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符特 《内江科技》2010,31(7):178-178,160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以下简称《公差》)具有概念多、术语多、标准多、代号多和实践性强等特点。为此,本文从《公差》的教学理念、教学性质、教学方法、考试模式等几个方面就《公差》课程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是我国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是该类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过渡桥梁,是彼此连接的枢纽。本文从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问题入手,深入阐述了项目化教学的应用,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张立辉  张立博 《内江科技》2010,31(11):96-96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机械技术人员必备的互换性与检测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虑到职业教育的特点,笔者实施了《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的项目化教学改革,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直接面对具体的项目、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提升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类专业的主干课程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会感觉枯燥无味,渐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所以要结合多媒体发展的特点和优势,并使其充分应用在《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学中,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和课程,优化教学内容,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本文主要针对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作用、课件的制作和应用方法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做了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5.
侯萍  王艳华 《中国科技信息》2006,(8):253-253,247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为专业课程的教学和生产实习教学打下必要的基础.如何更好地完成《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的教学任务呢?笔者结合理论与生产实习教学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眭小利 《内江科技》2006,27(7):50-50
形状和位置公差是《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重点和难点内容,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加教学内容的直观性,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新国标GB/T4249—1996《公差原则》是根据1993年机械工业部科技发展规划在原GB/4249-84《公差原则》基础上修订完成的。它在内容上基本与ISO8015-1985《基本的公差原则》等效,而依据ISO的相关标准配置而发展补充了一些新的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增加了最小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为什么增加了这两项要求呢?这一方面是为了和国际标准接轨,便于国际之间的贸易和技术交流,另一方面也是对公差原则标准的补充和完整化。因为在GB4249—84《公差原则》中的相关提出了包容原则和最大实体原则(现把“原则”改为“要求”),没有提出最小实体要求,特别可逆要求,这是不完整的。实际上在产品  相似文献   

8.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是一门许多高职中专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不仅仅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还是一门实用性和技术性很强的一门课。正因为这门课程的技术性比较强,教学方式如果不正确就会导致学生很难理解课程的真实内涵,掌握起来也比较吃力。本文通过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现状进行研究,就如何做好《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这门课程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这些建议有利于这门课程的教学,收到教学的硕果,也希望我国的教育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9.
浅谈《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元娥 《中国科技信息》2007,(18):309-309,311
从课程内容的更新、教材的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和实验教学的展开等方面,简述了如何才能搞好《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10.
顺应人才培养改进《公差与配合》课程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差与配合专业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课程,关系到职业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和人才的培养。长期以来由于受行业发展水平、整体教育教学质量落后以及观念更新缓慢的影响,目前整体公差与配合教学的水平仍不高,培养的人才质量仍难以满足化学公差与配合行业发展的整体需要,应进一步顺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切实改进公差与配合教学。  相似文献   

11.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是机械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现代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都必须具有《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此门课程因其自身特点,传统的教学收效甚微。采用项目化教学———以任务带动教学、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同时实现知识目标的培养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虽然可以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但是如何结合学生现状和学校自身条件组织实施任务式教学仍然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中职学生在学习《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这门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最终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了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13.
高职学校的《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要适应职业教育的特点,既要强调学生必要的基础知识学习,又要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4.
眭小利 《科教文汇》2007,(3S):91-91
高职学校的《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要适应职业教育的特点,既要强调学生必要的基础知识学习,又要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5.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改革为"以技能训练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模式,课题提出的背景、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和完成情况。  相似文献   

16.
组合预测何以兴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郁 《预测》1989,(4):1-2,13
自从 Bates/Granger(1969)在《运筹学季刊》上开创性地提出组合预测以来,国外的研究一直很热烈。近几年,国内也开始出现了一些关于组合预测的方法与应用研究,如《数量技术经济研究》(1983),《预测》(1985~1989),《财经科学》(1986),《统计与预测》(1986),《系统工程学  相似文献   

17.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文章结合教学实践,针对课程基本概念多、专业术语多、符号代号多、叙述性内容多、需记忆的内容多等问题,探讨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针对公差配合理论与生产实际的脱节,将公差配合理论与中职汽车实习互相结合,通过强化实习中形位公差的测量以及形位公差在理论与实际测量中的区别,提高中职学生的公差配合理论。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结合实际教学,谈谈多媒体在讲解<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正>(加)卡拉·纳皮(Carla Nappi)著,刘黎琼译,《本草:李时珍与近代早期中国博物学的转向》(The Monkey and the Inkpot:Natural history and its transformations in early modern China),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2年,170千字,定价:42元。国外汉学家对中国科学史与博物学史的传统的关注似有延绵不断的趋势,近年来,更是有不少被译为中文出版。2015年,吴秀杰、白岚玲译的《工开万物:17世纪中国的知识与技术》出版后,在国内引起了江晓原、张学渝、龚俊文等学者的关注,并提供了一个国外学者研究晚明技术知识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