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杂文这个概念,学术界有不同的说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杂文是“文艺性的社会论文”,一种认为杂文是“议论性散文”。前者主要把杂文看成是一种议论文体,但又带有文艺性这一特点。后者主要是把杂文看成是一种散文体,但又带有议论性这一特点。我个人更多地倾向于第二个定义。它不同于议论文,因为它是用文学形象来议论。它又不同于一般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因为它主要是议论说理。  相似文献   

2.
三点导读     
美点赏析 这是一篇杂文.杂文,按《现代汉语词典》 (第六版)的解释,是“一种散文体裁,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偏重于议论,也可以叙事”.本文议论的话题,如标题所示:小谎言为何令人欲罢不能.所用表达方式,除议论之外,有叙事(所及社会现象的小故事),有说明(艾瑞里的理论假设、测试验证),其叙事之俭省、说明之明晰、议论的切要,均可赏析.这里,单就行文之美赏之.  相似文献   

3.
散文可以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种。它和小说、诗歌、戏剧同属于文学作品范畴。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命题者特别青睐以散文为  相似文献   

4.
张瑛同学问:“《钓胜于鱼》用边叙边议的写法。为什么有些散文用记叙、议论,被否定是叙事散文或抒情散文,这一篇却又是说理散文?”这是散文的分类问题。散文的分类可以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说理散文三种。分类的依据主要是散文中侧重运用的表达方式。由于在散文中,各种表达方式往往结合一起运用,哪一种表达方式是主要的,一时难以确定,所以文体的分类有一定的困难。要弄清这个问题,主要从散文的主题入手,在理解文章的主题后,进一步弄清主题  相似文献   

5.
叶立杰 《初中生》2008,(3):22-25
散文可以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种。它和小说、诗歌、戏剧同属于文学作品范畴。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命题者特别青睐以散文为现代文阅读的命题材料。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散文阅读的一些要领和解题技巧。  相似文献   

6.
散文是一种有着很大跨度的奇美的常用文体,含义复杂,品类繁多。如果根据表达方法来区分,一般划为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刘燕同学的作文《瞧我们这一家子》,显然属于前一类。它以叙事为主,抒情为辅,并适当夹以三言两语的议论。这篇叙事性的散文有自己的思想脉络,  相似文献   

7.
【知识概要】 散文是一种相对自由灵活的文体,常常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抒写见闻和感受。散文可以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类。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的写作对象主要是社会生活中的人、事和自然景观。  相似文献   

8.
散文,历来有种种不尽相同的含义。我国历史上,把韵文和骈文以外的文章,即凡不讲韵律、不重排比、不要对仗的散体文章,统称之为散文。大约唐宋前后,含义缩小在文学范围内,把诗歌以外的散行的文学体裁,称为散文。随着文学体裁的发展,到现代,散文则是与小说、诗歌、戏剧并驾齐驱的一种文学体裁。这种散文是狭义的,主要是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记叙散文和抒发感情为主的抒情散文,以及以议论为主的议论散文。议论散文,在我国文学界,一般称之为杂文,它是从散文里分支出去的。因此,我门现在一般所说的散文则专指记  相似文献   

9.
秦牧的散文是一种智力的文体,在体式上继承了“五四”闲话体散文的特点,但又对之进行改造,并吸收了抒情散文叙事如画,感情浓郁的妙处,创造出将抒情、叙事、议论融为一体的新文体。  相似文献   

10.
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文心雕龙·总术》篇有云:“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所谓“笔”,就是指韵文以外的一切记叙性和议论性的文体,也即广义的散文,可分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议论散文等。狭义的散文则专指抒情散文。而笔者重点是培养学生写作抒情、议论散文的能力,在习作的修改中不断挖掘学生即事抒情、寓情于议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写出的散文思想警辟,意境深远。  相似文献   

11.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和感受的文体。散文从大的范围上分,属于记叙文的范畴,但是,它又不同与一般的记叙文,因为我们常说的散文已经是现代意义上的散文,主要包括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哲理散文三类。  相似文献   

12.
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写法灵活、个性鲜明、文情并茂和短小精悍的文学体裁。通常根据内容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分为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其中记叙散文又分为四小类:记人散文、叙事散文、写景散文与状物散文。华南师大陈妙云教授曾说:“评卷场上,议论文一统天下,千人一面,文章已没了个性。  相似文献   

13.
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是“叙事散文”单元。五篇课文中除《听潮》是“抒情散文”外,其余四篇都是叙事散文。学习本单元后,学生要了解叙事散文的特点,理解散文的结构、语言。这是该单元的教学要求。三篇讲读课文《背影》、《记一辆纺车》和《听潮》的学习重点分别是:叙事散文的特点,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征;以具体事物为线索组织材料,记事与抒情相结合;抓住景物特征描写事物,通过讴歌大海的壮美抒情。因此,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议论的基础,情感的载体——对事物的叙述和描写,准  相似文献   

14.
漫说散文     
一散文的概念有点杂,这里说的是现代散文,即与小说、诗歌、戏剧并举的文学散文,通常分作叙事散文与抒情散文两种。但又需说明一点,我以为文学散文不一定全是虚构的;而已经独立出去的、虚构或不虚构的、有文学性的散文,如报告文学、传记文学、文学性的通讯、回忆录、杂文等,统统不必再归属在散文里了。散文就是散文,何必再分什么广义散文、狭义散文,扰得人不安宁呢? 二散文的特点是什么?凡是谈到这个问题的文章,几乎都承认“形散神不散”。路德  相似文献   

15.
在新文学史上,茅盾不单是杰出的小说家,而且也是有名的散文家。他在从事小说创作的同时,写下了不少的散文。同叙事散文、议论散文的写作相比较,他的抒情散文虽然不多,但思想性、艺术性都比较高,是散文百花园中的珍品。本文不想对茅盾的抒情散文作全面性的评述,只想谈谈他的抒情散文中的象征性描写及其象征意义。对于茅盾抒情散文的象征性描写的发展状况,丁尔纲同志在《茅盾散文的艺术特  相似文献   

16.
【知识概要】散文是一种相对自由灵活的文体,常常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抒写见闻和感受。散文可以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类。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的写作对象主要是社会生活中的人、事和自然景观。  相似文献   

17.
在中学的作文中,散文是师生比较喜欢阅读和写作的一种文体,其最大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散文根据其内容和性质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三种。  相似文献   

18.
散文,就广义而言,泛指一切不受句调声律的约束而散行的达意的文章,即“非韵文即散文”。就狭义而论,即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文学性的散文,通常又因取材、命意、表达的不同而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性散文。我们这里所说的散文,是指后者。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散文,多系叙事散文(包括记人、叙事、写景、状物多种内容)和抒情散文。因此,这里所说的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散文。  相似文献   

19.
勾淼 《文教资料》2007,(9):56-57
引言散文贵“散”,不拘成法,运笔如风,抒情、叙事、议论兼而有之;浓淡疏密,各得体宜,做到“形散而神不散”(王风)。张培基先生在选材上比较喜欢翻译中国现代散文,正如他在《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的序言中写道:“读散文是一种享受,它比诗歌易懂,比小说读来省劲。  相似文献   

20.
《伤仲永》是王安石的一篇杂文性的散文。《伤仲永》通过方仲永的故事,说明人的知识才能决不可单纯地依靠天赋,而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与学习。文章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叙方仲永由神童而变为庸人的过程;第二部分就上述而发了一通“受于天”与“受于人”的议论。议论是叙事的升华,叙事乃议论的基础。叙述方仲永事迹时,又分两层来写,一写少年聪颖,一写长大庸碌。全文缘事明理,抑扬见意,富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