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玉清 《传媒》2002,(10):6-7
一般说来,精英文化是指一定社会的知识分子所精心创造并在知识分子阶层中盛行的文化。一个民族文化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精英文化水平的高下。精英文化来自于大众,但经过了升华与提炼。由于精英文化与普通大众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特别是在日胜一日的大众文化的强大攻势之下,精英文化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危机。不少学术专著无人问津、大量学术刊物  相似文献   

2.
知识分子走进电视媒体,增加了节目的文化承载量和知识含量,对社会文化产生着积极的影响。但在参与电视制作过程中,电视知识分子学术精神的丧失、"个人化解说"对大众的误导以及"传播工业化"降低了人们的鉴赏水平等备受学界和人们的关注。要增强电视知识分子的社会文化影响力,就必须直面这些问题,从政策、媒介环境和电视知识分子本身三方面入手,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增强电视知识分子的社会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公共知识分子与媒介的互动关系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特别是进入大众媒介时代以来,公共知识分子和媒介的关系出现了重大的结构性变化。公共知识分子越来越服从于大众媒介主导的大众文化和商业逻辑,日益成为大众媒介的附庸。新媒介时代既蕴含着公共知识分子的新契机,也埋藏着诸多陷阱,对此,公共知识分子在新的传播环境中须积极尝试,更须...  相似文献   

4.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有三个层面,即统治权与领导权、市民社会和知识分子。大众传媒隶属于文化霸权理论中的市民社会,其在文化霸权实践中起着很大的作用,而统治权与领导权及知识分子则是大众媒介对弱势群体行使话语霸权所采取的实践主体。其实践方式则是对弱势群体的漠视和妖魔化,而这种话语霸权的产生则是由是由统治阶级的社会统治需要、现代...  相似文献   

5.
周丽娜 《现代传播》2015,37(2):99-102
中国现代小说文化内涵的多元性、多样性、过渡性和复杂性,使其电视剧改编在21世纪的新文化语境中呈现出复杂的样态。因与大众视觉消费文化和政治主导文化之间的契合度不同,"知识分子精英文化"的文化转型更为困难,"民间大众通俗文化"的文化转型则相对容易,因此后者更受21世纪电视剧改编者的青睐。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相互影响、渗透和融合是未来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国现代小说的各种文化资源,才能使电视剧在提供感官愉悦的同时也进行艺术上的创新与思想上的探索,从而提高中国电视剧的艺术质量。  相似文献   

6.
知识分子介入大众媒介的两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万盛 《声屏世界》2006,(10):10-12
引言关于“知识分子”这一概念,不同的学者依据不同的视角对其有不同的界定和划分。鉴于“知识分子”概念界定的多样性、模糊性,以及当下中国的独特语境,本文中所谓的“知识分子”是指:具有一定的学识修养和思想能力、具有公共关怀和济世精神、从事知识的创造和传承的人,各行业的专家学者正是其主体。由于知识分子界定的多义性,知识分子与大众媒介应该保持怎样的一种关系,也是众说纷纭。如美国有学者认为趋向于电子大众媒介的知识分子是逃避公共责任的“个体知识分子”;而早期法国话语对知识分子退出媒体却提出质疑。①在当今中国,如何看待…  相似文献   

7.
大众的玄想     
大众话语与民间玄学想象,看来不是知识分子的话题可以涵盖,文学研究如果只在知识分子的语境里旋转,其实没有泥土的气息和真的百姓的呼吸在。  相似文献   

8.
现代出版与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旦学报》一九九三年第三期发表陈思和的文章,指出,出版乃是知识分子实现自身价值的安身立命之地。从文化的角度看,知识分子所依附的“皮”并不是社会上某一阶级或阶层,更不是统治集团,而是中国的学术文化传统。在“君臣模式”的社会机制里,知识分子的自身价值是靠着自己的文化传统,借助政治来实现的。只有当知识分子的学术传统被排斥在政治领域之外时,才会考虑通过招生讲学和整理古籍去传播学术。由孔子建立起来的学术传统,正是通过无数图书一代一代相传而保存,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安身立命之根本。于是中国知识分子与出版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9.
凯里不断地向读者传递出一个信息:由于知识分子对大众生活是完全陌生化的,是想象中的,所以他们笔下的大众形象是变了样的,走了型的,是扭曲的。  相似文献   

10.
廖雨思 《新闻世界》2014,(6):176-177
公共知识分子代表大众发声,参与对社会事务的讨论,并对公权力进行监督。在网络时代,借助微博这一平台,公共知识分子逐渐拥有了一定的网络话语权,形成了独立的网络话语力量。然而,媒体规则的控制和媒体力量的操控,对公共知识分子在微博上发声造成了影响。且公众与公共知识分子长期处于两种话语体系下,种种原因导致公共知识分子的网络话语力量出现式微之势。  相似文献   

11.
大众媒介的市场化发展和技术普及,导致了传媒在公共领域中的功能发生转型,使得整体上中国媒介公共知识分子的形象逐渐消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异化的媒介知识分子形象。其中,电视知识分子即是近年来被批判的主要群体之一。电视知识分子通常与电视媒体结成"共谋"关系,因此缺乏就公共议题独立发声的诚意和普世情怀。结合中国目前的传媒体制及政策,电视谈话节目借助自身的独特优势已经开始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文章旨在通过对凤凰卫视已开播十余年的谈话类节目《锵锵三人行》进行案例研究,从电视知识分子和媒体各自的角度探讨如何重建电视知识分子的"公共性"。  相似文献   

12.
胡适作为中国现代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他通过创办报刊“谈”政治,从而实现自己作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理想抱负。本文拟从胡适创办的报刊入手,分析他的角色位置和个人意识,虽然他的话语建构带着精英的色彩,人格的独立使他将目光关注到大众,却并未和大众站在一起,但自由宽容的态度以及独立超然的精神却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大众体育活动历史悠久,是经过不同时期逐步发展形成的。我国古代大众体育活动不仅民族特色鲜明,而且还具有灿烂的东方风采,蕴含着丰富的体育文化精神。本文就我国古代大众体育活动内容和文化精神进行了深入讨论,文章不仅阐述了我国古代大众体育活动所包括的几点内容,而且还分析了古代体育活动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希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论述全面地反映出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一大批投身于抗战救亡事业的知识分子聚集于广东战时省会曲江(今韶关),其中一些左翼知识分子积极奉行中共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抗敌策略,以办报出刊、文艺创作、深入乡村民众中开展文化建设等方式展开抗战文化活动,进步文化人群体通过省港抗战文化活动,增强了民众的民族观念,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左翼进步文化人群体在战时文化宣传工作中所做的努力及取得的成绩,对于当前的城乡文化建设工作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本已有12年历史的思想文化类期刊.虽然在知识分子和大学生中“风韵尤存”.但三度改版后已呈无法掩盖的疲态。2004年底,一篇“《书城》遭遇撒资”的新闻使这本日渐被冷落的杂志重回大众视野作为三大思想文化类杂志之一的《书城》.面临着迎合资方与读者的双重困境。如何找到合适的读者。是比找到投资商更为迫切地摆在当今国内同类杂志面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范慧敏  秦鹏鹏 《新闻知识》2013,(1):97-98,110
微博的出现给快节奏生活下的大众带来了很多便利,符合人们对快餐文化的需求。但同时在微博平台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社会名人之间的相互谩骂、侮辱等不文明行为,同时还有很多粉丝参与其中。近期一些知识分子在微博上因为学术争论而相互言语掐架,最终升级为"微博约架"。理性的学术争论最后要通过拳头来解决,让我们看到网络文明的渐行渐远,网络戾气的愈演愈烈。我们应该多考虑一下"微博约架"带来的负面效应,共同采取措施来营造文明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7.
我国富有民间音乐资源,以歌曲振奋民族精神,特别是在民族危亡重要关头,通过整理挖掘民间歌曲,唤醒民众,凝聚民族精神,团结御侮,成为我国音乐文化的宝贵传统。现代中国社会风雨如磐,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异常重视民间歌曲的价值意义,从启蒙民间到走进民间,研究和运用民间歌曲,形成逐渐系统、完善的民间歌曲理论。中国现代民间歌曲理论研究可以划分三个基本阶段,即承启近代文化发展的学堂乐歌教育歌唱运动时期,在科学、民主思想影响下所出现的"五四"歌谣学、民俗学与乡村教育运动时期,新音乐运动与大众文艺运动时期。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不同的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18.
电视谈话节目的现实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电视谈话节目经过了最初的躁动与热闹之后,渐趋稳定,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模式,而其弊端与不足也开始显露。可以说,谈话节目越谈越难。让我们以《实话实说》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文化背景和媒介功能两方面来展示此类节目的现实困境。一、电视谈话节目运作的文化背景: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相互整合在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中国的文化发展呈现出三种文化形态相互整合的态势,这三种文化形态就是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主流文化、市民大众所认同的大众文化和知识分子所追求的精英文化。目前这三种文化形态既相互融合,又相互分化,共同影…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从媒介知识分子可以介入传媒的视角,分析了转型时期媒介知识分子存在的社会意义,并指出:传媒是知识分子无法割舍的言说阵地;专家意见报道和公共事务言说呼唤知识分子利用传媒发言;介入传媒是知识分子自我社会价值实现和文化思想表达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20.
王丽娜  亢瑾  兰健 《新闻战线》2015,(5):197-198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大众体育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的猛烈冲击,我们要以包容的心态来看待外来文化,在保证自身精髓不变的前提下,消化、吸收外来文化,吸纳外来文化中的先进文化,有所继承有所摒弃,创新我们的大众体育文化。这样,我们才能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传承优秀文化,实现大众体育文化国际化。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不仅局限在某一地域或领土上,通过各种信息网络交流手段,各种信息被以符号的形式快速传递给世界的各个角落。也可以说,经济、文化的信息交流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