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探讨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环境状况。方法:使用自编家庭基本情况调查表和家庭环境中文版量表(PES-CV),对河南省5所学校299名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学生进行测试。结果:1.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家庭父母一起外出比例较高、外出年限较长、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父母学历较低;2.不同外出类型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在家庭环境的情感表达和控制性两个因子上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异。结论:应该关注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主要了解11-14岁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和探讨家庭环境因素与处于转折期儿童抑郁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选择湘潭县某中学七年级学生335人,运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和儿童抑郁量表(CDI)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结果:家庭环境与七年级学生抑郁有着密切关系,家庭环境中多个因子与学生抑郁情绪具有相关性。七年级学生抑郁均分为(10.084±5.993)分;男生抑郁得分低于女生但未达到差异显著(P〈0.05);独生子女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学生抑郁得分均未显示差异显著(P〈0.05);抑郁的总体与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有极其显著的负相关,与"矛盾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结论:家庭环境是七年级学生抑郁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矫正孩子心理健康问题时应重点关注家庭环境及父母对孩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采用自编的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调查表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467名留守儿童和341名非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和冲动倾向上与非留守儿童存在显著的差异(P<0.01),在学习焦虑和身体症状上与非留守儿童差异比较显著(P<0.05);是否与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留守儿童的年级、代养人类型、父母外出时间长短、留守儿童的性别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预测作用(R2=0.382)。从而得出结论:留守儿童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低于非留守儿童;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有:是否与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年级、代养人类型、父母外出时间长短及性别。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学龄前儿童的心理行为发展与家庭环境的关系,采用3~6岁幼儿心理健康测量问卷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对湛江市1441名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3~4岁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最高;(2)学龄前女童心理健康发展总体状况比男孩好;在3~4岁时,男女童动作能力发展在性别上达到显著性差异;在4~5岁,男女童语言能力发展在性别上统计学差异显著;5~6岁男女童心理行为发展在认知领域和语言能力领域存在显著差异,而其余能力发展不存在显著差异;(3)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发展受家庭环境影响.家庭亲密度越高,知识性、组织性越高,矛盾性越小,越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任建平 《教师》2023,(8):12-14
文章作者采取随机抽样法,选取重庆市城郊结合部中小学三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以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HT)对32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利用SPSS 19.0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在多数心理健康影响因子的得分上高于城市中小学生,父母文化程度、职业以及教养方式的民主性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正相关,家庭环境中家庭支持、情感直接表达、娱乐以及组织结构等影响因子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负相关,家庭环境中矛盾、掌控等影响因子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正相关,可见重庆市城郊结合部的中小学生家庭环境因素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很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家庭心理环境是指人为因素形成的家庭条件,包括家庭中一切成员的世界观、气质、道德修养、家庭活动氛围等。研究采用家长报告法,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第三修订版)对城市46名小学4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城市小学生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娱乐性、组织性和控制性四个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成功性因子显著低于全国常模;(2)城市小学生父母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类型均对家庭环境因子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但总体影响作用不突出;(3)在家庭知识性因子上,父母文化程度均为大学的得分高于或显著高于大专或高中家庭。母亲为企业职员的得分显著高于专业技术、无业和自由职业三类家庭;(4)在家庭情感表达因子上,父亲为企业职员的得分高于专业技术、政府和自由职业三类家庭;母亲为自由职业者的得分高于或显著高于无业、企业、政府和专业技术人员四类家庭;(5)父亲文化程度与家庭环境的知识性因子呈显著正相关,而与道德宗教观因子呈显著负相关;(6)母亲文化程度与家庭环境的控制性因子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本科实习护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探讨影响护理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研究人员采用SCL-90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某医学院305名本科实习护理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实习护理生SCL-90得分与国内正常人群的比较中除敌对性低于常模外,其余因子均高于常模,且强迫、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上与国内正常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0.45%,主要问题为人际敏感、强迫,抑郁;(3)SCL-90总分及各因子与社会领悟支持相关,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说明本科实习护理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常模比较存在一定的差异,心理健康水平不佳,需要继续加强对护理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完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C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就云南边疆地区中小学教师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关系,对571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是:(1)不同性别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没有显著差异,但女教师除了偏执一项外,其他均分都高于男教师。不同地区的中小学教师、乡村中小学教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乡村中学和城市中学、乡村中学和城市中学、城市中小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性别教师在积极应对上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区域中小学教师中,城市小学和其他三类教师(城市中学、乡村中学、乡村小学)均存在显著差异。(3)积极应对与心理健康各因子之间无显著相关,但消极应对与心理健康各因子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结论:云南边疆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较全国普通人群差;中小学教师应对方式以积极应对为主;中小学教师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流动儿童区域文化适应的特点及对其城市适应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区域文化适应问卷和城市适应问卷,对北京市7所中小学的992名流动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人际观念适应困难显著高于生活方式适应困难;(2)流动儿童文化适应、文化认同和城市适应均在家庭经济状况、年级、来京时间、性别、学校类型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3)流动儿童城市适应与文化适应有密切的联系,区域文化适应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城市适应。  相似文献   

10.
对126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学生干部316名,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新疆某高校学生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非学生干部相比在多数因子上存在一定差异.汉族与少数民族学生干部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男女、文理科学生干部除个别因子具有差异性外,多数因子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新疆某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不同群体学生干部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安徽农村特岗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61名农村特岗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所得数据用SPSS18.0进行分析处理。结果:(1)农村特岗教师SCL-90总分高于全国青年常模;(2)不同性别的特岗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其中男性在敌对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性;(3)不同学历的特岗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其中本科学历教师在敌对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专科学历教师;(4)不同学科的特岗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存在显著性差异;(5)特岗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差异,其中独生子女的教师在强迫症状、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以及心理健康总分上均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的教师;结论:农村特岗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偏低。  相似文献   

12.
罗帅 《文教资料》2011,(34):168-170
作者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SS)和家庭环境量表(FES-CV)对134名上海市初职校学生进行了评估,并与有关常模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初职生的自我意识在智力和学校情况、幸福与满足方面与对照组学生的自我意识有着显著的差异,在躯体外貌与属性、合群、焦虑方面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2初职生家庭环境中的知识性、道德宗教、组织性、控制性得分与常模有显著性的差异。3.初职生自我意识总分与情感表达、独立性因子均有显著的相关。自我意识的智力和学校情况因子得分与情感表达、独立性因子有显著相关。自我意识的焦虑和合群因子得分与情感表达因子有非常显著的相关。自我意识的幸福与满足因子得分与道德宗教因子有显著的负相关。4初职生的自我意识与其家庭环境的情感表达这个因子关系更密切.进入回归方程中影响初职生自我意识的变量几乎都是情感表达,而独立性对初职生智力与学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和应对方式量表对211名农村初中学生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格特征、应对方式的现状及在性别、父母外出时间等变量上的差异情况。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在人格特征的内外向、神经质,应对方式的自责、求助、退避等因子上与非留守儿童存在显著差异;男留守儿童的精神质、解决问题、自责等因子远远高于女留守儿童,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意义:在父母外出时间上,人格特征中的内外向特质有显著变化。在教育中,教育者应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并根据性别、父母外出时间等因素给学生以适当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和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个体身心健康发展,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是家庭环境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257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探索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2)大学生家庭亲密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3)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存在显著相关,其中情感温暖理解因子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存在显著正相关,情感温暖理解因子越高,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就越高。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30名儿童进行调查分析,探讨留守儿童与父母的通话对亲子关系和孤独感的影响。结果表明:(1)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但留守儿童的亲子关系与非留守儿童的差异不显著;(2)父母中只有一方外出的儿童,其与外出父母的通话与亲子关系和孤独感的相关不显著,但亲子关系与孤独感相关显著;(3)对于父母都外出的儿童,与父母的通话与亲子关系存在显著相关。随着科技的发展,留守儿童的父母可以通过通信工具,减少留守给儿童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留守儿童安全感量表》和《生活事件量表》对2219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堪忧,不同安全感水平下心理健康差异显著;(2)生活事件、安全感与心理健康呈显著相关;(3)安全感在生活事件影响心理健康的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调节作用;(4)安全感在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5)留守处境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安全感在留守处境与心理健康之间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了解建筑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为研究工具对952名建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不同地域建筑工作人群心理状况总体上无显著差异;(2)18岁以下的群体4个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人员;(3)初中及以下学历群体2个因子显著高于其他群体.建筑行业工作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不同群体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由于生活环境变化,流动儿童来到城市后面临突出的适应问题,他们在学习、心理健康、人际交往以及生活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其适应状况如何,不仅受到自身个性特点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也与就读的学校性质有密切关系。要有效解决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问题,社会工作的干预非常必要,应当积极进行社会倡导,增强流动儿童及其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建立全面的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19.
了解流动儿童的父母教养方式、自尊以及二者相关程度,为父母教养子女提供有效的依据和指导。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自尊量表(SES)对某流动人口子女学校3-6年级的262名流动儿童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年级与是否独生子女之间的自尊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年级与性别之间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3)自尊水平与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正相关,与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呈显著负相关,偏爱与自尊呈正相关。结论:流动儿童的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相关,父母应该重视儿童的自尊需要,采取积极的教养方式来关注和支持孩子。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分析广西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心理健康状况,为相关部门制定措施、促进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在城市健康成长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MHI-60)对393名流动儿童进行综合分析,并与481名本地儿童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1)广西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心理健康问题总体检出率为49.9%,以情绪不平衡均分最高;(2)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总分、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得分均高于常住学生;(3)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中男生的学习压力、适应不良与心理不平衡得分显著高于女生;(4)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中初三年级学生的强迫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初一和初二年级学生。由此可见,广西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应加强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