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守诺言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妻许诺孩子回来后杀猪给他吃。曾子妻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2007,(5)
曾子杀猪曾子,又叫曾参,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深受孔子的教导,不但学问高,而且为人非常诚实,从不欺骗别人,甚至是对于自己的孩子也是说到做到。有一天,曾子的妻子上街去,他的儿子跟在后面哭着要去。曾子的妻子没有办法.对儿子说:“你回去吧,我从街上回来了杀猪给你吃。”  相似文献   

3.
《华章》2007,(9)
《曾子杀猪》是长春版国标小语教材一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讲的是曾子的妻子为了上街,欺骗孩子说回来后杀猪给孩子吃,曾子认为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否则就是让孩子  相似文献   

4.
<正>一、故事说理,理解感悟爱听生动有趣的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寓抽象的道德观念和深刻的哲理于具体形象的故事之中,使学生明理悟道受到启发教育,这就是"故事说理法"。运用故事说理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和认知水平,揭示故事所展示的思想道德观念。如在教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诚信真可贵》一课时,选取《中华成语故事》中《曾子杀猪》的片段进行播放。《曾子杀猪》讲述的是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  相似文献   

5.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如何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纯洁孩子的心灵?讲身边诚信的故事为了营造一个讲诚信、重诚信的德育氛围,我在班上开辟了一个"诚信故事天天讲"的栏目,组织班级学生收集诚信故事、诚信格言,每天演讲几分钟。于是,"曹操断发""曾子杀猪取信""开不出花的花籽"……一时间,古今中外、名人伟人的故事不绝于耳。接着又开展了"寻找身边的诚信"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6.
《365则寓言》中有一则《曾子杀猪》的故事,说的是曾子的妻子上街买东西,小儿子又哭又闹,做母亲的只好哄他说:“一会儿我给你杀猪吃。”小儿子就不哭了。当曾子的妻子回来时,看到曾子正准备杀猪,她就责怪说:“我是和儿子闹着玩的,你怎么当真了!”曾子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要学父母的样子,你这样做不是欺骗孩子吗?将来怎么能教育好他呢?”说完,曾子便把猪杀了。做父亲的曾子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有过亲身体会。那时我正上幼儿园,星期天,妈妈和爸爸正在家里剥玉米,让我做数学题。事先说好了,做完题就让我和小伙伴…  相似文献   

7.
愚蠢的曾子     
人们总是赞扬曾子诚实,遵守承诺。我却认为曾子因为妻子一句戏言而杀一头猪的行为,实在过于愚蠢和荒唐可笑。首先,曾子的儿子听曾妻说要杀猪,就不哭不闹了。这说明曾子一家平时很少吃肉,家庭状况也就可想而知了。一家人辛辛苦苦养的一头猪,可能是全家的重要经济来源。而曾子因为妻子哄孩子似的一句戏言,就杀了它,这足以说明曾子分不清事物的轻重。其次,曾子的儿子想要吃猪肉,曾子就不管不顾地杀猪,这也体现了曾子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如果所有的家庭都按曾子重承诺而杀猪的方法来教育孩子,那如今的家庭里出现“小皇帝”、“小公主”、“小霸王…  相似文献   

8.
诚信就是言行一致,言而有信。曾子杀猪,信及孩童;季布一诺,能值千金;魏文侯冒雨践约,也为守信……诚信之美德,可谓熠熠生辉,光照后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表里如一、说话算数,就受人尊敬。诚信是处世良方,伪诈是道义上的灭亡。"人无信不立",失信害己害人。周幽王覆灭,由于烽火戏诸侯;李林甫阴狠,每常口蜜  相似文献   

9.
对孩子进行诚实教育,古人很早就注重以行示教。《韩非子》中有个“曾子杀彘(zh(?),猪)以取信于子”的故事,从中可以窥见一斑。有一天,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小儿子拉着她的衣服又哭又闹,非得跟着一起去不可。曾妻被闹得没有办法,就对儿子说:“你乖乖呆在家里,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当她从街上回来,见曾子拿着绳子在捆猪,旁边还放着一把雪亮的钢刀,便赶紧上前制止说:“我刚才是和孩子说着  相似文献   

10.
诚信以立身     
<正>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商鞅立木取信、曾子杀猪兑现承诺的故事,至今仍然是诚信教育的榜样。人而有信,为人称赞;人而无信,必失人心。下面,让我们翻开典籍,寻找更多关于诚信的故事吧。古文赏读【甲】延陵季子将西聘晋1,带宝剑以过徐君2,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致使于晋,故反,则徐君死于楚,  相似文献   

11.
诚信者,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做人之本,处世之态,立业之端,其不可或缺也。古人云: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水;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诚。曾子杀猪,为一“信”字,孔明接受“托孤”为一“诚”字,固有了“诚信”二字,上千  相似文献   

12.
岗位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我国流传着一个曾子教子的故事: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她的孩子哭着要跟去,妻子哄孩子说:“别闹了,等我回来给你杀猪吃。”妻子从集市上回来,曾子便捉猪要杀。妻子阻止道:“我不过随便说说而已,你怎么当真呢?”曾子说:“对孩子说的话怎么能说着玩呢?小孩子不懂事,凡事都跟大人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相信母亲,这可是大事。”于是,曾子还是把猪杀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我们要从小培养自己的承诺观念、合约观念,做以诚立身、以信为本的好少年。看了下面的节目,大家就会深受启发;演了下面的节目,大家的体验就会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13.
君子重然诺,一字值千金。诚信是曾子,为了实践对孩子的承诺,不惜挥刀杀猪;诚信是尾生,为了实践对爱人的承诺,不惜抱柱而死;诚信是林海燕,为了实践对彩民的承诺,面对百万巨款,不为所动。  相似文献   

14.
曾子作为孔子思想的主要传承者,对于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表现在很多方面。学术界对于曾子的"孝"、"礼"思想讨论颇多,然而对于曾子的"诚信"思想却鲜有论述。中国古代"诚信"思想有着由"信"到"诚"至"诚信"的发展过程。曾子的诚信思想上承孔子之"信"、下启子思之"诚"和孟子之"诚信",对儒家诚信思想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四书"中记载有很多曾子诚信言行,兼及其他文献资料,可对曾子诚信思想进行阐发。  相似文献   

15.
胡江 《新疆教育》2012,(23):19-19
1乡村小学生说谎现象的研究背景海涅有旬名言:“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伊索也说过:“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是即使说真话也没人相信。”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基本之道。历史故事《曾子杀猪》中的曾子非常注重教育妻儿从小以诚待人,不说谎;中国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狼来了》,讲的就是放羊的孩子多次说谎最后被狼吃掉了的事。可见,中国古代传统教育中一直把孩子说谎视为大忌。  相似文献   

16.
【教学构想】西方有位哲人说过:“这个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能引起人内心的深深震动,一个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个就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诚信。”说起诚信,我们并不陌生,《狼来了》《曾子杀猪》的故事耳熟能详,那朴素的道德光辉,  相似文献   

17.
<正>江苏省丹阳市行宫中心小学位于美丽的香草河畔、季子故里。学校绿树成荫,四季花香,环境优雅,"挂剑廊""诚信墙""读书亭""季子书吧""诚信钥匙"等校园景点错落有致。学校传承季子诚信、仁爱、谦让、博学的精神,确立"为学生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以"诚信"为校训,坚持诚信立学、诚信立行、诚信立人,形成  相似文献   

18.
所谓诚信,亦曰诚实并守信,缺一不可。诚信是一块干净的白布,它会擦亮你人生的镜台;诚信是草丛中的花,它会为你的绿叶人生点缀色彩;诚信是黑夜里的北斗星,它会使你的人生道路找准方向!牵着思绪,我认真地读完了《找准人生的北斗星》一书。掩卷沉思,感慨诚信的威力竟会如此之大!古有"曾子杀猪""、一诺千金"等故事流传至今;今有刘霆背母上学,罗雪华倾家荡产救养女,儿子替父还清百万无据欠款等,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令我们惊叹之余,更多的是感动。  相似文献   

19.
曾子杀猪     
在经典里走出,在智慧中安顿,e时代与古典的碰撞———中国文学中的智慧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上买东西,但孩子却哭着缠着不让她走,于是她哄孩子说:“如果你乖乖地待在家里,回来后就杀猪给你吃。”当她从集市上回来时,见曾子要将猪捆起来准备杀掉,于是连忙制止丈夫说:“我不过是哄哄小孩而已,你怎么当真了!”曾子认真地对妻子说:“和小孩子不可以开这种玩笑,孩子还太小,不懂道理,全靠父母言传身教,今天如果骗了他,那就是教他学会骗人,作父母的要是欺骗了孩子,就再也得不到孩子的信任,以后想再教育他们就很难了。”说完这话…  相似文献   

20.
曾子作为孔门后劲,通过三省的工夫将儒家心性工夫论予以了基本确立,而"慎独""诚意"等工夫论都可溯源于他。子思则通过"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模式为儒家心性工夫论确立了基础,因而儒家的心性工夫就在于如何"率性"。为此,子思特别重视"诚"的观念,天道是诚的,因而人道也应当是诚的。人道之诚,就是通过"慎独""诚意""节欲"等工夫使自己"喜怒哀乐之未发"的中之心"发而皆中节"达到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