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武术教学中小群体教学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小群体教学模式的应用和影响进行研究,旨在提高武术教学质量,为高校武术教学中小群体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相关指导和理论依据。通过研究表明:在高校武术教学中运用小群体教学模式,能够促进武术课堂教学效率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教学实验等研究方法,在对沈阳体育学院武术必修课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阐述"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在武术必修课中实施的步骤与方法,并先后对体育教育专业2006级和2005级的同学进行两轮教学实验。结果表明:体育院校武术必修课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武术必修课教学中运用"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可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综合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武术技能。  相似文献   

3.
结合教学实践,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教学实验等方法,对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05级和2006级学生进行武术必修课的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武术必修课教学中运用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教学、创新等能力,促进学生掌握武术技能;对快乐体育的认知误区、教师的教育观念和特长以及教学评价机制等,是影响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在武术必修课中实施和推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基于“双减”政策背景下,对中小学武术课走班制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认为,中小学武术课走班制教学能够高度利用学校资源,同时也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父母也能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提升对武术课认识的高度,可实时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并辅助学生进行武术活动,达到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比三种不同武术教学模式在对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培养激发学生习武兴趣及学生对所学内容实用与功效性评价方面的情况,得出结论:武术散打与武术套路相结合是较好的武术公共体育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武术理论认知水平、习武兴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实用功效性有较高评价;适度增加武术教学中实战对抗练习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并不冲突。  相似文献   

6.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个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体育课堂延伸活动和良好的体育环境为两翼的新的体育教学体系。文章把这一教学模式应用在高校武术选项课中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一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中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武术技术技能、武术理论的掌握以及对大学生"健康第一"、"终生体育"思想的形成都具有常规武术教学不可比拟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BOPPPS教学模式将课堂分为引入、目标、前测、参与学习、后测、总结6个模块,该教学模式实践性和操作性强,为教师提供了指导课堂教学的理论框架。BOPPPS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课程目标。武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应利用好学校这个传播平台。通过调查走访、专家访谈、文献查阅等研究方法,针对高校武术课堂有效性,对武术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学生的评价与反馈进行梳理并总结,得出利用BOPPPS教学模式开展武术教学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互动性,能够高效利用课堂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8.
传统散打教学模式是以某一动作技能为教学主线,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虽有一定的教学效率,但易随"注入式教学"而产生相应弊端,不利于学生全面评价体系的建立.通过专家访谈法、对比试验和数理统计法等对反馈教学模式在武术散打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反馈教学模式是教与学组合互动的辩证统一的系统模式,能有效提高教学水平、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9.
在武术教学中如何构建合理的教学模式是武术教学改革的一个尝试.运用模仿、巩固、提高原理构建的武术教学模式,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对武术的认识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武术,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徐京朝  赵壮壮  孙伟 《体育科技》2014,35(4):144-146
采用问卷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江苏省30所高职院校的武术课程教学模式现状进行调查,对武术课程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课堂组织形式及课外体育锻炼组织形式等若干方面进行讨论和分析,从而了解江苏省高职院校武术课程教学模式现状,找出问题,提出对策,促进高职武术课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