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智 《语文知识》2013,(1):44-45
文章选取《观世音应验记三种》中出现的"不肯"、"分"、"不觉"、"念"等四个词语在中古近代汉语中的某些特殊意义,订补了《汉语大词典》的释义和书证方面的疏漏,探讨了六朝小说《观世音应验记三种》在中古汉语词汇史方面的语料价值。  相似文献   

2.
由于书面语料记录语言的随机性,要更全面深入了解近代汉语的语言现象,有必要发掘更多中古文献中的语言事实。文章在讨论不同类型语料在语言研究中价值略有侧重的基础上,以齐梁陶弘景纂修的《真诰》为例,从一般语词和专门语词两方面论述了中古道经在近代汉语语词溯源方面的作用:中古道经在一般语词溯源上作用巨大;而在专门语词研究上,则应当成为主要的依托材料。  相似文献   

3.
作为“采访近世之事”的著作,《搜神记》(二十卷本)中有很多接近当时口语的成分,保存了晋代当时很多的常用语汇,为后世研究魏晋词汇面貌提供了材料;书中大量的新词新义,既可补充现有辞书的不足,又反映出这一时期汉语词汇的真实面貌。这些都说明《搜神记》在中古汉语词汇研究中具有很大的语料价值,我们在研究汉语词汇尤其是中古汉语词汇时应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4.
复音化是中古汉语词汇发展的重要内容。《世说新语》是一部研究中古魏晋南北朝时期语言具有重要语料价值的文献。论文对该书的双音程度副词作穷尽性的调查,对它们进行分类描写并揭示其对所修饰成分音节构成的选择倾向于双音节结构,从一个侧面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语程度副词复音化和使用特点,为中古汉语史词汇语法研究提供详实的实证资料。  相似文献   

5.
文章拟从中古佛经《贤愚经》作为汉语判断句研究的选材原因和意义开始论述,同时结合其他的上古时期的语料、同期的中土语料及后期的近代汉语语料进行总体的一个比较。试图寻找出判断句在汉语史发展历史中的一个变化规律。文章主要是对中古汉语的佛经语料的判断句进行研究。揭示在整个汉语语法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文章重在对这些语料的选择做一说明。  相似文献   

6.
《大慧书》是重要的禅宗文献,也是近代汉语研究可依据的重要语料。《大慧书》使用的范围副词共26项,体现出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近代汉语三个不同的时间层次,展现出一个继承多于发展的相对稳定的历史面貌。通过对《大慧书》中使用的范围副词进行全面的分类描写,并对相关副词的来源和演变进行讨论,丰富了近代汉语副词的研究成果和针对《大慧书》专书副词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1980年代以来,受研究主旨或兴趣所限,中古注释语料词汇研究的成果非常少见.但中古注释语料在汉语词汇研究尤其是复音词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文体价值,只要推陈出新,完全有可能成为今后词汇研究中可资利用的热点语料.  相似文献   

8.
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始于词语考释.近十余年来,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方面有代表性的著作种类繁多,大致可概括为断代词语通释、专书语言词典、专类语言词典和断代语言词典等.考察这些词语训释专书,可以从宏观上展示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现状和成果,细心的读者还可从中领悟到继续从事这方面研究的门径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从《高僧传》品人形容词看中古汉语词汇的双音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僧传》是南朝梁释慧皎所写的一部僧人传记,是研究中古汉语的重要语料。本文选择《高僧传》中有代表性的品人形容词作为研究对象,以含有某一相同词根语素为类聚基础,通过分析双音节合成词的语义构成、词性构成和语素内部排列顺序,浅探中古汉语词汇双音化的某些规律。  相似文献   

10.
《华阳国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地方志,是研究中古时期汉语史的重要语料。文章对其中的人称代词进行穷尽式的搜集、共时和历时的比对,分析其中人称代词的数量、使用频率、单复数、语法等问题,以期客观地展示《华阳国志》中人称代词的使用面貌,为中古汉语词汇、语法研究提供专书描写材料。  相似文献   

11.
《汉语大词典》许多词条所引的始见例,较词条实际产生时代晚,有的晚出一二百年,有的晚出一两千年,这不利于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有必要对这些词条的例证进行补证。利用中古汉语《高僧传》等语料对《汉语大词典》中20多条词语的始见例,进行了补证,以期有利于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和大型辞书的修订。  相似文献   

12.
《张协状元》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南戏作品。它所使用的词语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宋元时期的语言特征,是研究近代汉语词汇的重要语料之一。本文就相将、惭愧、撺掇三个词语进行了描写分析,探索其语义分布情况,追寻其意义演变轨迹,尽可能地将共时、历时研究相结合,突出《张》在近代汉语词汇研究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主持人的话]本期刊发三篇有关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的文章。《汉语史的分期与20世纪前的中古汉语词汇研究》一文是作者中古汉语词汇研究概说系列研究的一部分,文章认为,研究汉语史,不能不提汉语史的分期;分期问题解决不好,对汉语历史发展的认识就始终还停留在表面。文章对当代几家有代表性的分期  相似文献   

14.
张蔚虹 《现代语文》2010,(2):150-151
《原本老乞大》是朝鲜人学习汉语的教科书,是研究近代汉语词汇的珍贵语料。本丈选取《原本老乞大》里的几个方俗语词进行考察,并根据有关文献进行了粗浅的解释,希望能对汉语词汇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董志翘:《<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词汇研究》董志翘先生长期以来致力于训诂学及汉语史研究,在中古、近代汉语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1月出版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词汇研究》(以下略称《研究》),是董先生众多研究成果中的又一力作。《研究》受到刘坚、蒋绍愚、项楚、白化文、鲁国尧等著名语言学家的高度评价,被誉为“专书词汇研究的典范”、“当年国内最有影响的两部近代汉语词汇研究专著之一”。先后获得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成果奖、王力语言学奖、江苏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是日本高僧圆仁…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的话]本期刊发三篇有关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的文章。《汉语史的分期与20世纪前的中古汉语词汇研究》一文是作者"中古汉语词汇研究概说"系列研究的一部分,文章认为,研究汉语史,不能不提汉语史的分期;分期问题解决不好,对汉语历史发展的认识就始终还停留在表面。文章对当代几家有代表性的分期  相似文献   

17.
中古佛经词义抉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译佛经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语料,尤其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重要语料。讨论了东汉以来中古佛经词语恃怙、字、得、目士、一时三月。  相似文献   

18.
“采访近世之事”的《搜神记》(二十卷本)中有很多接近当时口语的成分,是研究魏晋时期汉语的重要资料。《搜神记》中保存了晋代当时很多的常用语汇,为后世研究当时词汇面貌提供材料;常用词的运用则可以为我们研究中古时期汉语常用词演变情况提供语料。  相似文献   

19.
在汉语发展史上,中古汉语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段,汉语各要素在中古时期既有继承也有发展。就总括副词来看,中古汉语除沿用先秦汉语常用副词之外,总括副词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体成员的增加;二是复合总括副词的大量使用。中古汉语双音总括副词主要以同义并列构词为主,大多数双音词成为中古汉语的特定词汇,到了中古晚期或近代汉语中不再使用。《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订补》仅收录其中的一小部分,失收词条应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增补。  相似文献   

20.
李法白、刘镜芙两位先生的《水浒语词词典》是一部重要的近代汉语专书词汇研究著作,但由于种种原因,这本书在收词、释义与义项上还存在一些缺憾,我们依据《水浒》及其它语料,对这些情况分别予以补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