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创造性地提出"学习任务群"的概念,而第一个学习任务群就是"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这个任务群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阶段。既然"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进入了课标,随之而来的必然要有对学生的评价考查。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准确评价学生的整本书阅读  相似文献   

2.
安昊 《青海教育》2020,(1):55-55,5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首次提出了学习任务群的概念,而“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为第一个学习任务群贯串了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个学习阶段。本文结合高中语文统编新教材,就如何有效实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教学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自2017年版新课标提出18个学习任务群开始,“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就是排在首位的任务群;且新课标明确提出“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穿插在其他学习任务群中”,重要性可见一斑。同时,教育部首次以编入教材的方式,明确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地位——统编本必修上、下册教材均安排了1个“整本书阅读”单元,分别是《乡土中国》和《红楼梦》整本书阅读。随着新课标的东风,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改革如燎原之火,熊熊燃起。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阐释了“学习任务群”的概念,界定了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目标和实施要点。“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贯通高中语文必修、选择性必修及选修三个阶段。以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红楼梦》阅读为例,从“聚焦书目,精炼主题”和“聚焦需求,设计任务”两个角度入手,探究学习任务群视角下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强调"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重要性,并将整本书阅读置于必修与选修系列课程的首要位置,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模式,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个人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此,我以高一年级阅读的经典名著《三国演义》为例,谈一谈我的粗浅的做法。  相似文献   

6.
<正>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整本书阅读研讨"作为专门的学习任务群进行设置,且明确指出,高中生整本书阅读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对阅读整本书经验与方法的建构。本文从落实新课标精神的主旨出发,结合正在进行的研究课题《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困境与对策》,对高中生外国文学名著整本书阅读的具体教学  相似文献   

7.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指出:"从祖国语文的特点和高中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出发,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还把"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为首要的学习任务群要求在课堂上落实阅读整本书,并始终贯穿于必修、选修Ⅰ和选修Ⅱ三类课程,可见,整本书阅读作为课程成为语文教学新的要求,它的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它作为课程的意义是重大的。  相似文献   

8.
申龙 《语文学习》2023,(11):26-30
<正>自《乡土中国》《红楼梦》成为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的必修内容以来,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化得以实现。在具体实践中,两本书常分开教学,一般教师会依据教材编写顺序,在完成必修上册与必修下册的教学任务时,指导学生在不同时间段完成相应的整本书学习任务。诚然,《乡土中国》属于学术类专著,《红楼梦》属于古典长篇小说,不同类型的整本书在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特别重视阅读对学生素养的提升作用,并把"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为学习任务群之一,并指出,"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带领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  相似文献   

10.
<正>从叶圣陶《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提出"把整本书作为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到今天新修订语文课标围绕四项核心素养而建构的"18项任务群",都在力求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其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始终贯穿必修、选修Ⅰ和选修Ⅱ三类课程,相比使用文选式教材时单篇独章、逐段逐句的讲授,整本书阅读在理论上更有利于学生阅读经验的建构、阅读能力的提升和阅读成  相似文献   

11.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为18个学习任务群中的第一个,把"学术论著专题研讨"作为任务群最后一个,阅读横跨整个高中语文学习过程,显示出其前所未有的重要性。但怎样高效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呢?笔者以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的教学流程为例,与大家共同探讨。一、课前动员,激发兴趣  相似文献   

12.
<正>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把“整本书阅读”作为教学内容具有久远的历史。《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明确列为语文课程内容,并且置于18个学习任务群之首。可见,整本书阅读对深化语文课程改革、转变教学方式、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受教学理念、教学环境、教学条件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真正要义并未完全落实在日常教学中。因此,为深入推进语文新课程改革,如何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真正“落地”见效,  相似文献   

13.
<正>伴随着语文新课改的高歌猛进,"整本书阅读"已然成为当下语文教育关注的一大热点。冲破单篇短章的狭仄格局,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一线语文教师对此多有共识且满怀愿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一共设计了18个语文学习任务群,其中学习任务群一正是"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新课标明确指出,设置该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  相似文献   

14.
<正>温儒敏先生说"语文高考加大阅读量,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新颁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推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学习任务群",其中第一个任务群就是"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并且贯串必修、选择性修、选修三类课程中。这毫无疑问是要重视培养学生广  相似文献   

15.
当前,"整本书阅读"教学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比较随意、教学时间极其有限、教学方式过度结构化、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为了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以沈从文的《边城》为例,可以寻找"整本书阅读"教学与信息化学习之间的契合点,探究信息化环境下"整本书阅读"教学在课前、课中与课后的可行性策略,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教学设想】《林黛玉进贾府》是普通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篇目,算得上是"旧故事"了,然而它更是"永远新的旧故事",因为它在不同维度的解读下总能呈现出新的意蕴与光芒。《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专设"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并将《红楼梦》列为高中阶段"整本书阅读"的文学类著作。在此背景下,《林黛玉进贾府》作为节选自《红楼梦》的重要篇章,对它的教学是否可能提供"整本书"与"篇章阅读"彼此互动的启示,这是非常有意思且有意义的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17.
整本书阅读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的课程内容之一,是新课标18个学习任务群中的第一个任务群,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课程三个阶段,并且在必修课程中占1学分、18课时,由此可见新课标编写组专家对整本书阅读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要求已经从义务教育阶段的"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上升到课程建设上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建构的第一个任务群就是"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并在对整本书阅读价值的界定上直指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时,采取比较系统完整的教学策略,着力在整本书阅读教学课程...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推进,"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为贯穿始终的目标任务群之一,被列入2017年最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标对整本书阅读的重视,既是出于对功利化、碎片化、浅表化的语文教育实际问题的解决,也是出于对语文教育更好地贯彻立德树人、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期望。而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互联网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结合日益紧密,传统的学习方式已不再能满足教育的实际需求。在此背景之下,传统教学与网络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无疑成了持续推进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全面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相比以往教材,统编教材更加强调整本书阅读,通过编排"快乐阅读吧",推荐了整本书阅读的书目。但佳作不止于推荐,阅读不惑于无法,如何在实际教学中真正改善课本教学与整本书阅读"两张皮"的窘境,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以五(上)快乐读书吧《中国民间故事》一书阅读为例,提出"四个结合"的整本书阅读策略:将整本书阅读与策略单元教学结合、与口语交际教学结合、与习作教学结合、与语文要素落实结合。这些策略的提出,希望能对儿童整本书阅读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从而有效推进整本书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