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神话与李白的一生有着不解之缘,李白也留下了大量与神话有关的诗作。神话是极具幻想性的,它存在的本身就是对死亡坚定又顽强的否定、对自由热烈的向往,这与李白诗歌中表现的人生追求相契合。从李白的神话诗可观览其心中幻想的世界,明析其青年、中年、晚年各阶段表现的思想,找出李白诗中浓厚神话色彩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个鲜明地标志主体意义,能产生特殊抒情效果的符号,李白诗以“我”字领起最多,其使用频度在唐代诗人中最高,这一突出的创作现象反映出李白诗歌强烈的自我确认意识,折射出浓厚的狂放色彩,体现出李白的自我主体意识的高扬在盛唐的代表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白诗歌创作具有的强烈的主观色彩、奔放的抒情,他的诗歌也正是以丰富奇特的想象,大胆的艺术夸张,既为世人展开无限广阔的幻想世界和壮丽多彩的形象领域,也充分地表现诗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本文简要从想象这个角度对李白诗歌艺术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4.
舟是李白诗歌中的重要意象,诗人通过这一意象表达了对自由的追求,对飘泊的感叹。舟联系着诗人的失落和遇合,是诗人止泊心灵的场所。本通过对主这一意象的分析,展示了李白丰富多采的一生。  相似文献   

5.
李白诗歌创作具有的强烈的主观色彩、奔放的抒情,他的诗歌也正是以丰富奇特的想象,大胆的艺术夸张,既为世人展开无限广阔的幻想世界和壮丽多彩的形象领域,也充分地表现诗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本文简要从想象这个角度对李白诗歌艺术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6.
李白是唐代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研究他诗歌特色的著作无以计数。李白分别写于青年、中年、暮年时写作的三首诗——《渡荆门送别》《行路难》《独坐敬亭山》是这位大诗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写照,研究这三首诗歌对探讨李白诗歌永恒艺术魅力的独特原因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诗情如江,才气如海,“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的李白,他孤傲狂放、富有激情,他的《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诗无不弥散着一种豪迈豁达的自由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尼采所阐述的酒神精神,也正是这种企图超越个体化束缚的酒神精神气质促使李白把盛唐诗人的自我歌唱在诗歌中推向了高峰。  相似文献   

8.
李白笔下的众多意象不仅带有丰富多彩的原型特征,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强烈鲜明的自我情感色彩和变幻多姿的个体意识,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和象征意义。对李白诗歌中频频出现的鸿雁以及剑等意象逐一探讨,进而剖析这些意象与诗人人格意识之间的深刻联系。  相似文献   

9.
李白瓢逸浪漫的诗风源于他的宇宙意识,宇宙意识构成了李白诗的宇宙境界,宇宙境界的具象化表现是他极具个性特征的诗歌意象,咏月,赞月是中国古典诗歌惯常歌咏的主题之一,而明月这一意象只有在李白这里才得到最丰富最充分的展现,咏月诗的魅力就是李白的人格魅力,它是形成李白宇宙境界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此诗虽然是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但仍然是有着现实生活基础的,此诗是他经历了梦幻般的长安三年后,借梦游而悟道的醒世之言。诗中的梦境正是现实生活的折光和艺术升华,诗人借以表达了他对功名利禄、富贵荣华的强烈厌弃与否定,因而梦境不会是诗人理想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