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崩塌为济宁市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主要分布在东部低山丘陵区。本文概述了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发育分布特征,着重分析了崩塌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有利于该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根据尾矿库建设工程实际情况,结合矿区内的地质环境条件,进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研究,预测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和遭受坝体滑塌、溃坝泥石流、崩塌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3.
李月华 《中国科技纵横》2010,(11):369-369,286
铜(仁)-遵(义)公路铜仁-煎茶一段属于省2320,本道修筑于五十年代初期,由于山高坡陡,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公路建成通车后随即遗留下多处人工切方高陡边坡及陡崖,形成多处滑坡崩塌地质灾害隐患,滑坡、边坡崩塌、落石、局部塌方等现象时有发生,对过往车辆、行人等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地质灾害威胁,2006年2月11日在江口县闵孝镇压桥头发生的一起危岩体崩塌地质灾害即是事故之一。  相似文献   

4.
察哈尔右翼后旗境内存在的突发性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泥石流和滑坡3种,其规律受人类活动及地质环境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全旗地质灾害的地域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澄城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澄城县地质灾害野外调查,分析了地质灾害的发育和分布特征,研究了地面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形成条件与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澄城县地质灾害防治对策进行了探讨。研究成果为澄城县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根据辽东铁选厂的工程实际情况,结合矿区内的地质环境条件,进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研究,预测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类型有泥石流、坝基、坝肩渗漏、崩塌、滑塌。  相似文献   

7.
正吉林省集安市旅游公路崩塌地质灾害形成原因是由于人工采石修路,破坏了原始的地貌形态单元,切坡后形成高陡边坡,不利于危岩体的稳定,从而诱发了崩塌地质灾害的发生。崩塌为岩体崩塌,崩塌类型为倾倒式,防治工程措施为危岩清理工程、锚固挂网工程、高分子团粒喷播工程。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煤矿资源开发建设所引发的地质灾害等问题,文章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例,分析了煤矿引发地质灾害造成的房屋开裂和崩塌地质灾害,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只有在明确煤矿资源开采所处地质条件背景下,才能规避可能造成的地质灾害威胁与房屋开裂影响。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5,(23)
横山县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的西北部。具典型黄土梁峁地貌,地质环境条件差,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发育。本文从研究区地质灾害坡型统计、地形地貌、岩性、外界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初步了解横山县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及其成因,为地质灾害监测、防护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戴兴  潘国营  杨国芳 《中国科技纵横》2013,(24):239-239,241
本文作者通过对陵川县五谷山地质隐患治理工程项目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现状进行分析,对边坡崩塌稳定性进行了评估,提出了地质灾害工程治理方案,并进行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得出项目治理工程是可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某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地处云南高原东南斜坡地带,境内极易形成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其地质灾害的形成与该县独特的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特征紧密相关,通过对该县的自然环境及区域地质背景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地质灾害活动基础条件与动力条件,基础条件主要体现在地形、地貌、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及生态植被等方面,而动力条件主要体现在降雨、地震、人类活动等方面。根据总结出不同的地质灾害成因,对该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建议,为下一步减灾防灾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2.
鄢松  罗衡 《中国科技纵横》2010,(10):254-255
汶川县银杏乡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类型多且成因复杂,并临近茂(县)汶(川)断裂,是“5.12”地震后受灾最深、最重的乡之一。东界脑村位于银杏乡最南部,区域内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泥石流,崩塌,滑坡以及其它地质灾害,其形成与地震,地质地貌条件,气候水文以及人为活动等因素有关。本文着重论述东界脑村灾后安置区的地质灾害现状,地质灾害的类型,危害及成因,并预测灾后安置区的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地质灾害成为了阻碍我国公路交通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广东省兴宁市某公路工程为例开展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项目区及周围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不发育,评估项目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为崩塌(或滑坡)和地面沉降。尽管本研究提出来多种防治措施,但不同地质灾害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4.
大邑县西岭镇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类型多且成因复杂,受龙门山断褶皱带-川-映秀断裂控制,是“5.12”地震后受灾较严重的乡镇之一。西岭1#项目场地位于大邑县西岭镇,区域内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泥石流,崩塌,不稳定斜坡以及其它地质灾害,其形成与地震,地质地貌条件,气候水文以及人为活动等因素有关。本文着重论述西岭1#项目建设场地区的地质灾害现状,地质灾害的类型,危害及成因,并预测灾后该建设场地的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陕县为河南省地质灾害易发区,发育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其中崩塌和滑坡共占总数的88.2%。境内地质灾害受大气降雨控制明显,雨讯期的6~9月份产生的地质灾害占总数的79.6%。针对重大工程建设与地质灾害发育特征,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强化管理,统筹安排,按近/远期规划,对重大地质灾害点进行有效监测或治理,并逐步完善区内监测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6.
武鸣县是广西地质灾害的易发地区,存在以崩塌、滑坡、地面塌陷、泥石流、不稳定斜坡为主的多种地质灾害类,具有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繁、危害性大等特点。在考虑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基础上,结合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进行划分,将武鸣县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非易发区。对各个易发区的特点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为武鸣县减灾防灾及城乡规划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及强度的增大,地质灾害问题日益突出,七台河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工程活动特别是煤炭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日益增多,危害愈加严重,威胁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已成为制约经济建设与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阐明了七台河市主要地质灾害(包括地面塌陷、泥石流、崩塌等)发育特征和形成条件,针对当地地质灾害现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王平  李志波 《科技风》2022,(7):70-72
本文总结了深基坑潜在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对基坑崩塌、滑坡和地面沉降灾害的地质灾害预测评估方法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9.
地震是造成边坡失稳的主要触发因素,本文以地震为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海南省地震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与地震烈度对区域滑坡灾害的影响,对该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表明强烈地震诱发滑坡崩塌的数量,不仅仅取决于地震本身的影响,而且与发震地区的地质条件以及发震时的气象条件等各种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结果为地震区地质灾害应急指挥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乾安泥林国家地质公园学字井崩塌地质灾害,形成原因为大气降水入渗,改变了上覆松散岩层稳定性。崩塌为为土体崩塌,崩塌类型为倾倒式。防治工程措施为削坡工程、模袋护坡工程、修截水沟和排水沟工程、浆砌石护坦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