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藏界》2010,(5):131-131
清代珐琅彩瓷器,又称瓷胎画珐琅,是清代宫闱专用瓷。据《清档》记载,珐琅彩器是在瓷胎上以珐琅彩料绘饰图案的瓷器。珐琅彩是康熙朝在铜胎珐琅彩的基础上创新发明的,由于康熙帝的特别喜欢和提倡,养心殿造办处珐琅作的督办、瓷匠、珐琅匠人经过传教士的指导,反复试验,终于获得在瓷胎上画珐琅的成功,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1,(7):152-152
珐琅彩瓷是清代宫廷御用的一种彩绘瓷器,根据清宫档案记载:在康熙皇帝授意下,宫廷造办处将铜胎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而创新的瓷器新品。珐琅彩瓷所需的白胎由景德镇御窑厂特制,在宫廷造办处由如意馆设计图样.  相似文献   

3.
《收藏》2013,(5):173
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与景德镇珐琅彩瓷传承人熊建军两位大师倾心打造的"四海升平"珐琅大吉尊,将铜胎珐琅与瓷胎珐琅两种工艺采用创新器型"四方祥龙尊"与"济世观音净瓶"完美结合,深具艺术文化内涵,媲美皇家珐琅精品。  相似文献   

4.
2008年10月,中央电视台《寻宝》栏目和来自国家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的知名专家来到湖南衡阳。眼前这件宋代衡山窑彩釉绘菊纹罐(图1)完美而异样,它的彩绘工艺既不是釉上彩也不是釉下彩,而是一种在素胎上涂白色化妆粉,粉地上用褐绿两色彩釉绘花,表面不再罩釉,一次烧制而成的高温彩釉绘花瓷。衡阳当地收藏家称之为"粉地彩釉绘花"。  相似文献   

5.
《收藏》2013,(3):173-173
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与景德镇珐琅彩瓷传承人熊建军两位大师倾心打造的"四海升平"珐琅大吉尊,将铜胎珐琅与瓷胎珐琅两种工艺采用创新器型"四方祥龙尊"与"济世观音净瓶"完美结合,深具艺术文化内涵,媲美皇家珐琅精品。  相似文献   

6.
王连华  刘爱东  李丹 《收藏》2013,(5):62-69
粉彩是景德镇御窑厂的陶工在珐琅彩的启发和影响下,引进铜胎珐琅不透明的白色彩料(玻璃白),并借鉴珐琅彩多色阶的配置技法创烧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粉彩的烧造过程相当复杂,需在预先烧制好的白瓷上经过设计画样、勾线、配色、研色、打底、填色、洗染、烧制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粉彩二次入窑的烧成温度一般在750℃左右。粉彩瓷创烧于康熙中晚期,当时精品很少。雍正时期,粉彩瓷在造型、绘画技法及装饰图案等方面已趋于成熟。由于粉彩改变了五彩平涂的绘画技法,给人"粉润柔和"之感,与康熙硬彩(五彩)相对,亦称"软彩"。《陶雅》云:"康熙彩硬,雍正彩软。软彩者粉彩也。彩之有粉者,红为淡红,绿为淡绿,故曰软也。"  相似文献   

7.
景泰蓝是我国的一种传统工艺品,全称叫铜胎掐丝珐琅,因明代景泰年间开始大量制造,所用彩釉多为蓝色,故称为景泰蓝。它与玉雕、牙雕、漆雕、金漆镶嵌、花丝镶嵌等并称"燕京八绝",明清时期达到鼎盛。那时候,北京的景泰蓝工匠都是御用工匠,他们制作的景泰蓝器具专供宫廷,用于祭祀,造型庄重。在设计、制作、使用过程中由皇家督办。清末,景泰蓝的出口量增加,这个商业机会催生了一些民间商号  相似文献   

8.
《收藏》2011,(12):150-151
珐琅彩瓷在清廷档案中称"瓷胎画珐琅",于康熙晚期在清宫造办处珐琅作铜胎画珐琅的基础上产生,雍正、乾隆年间得到新的发展,而乾隆后期则随着清王朝的衰败而悄然销声匿迹。珐琅彩瓷的精良白胎由景德镇御窑厂按皇帝旨意生产提供,画面则由宫中如意馆画师遵旨出纸本画稿,再交付珐琅作,由画师本人或画匠精心画制而成,故艺术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9.
北京景泰蓝     
景泰蓝是北京特有的传统工艺品,与景德镇瓷器、福州漆器,被共同誉为我国工艺美术领域的三大瑰宝。景泰蓝的学术名字应该叫"铜胎掐丝珐琅",其历史可追溯至600多年前。"珐琅"原产于中世纪的罗马,是一种用石英、长石、硝石和碳酸钠等加上铅和锡的氧化物烧制成的物质,把它涂在金属器物上,能烧出五彩斑斓的釉质表面。13世纪下半叶,金属胎珐琅器传入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12,(13):21
中国珐琅艺术大师张同禄、熊建军联袂巨作在2012年中国龙年吉祥到来之际,以北京荣会艺术中心为桥梁,"中国景泰蓝第一人"张同禄、中国景德镇珐琅彩瓷传承人熊建军首次合作,奉献崭新艺术成就:"吉祥中国"富贵珐琅尊,在当代工艺美术界产生巨大轰动,开创辉煌历史。600余年沉浮,依旧是顶级工艺珍品的象征中国珐琅技艺的两位代表大师克服重重困难,历时两年,将铜胎珐琅与瓷胎珐琅首度巧妙结合。一件"吉祥中国"的完成需近200道工序,费时200个小时以上,成就收藏巅峰。  相似文献   

11.
王连华  刘爱东  李丹 《收藏》2013,(3):62-69
粉彩是景德镇御窑厂的陶工在珐琅彩的启发和影响下,引进铜胎珐琅不透明的白色彩料(玻璃白),并借鉴珐琅彩多色阶的配置技法创烧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粉彩的烧造过程相当复杂,需在预先烧制好的白瓷上经过设计画样、勾线、配色、研色、打底、填色、洗染、烧制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粉彩二次入窑的烧成温度一般在750℃左右。粉彩瓷创烧于康熙中晚期,当时精品很少。雍正时期,粉彩瓷在造型、绘画技法及装饰图案等方面已趋于成熟。由于粉彩改变了五彩平涂的绘画技法,给人"粉润柔和"之感,与康熙硬彩(五彩)相对,亦称"软彩"。《陶雅》云:"康熙彩硬,雍正彩软。软彩者粉彩也。彩之有粉者,红为淡红,绿为淡绿,故曰软也。"  相似文献   

12.
康熙晚期.釉下彩突破了传统青花与釉里红两色的格局,发明了釉下白彩和淡青彩,并成功地饰于同一器物上。这种新出现的装饰技法,俗称为釉里三色。康熙釉里三色,是以素白坯为地,用竹刀先刻划出主题纹饰轮廓后,再根据需要在纹饰上填绘铜红色料与钻料着色的釉里红、青花;豆青为铁料呈色,通常用来填绘山石。康熙釉里三色,由于采用了胎  相似文献   

13.
《收藏》2012,(17):13
立体呈现中国宫廷艺术之大美作品铜胎珐琅庄重华贵,顶部雕龙衔宝石,整嚣9条金龙攀腾跃起,鎏金莲花与百合熠熠生辉,完美烘托瓷胎珐琅,并辅以如意纹精心装饰,开光部分串联56个民族花卉,寓意繁花似锦,吉祥中国;瓷胎以宫廷"锦鸡花石"为主体,集诗书画印于一身,极致典雅、美意盎然。整件作品生动诠释千年吉祥文化,铸就当代工艺美术的巅峰巨作。  相似文献   

14.
朱玉成 《收藏界》2012,(9):121-122
景泰蓝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工艺品,因创始于明代景泰年间而得名。其工艺十分复杂,制作难度极高。本人于一九五九年去北京工艺美术学校任教后,一九六九年下厂去北京工艺美术厂协助设计工作。此间在珐琅车间,亲眼目睹景泰蓝珐琅制造工艺的全过程,其流程从设计开始,当时基本上以瓶罐颊中、小件出口产品为主。首先根据图纸,用铜皮手工敲打成胎型,然后用条形细铜丝掐弯成各种图案的造型,如云纹、花瓣、龙凤等;再用特殊粘合材料按铜胎墨线位贴附成型。经第一次煅烧后定形,再进入点蓝(即珐琅彩料)工序。如同绘画点出深浅、浓淡等层次的色彩效果;再经第二次烧结使珐琅凝固成玻璃状,再经打磨平整,使铜丝线条显露;最后将铜显部分镀金抛光完成。完成后的作品金光灿灿,珐琅彩光鲜夺目,深受国内外欢迎。  相似文献   

15.
《收藏》2012,(15):184
立体呈现中国宫廷艺术之大美作品铜胎珐琅庄重华贵,顶部雕龙衔宝石.整器9条金龙攀腾跃起,鎏金莲花与百合熠熠生辉,完美烘托瓷胎珐琅,并辅以如意纹精心装饰,开光部分串联56个民族花卉,寓意繁花似锦,吉祥中国;瓷胎以宫廷"锦鸡花石"为主体,集诗书画印于一身,极致典雅、美意盎然整件作品生动诠释千年吉祥文化.铸就当代工艺美术的巅峰巨作中国珐琅艺术大师张同禄、熊建军联袂巨作2012年中国龙年,以北京荣会艺术中心为桥梁,"中国景泰蓝第一人"张同禄、中国景德镇珐琅彩瓷传承人熊建军首次合作,崭新艺术成就产生轰动。600余年沉浮,依旧是顶级工艺珍品的象征  相似文献   

16.
珐琅彩瓷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极为名贵的宫廷御器,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与由法国传入的画珐琅技法相融合而产生的一个新的彩瓷品种。 珐琅是一种较软的玻璃料,用这种彩料在烧好的  相似文献   

17.
沙伟 《收藏界》2016,(4):30-40
清宫珐琅彩瓷分为瓷胎画珐琅和瓷胎洋彩两类,其创烧于康熙朝而发展于雍正朝,至乾隆时期又步入了一个新的辉煌,不仅在数量上远超康雍,而且取材种类多样,装饰繁缛华美,反映出乾隆朝高超的制瓷工艺水平。本文试图以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乾隆珐琅彩瓷碗为例,彰显其皇家气派和王者风范。以下乾隆珐琅彩瓷碗的装饰,一类是在色地上彩绘花卉,并将锦上添花、吉庆有余等吉祥之意寓于其中,具有铜胎画珐琅般的立体效果。而另一类则继承发扬了融诗、书、画为一体的雍正朝风格,且取材更加丰  相似文献   

18.
藏鉴有约     
《收藏界》2013,(10):133-133
矾红描金珐琅彩博古纹盘直径35.5厘米,底20.5厘米,高4.5厘米。盘沿矾红一周上描金绘涡纹、花朵纹。盘心用蓝色珐琅彩绘一大树叶,内绘博古、花卉纹,盘沿一周绘花卉纹,整体纹饰均用金彩装饰,显得富丽堂皇。釉面光润,胎质洁白、细腻,纹饰绘法精细。时代为清雍正、乾隆。  相似文献   

19.
《收藏》2013,(7):9
作品赏析宫廷珐琅天下第一大盘:"普天同庆"珐琅彩瓷大盘以家喻户晓的"百鸟朝凤"图为主题纹饰,图中央为凤凰立于梧桐树下,昂首之姿尽显百鸟之王风范,孔雀、仙鹤、绶带鸟、鸳鸯、锦鸡等珍禽,飞绕于凤凰周围,其脚下山石周围盛开着鲜艳的国花牡丹,百花之首与百鸟之王相配,寓意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画面斩另绘有山河、云雾、瀑布等自然景观,象征四海归  相似文献   

20.
景泰蓝为北京传统工艺美术中的重要品种,是举世闻名的“燕京八绝”之一。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它的制作工艺是:首先以铜质作器物胎体,而后用扁细铜丝手工盘成各种图案,将其掐焊贴在胎体上,再按照图案花纹的颜色需要,填充上鲜艳晶莹的珐琅釉料。再经过烧制、磨光、镀金等多道工序而成。成品具有浑厚凝重、富丽典雅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