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色发展     
《青海科技》2013,(2):38
200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提出"全球绿色新政"(Global Green New Deal),公布《全球绿色新政政策概要》报告(AGlobal Green New Deal),详细阐述了"全球绿色新政"的六大内容。2009年,美国政府开始推行包括应对气候变化、开发新能源、节能增效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2.
绿色新政与绿色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绿色新政的基本理念 2008年10月联合国环境署(UNEP)推出“全球绿色新政(GGND)”,提出金融危机是“一个危机多重挑战”的命题,认为金融危机带来至少三重挑战,即金融创新泛滥的挑战、资源环境限制的挑战、人类福利门槛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经济发达国家的“绿色新政“ 在历史上的每一次经济危机中,都会出现一些新产业带动世界经济的新一轮经济增长。2008年9月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以绿色低碳经济为核心的”经济革命”开始席卷全球。  相似文献   

4.
李国忠 《百科知识》2007,(5S):36-38
2005年9月,收藏于德国的一颗名为“德累斯顿绿”(The Dresden Green)的绿色大钻石在日本东京展出,估价两亿美元。消息传出,人们争相前去观看。  相似文献   

5.
世界各发达国“绿色新政”不断提出,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介绍各国新政内容,提出我国“绿色新政”的策略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以绿色低碳经济为核心的"经济革命"正在席卷全球,欧、美、日等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和推进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都带有明显的"绿色新政"印记,不少发展中国家也雄心勃勃。而世界各国绿色新政的不断推进,也必将引起全球经济秩序大的变化和调整。"绿色新政"是由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2008年12月11日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对环境友好型政策的统称,主要涉及环境保护、污染防治、节能减排、气候变  相似文献   

7.
<正>经济发达国家的"绿色新政"在历史上的每一次经济危机中,都会出现一些新产业带动世界经济的新一轮经济增长。2008年9月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以绿色低碳经济为核心的"经济革命"开始席卷全球。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国家绿色新政自联合国提出绿色经济的倡议以来,英国、法国、德国、巴西、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向低碳经济转型的绿色发展计划,并实施了"绿色新政"。英国从政策和资金方面向低碳产业倾斜;德国  相似文献   

8.
《青海科技》2013,(1):41-45
2012年8月,《2012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一一区域比较》正式发布,公布了我国30个省(区、市)和38个大中城市的绿色发展指数,首次推出了各地区的‘‘绿色体检表”、城市绿色发展公众满意度问卷调查以及100个国际城市绿色发展指数排序等内容。“中国绿色发腱指数”自2010年首次发布以来,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与好评:2010年的报告荣获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奖”:2011年的报告在人民大会堂成功发布,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等多家媒体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国知网(CNKI)2000—2020年绿色金融的引文数据,借助CiteSpace对作者、机构、热点词及其演进趋势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展现。研究发现:(1)2000年前后绿色金融开始受到中国学界关注,2016年相关研究文献剧增,研究趋势受到全球变化、国家政策的显著影响;(2)众多专家学者和研究机构参与“绿色金融”这一议题的研究,已形成系列研究成果;(3)绿色金融相关研究不断深化,研究方法、研究主题和研究视角更加多元,但微观实证研究依然偏少。未来中国绿色金融研究还要在微观机理、产品创新研究、制度设计等多方面不断深化和拓展。  相似文献   

10.
杨丽丽 《科教文汇》2008,(22):26-26
1991年,丹麦最早提出了创建“绿色学校”的建议,随后“绿色学校”影响到欧洲其他国家,1994年欧洲环境教育基金会(FEEE)首次提出了一项全欧“生态学校”计划,即“绿色学校”计划,我国于1996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中首次提出了“绿色学校”的概念。那么何为“绿色学校”?“绿色学校”较之其他学校有何不同?创建“绿色学校”的意义何在?又如何创建“绿色学校”?笔者试以国内“绿色学校”发展现状为基础,借鉴国外“绿色学校”的创建经验,对以上问题给予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1.
2005年9月,收藏于德国的一颗名为“德累斯顿绿”(The Dresden Green)的绿色大钻石在日本东京展出,估价两亿美元。消息传出,人们争相前去观看。  相似文献   

12.
渤海是我国唯一内海,是新时代国土空间绿色与高质量发展的有机整体。渤海综合整治收效明显但是问题犹存,生物生态退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因此,需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导,以《“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21—2030年)”实施计划》为重要契机,制定我国“渤海绿色高质发展十年行动计划”,明确“洁净渤海”“生态渤海”“低碳渤海”和“高质渤海”建设任务,启动科技、生态、产业与管理等渤海重大专项,树立全球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样板。  相似文献   

13.
绿色氢能     
正面对全球性的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开发绿色、可持续、低成本的能源成为了全人类的共识。氢气一直是重要的清洁能源,但到目前为止,大多数氢气是由化石能源制备而来,这个过程是高污染和高耗能的。可喜的是,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的成本迅速下降,意味着可用通过耦合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与电催化分解水技术制备"绿色氢能"。"绿色氢能(Green Hydrogen)"作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入选2021年MIT Technology Review的"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成为学界与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绿色发展与绿色GDP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5年世界银行开始利用绿色GDP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来衡量一国或地 区的真实国民财 富。它是指在扣除了自然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枯竭以及环境污染损失之后的一个国 家真实储蓄率。作者利用世界银行数据库分析了1970?2001年我国真实国民储蓄与自然资产 损失之间的定量关系。1985年自然资产损失占GDP比重接近20%,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 大规模 经济调整特别是能源结构调整,这一损失占GDP比重迅速下降,到1998年降为4.5%,但是此后 经济增长模式逆转,2001年又上升为6.3%。这表明,中国在过去20多年经历了“先破坏、后 保护;先污染、后治理;先耗竭、后节约;先砍林、后种树”,造成我国真实国民财富的极 大损失。这是“生态赤字”不断扩大的经济高速增长,是典型的“黑色发展”模式。作者提 出,绿色发展是今后中国发展的必选之路,既不能沿袭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前 苏 联式的重工业化模式,也不能模仿和采用高消费、高消耗、高排放的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 ,必须独辟蹊径,寻求非传统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当前许多国家进一步加快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纷纷推出绿色新政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全球金融危机.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中国发展绿色经济应采取哪些策略,本刊编辑部组织部分专家就此问题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青海科技》2010,17(1):4-5
<正>主题为"绿色经济与绿色责任"的第二届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于2009年11月1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常委会会议厅成功举行。会议讨论了多重危机下如何响应"全球绿色新政及绿色经济计划"、以推动经济健康复苏,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进程中实现经济全面持续平衡发展。大会联合主席、中美生态系统研究中心主席、中国生态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在开幕式上发布了一年一度的权威报告——《2009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报告》。  相似文献   

17.
英国摩根汽车公司打造的全球首款绿色环保跑车日前在日内瓦汽车展上亮相。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这款车是该公司为百年庆典而设计,整个项目费用为190万英镑(约合37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8.
生态环保新政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推出了中国“史上最严”的生态环保新政,开启了从源头上系统治理环境危机的新模式,并催生出中国绿色经济的广阔前景。
  三中全会公报指出,今后将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决定》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一、认识“生态赤字”,审视“生态足迹” 用一句话来概括生态文明与绿色世界的内涵,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与人的和谐。人类在生产领域中各类活动的总能量,小能够超越自然的承载能力,全球、国家、区域的发展原则是:不损害、不削弱、不干扰生态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20.
张文佳 《科技广场》2002,(12):45-46
目前,化学面临人类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巨大挑战,化学学术界提出“绿色化学”的全新观念。绿色化学是更高层次的化学,又称清洁化学、环境友好化学、环境无害化学。其目的是依靠科技发展创造污染系数低,资源和能源消耗少的化学反应和生产工艺。其理想是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物质,不再产生废物,不再处理废物,是一门从源头阻止污染的化学。绿色化学的兴起1984年美国环保局(EPA)提出“废物最小化”,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减少产生废物和回收利用废物以达到废物最少,这是绿色化学的最初思想。1990年美联邦政府通过了“防止污染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