学传播系统的‘第四主体’”的学术报告,该报告针对现代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从实践中的问题出发,提出了“科学传播的第四主体”的概念,关注科学传播如何超越国家层面,考虑全人类与大自然的命运.我认为这一观点的提出不仅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更深刻地反映出人类的科技价值观在不断升华.  相似文献   

4.
在这一期的“科学与文化”里,我们请了几位学者谈关于“科学传播”的问题。近几年来由于科学巨大的影响力,“科学传播”本身也开始为一些学者所关注和研究。今天许多中国的大学里设置了这一专业,北京大学的吴国盛先生认为他们开设“科学传播”与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科学传播研究主要依托科学社会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学术背景,侧重于考察和反思科学传播过程中的权力关系。在科学传播研究经历了30年发展后,原来忽略这一领域的传播学研究者,正在以社会科学(如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为基础,推动科学传播的科学化。这些学者考察了人类接受科学信息的心理机制、科学政治化对人们掌握科学的影响、价值和信任在公众接受科学知识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及其测度、以及基于实证研究的科学传播解决方案。科学传播的科学对于走向快速发展轨道的中国科学传播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普活动的历史大约有一百年,但是理论研究只有相对很短的历史。在2000年前后开始的,基于科学哲学、科学史的科学普及或科学传播理论的建构中,刘华杰教授(以下简称华杰)是重要参与者。在理论建构的瓶颈期,指出了科学传播中的立场问题(2003年),有力地推进了理论建设。最近,华杰又提出科学传播的第四主体,将立场问题的思考又拓展了一步。  相似文献   

7.
当前科学传播有三种典型模型,它们依次为:中心广播模型;缺失模型;对话模型(也叫民主模型,与境进路)。三种模型代表了三种不同的立场。因为其立场不同,其目的也是不同的,当然其效果也有所差异。刘华杰教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第四种超越政府、厂商、家户利益的、站在“文明精英的立场”,以“全球生态系统模型”为崭新的传播模式的科学传播模式。这种超越国家利益的科学传播看上去很美,但是它有多少现实意义呢?  相似文献   

8.
科学记者是代表公众利益?还是代表任何特殊利益集团,如学术界某个流派?某个科研部门或产业部门?为什么要提高公众的科学意识?科技传播学是理论问题?还是实践问题?新闻传播能不能在科学和社会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科技传播对公众有什么样的影响?新媒体传播是否加深了或改变了公众对科学的认知?2001年2月,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技信息>杂志社社长杨时光和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作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界的代表,参加了在日内瓦举行的第六届世界科技传播大会.本刊记者专访了李希光教授.  相似文献   

9.
刘兵  侯强 《科协论坛》2005,20(11):22-25
一、何为科学传播 虽然科学传播的研究日渐活跃,但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对于科学传播都没有明确的定义,甚至连提法都不太一样。譬如在国内,有使用“科技传播”的,有使用“科学传播”的,也有专门研究“技术传播”的;在国际上,英中有“Seientific and Technical Communication”(STC),有“Science Communication”,还有“Scientific Communication”和“Technical Communication”。国内学刘华杰认为:“因为我们更强调的是科学观念和科学事实的方面,不更多涉及实用技术的普及,不直接讲’技术传播’或’科技传播’,只是’科学传播’。但这不妨碍其他任何人或单位用别的称呼。  相似文献   

10.
科学普及正在科学技术新发展的评价及其社会后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最新传播技术为普及化的新方法提供了可能性,包括运用国际电视传播科学问題的辩论。  相似文献   

11.
《学会》2001,(12):22-23
科学传播系统与科学素养 现代科普称"科学传播"(SC)更合适.科学技术传播简称科学传播,是比"公众理解科学"(PUS)及传统科普更广泛的一个概念,看问题的立场和角度也不一样.传统科普预设了两个不可逾越的等级层次以及施众和受众的固定角色,科普过程简单说就是科技知识向下灌输.另一个隐含的预设是:"科技总是好的,无条件地对社会有益,因而只要是科技优先发展什么都无所谓."而"公众理解科学"则除了包含科学技术的"一阶传播"外,也强调科学技术的"二阶传播".所谓一阶和二阶,是从逻辑学中借用的概念,一阶传播与对象性的科技本身的事实、知识内容有关;二阶传播与科技之过程、思想、方法、影响、评价有关.  相似文献   

12.
如今媒体上呈现的各类榜单已不足为奇,新近亮相的一个似乎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等做支撑单位的“首都科学传播工作室”,今年以来编辑制作出“每月科学流言榜”,通过整合权威信息的方式,对社会影响较广的各种流言给予科学解释,在每月末向社会发布。  相似文献   

13.
顾昕  郭凤林 《科学学研究》2020,38(7):1153-1160
突发公共卫生危机的社会治理离不开有效的科学传播。传统的科学传播是“赤字模式”,旨在通过科普以填补公众在科学知识上的赤字。这种模式割裂了科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过程,对所传播知识的准确性要求高而时效性要求低,缺少科学界与公众的对话。这种传播模式的缺陷在中国新冠肺炎疫情的治理中显露出来:科学家对知识生产的高度重视和对科学传播的相对忽视,影响了科学界对政府和大众决策所需知识的供给;在有限的科学传播中,科学用语与社会语言的隔阂,引发了大众对疫情风险的误解。因此,社会治理体系建设需要科学传播从赤字模式向对话模式和知识共同生产模式转型,融合科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过程,在传播中充分考虑社会情境与科学情境的差异,实现及时和有效的科学传播。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关于科学家形象的研究都局限在整体形象方面,对各项指标缺乏深入分析。以层次分析法研究各项指标权重,从而得出,科学象征指标所占权重最大,视觉形象权重很小,科学活动、形象等客观性指标权重很大。这意味着1)公众通过科学产品认知科学;2)公众对科学家在科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并不了解;3)科学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相当客观。对此,在科学传播中应坚持去功利化、丰富科学家主体形象、加入社会语境等思路。  相似文献   

15.
杨辉  尚智丛 《科学学研究》2015,33(3):337-346
微博科学传播通过社会关系进行。微博用户基于关注、转发、评论等关系形成传播网络,网络结构决定信息的来源、方向、强度及范围。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定量探究这一网络的结构特征,为微博科学传播机制研究提供了结构主义的新视角。传播网络结构分析从整体结构、个体位置结构、子群结构、子群互动结构等四个层次展开。转基因食品议题的案例研究发现:公共科学议题在微博空间中具有多元交互的传播渠道;相关传播主体之间的关系呈现精英民主化特征;往往产生群体两极化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6.
科研人员对科学有着较其他群体而言更为深入的理解,是科学传播工作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主体。科学资助机构作为科学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陆续开始关注并致力于推动科研人员参与科学传播,从而加强科学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文章调查了国外一些主要科学资助机构在推动科研人员参与科学传播方面的举措。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科学资助机构的定位问题,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尝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30年代,"科学救国"思潮成为了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思潮。《科学时报》是宣传"科学救国"思潮的阵地,对中国近代的科技传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科学时报》在传播和介绍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注重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救国观念。《科学时报》的内容选择进行了严格的把关,注重传播的时效性、实用性和权威性。通过开设多类专栏、采用图片、积极与读者互动等多样化的形式来增强刊物的传播效果。《科学时报》的科学传播起到了开启民智的作用,并对当时科学思想的传播和科学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公众对核电安全的质疑是现代风险社会危机的一种反映。科学传播作为科学与公众的沟通渠道,是化解这种信任危机的重要途径。风险社会中核电科学传播不再是简单地告诉公众应当信赖的科技知识,而是要建立公众对科技的信赖,化解公众对核电科技的信任危机。信任的建立要基于公众关注的核电安全问题,构建公众参与和民主的科学传播"公共领域",这是一项需政府组织、企业、科技专家、公众与大众媒体等多元主体参与互动的社会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与治理的兴起及其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科学与治理”(scienceandgovernance)议题在近年来日益引起国际政策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正在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前沿课题。本文以发达国家经验为基础,分析了“科学与治理”兴起和发展的动因,把其核心内容归纳为:制度化的咨询、信息公开和预防原则、公众参与以及对研究的规范。科学与治理的兴起表明,要使科学技术对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长期有益,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战略与政策就不再只是包括科学和创新两方面的内容,还要加入第三个因素———“社会”或“公众”,实现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三者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刘芳  王洪鹏 《学会》2012,(9):57-60
学校是科学传播的首要教育阵地,而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科技馆已经成为新型的社会教育阵地。江泽民同志为中国科技馆的题词"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明确为科技馆赋予了神圣的职责,这"四科"相结合的理念也是现代科技馆教育的新观念。提高科技馆科学传播的效益,更好地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是现代科技馆需要思考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博物馆中,讲解是一项基本的辅助教育手段,通常采用"我讲你听"的方式进行讲解,可以说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学习方式,通常讲解内容是根据观众的时间需求进行讲解。科技馆要改变"自上而下的学习策略"为"自下而上的学习策略",就是要营造一种环境,在这里观众能够探索出一条主动改变他自己与科学技术之间关系的路径。在科技馆应大力加强"启发式讲解",只有这种形式的讲解才能够更好地引导、激励公众在科学实践中进行学习和思考,真正达到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