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差错?顾名思义,差错者,不正确也。差错是报纸上与政策、法律、事实、规定和办报人愿望相违背的内容、文字和图片。差错的种类很多,有小差错和大差错,有技术性差错和政治性差错,有文字差错和图片差错,有内容差错和标题差错,有编排差错和印刷差错等等。办报的人都想把自己的报纸办好。这个“好”包括的内容很广,不出差错或少出差错,应该说,也是其中的一条。报纸差错的普遍性和破坏性  相似文献   

2.
李晶 《图书情报工作》2013,57(20):26-32
差错信息是组织的一类特殊的信息资源,是个人信息的组成部分,可以通过施加有效的管理手段,使个人拥有的差错信息转移成为组织的共同知识。借助信息管理学的理论范式,从信息传递、信息利用和信息共享三个方面分析差错信息的特点。差错自我报告、差错他人报告和差错学习是实现差错信息有效传递和利用的主要途径。通过指定专门的机构管理差错信息、建立差错管理信息系统、培育良好的差错管理文化等措施加强差错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3.
张永强 《新闻窗》2012,(5):69-70
近年来,新闻出版总署加大了对期刊编校质量的管理,从每年对有关报刊检查的结果来看,报刊的编校质量堪忧,尤其是新闻类稿件中的差错现象令人触目惊心,读者戏称为“无错不成刊”。这些稿件中的差错是纷繁复杂,既有文字性差错、技术性差错,也有政治性差错、知识性差错等等。这些差错中的显性差错一般比较容易辨识,而隐性差错似是而非,辩识难度相对要大。  相似文献   

4.
新闻隐性差错的校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望喜 《今传媒》2009,(6):67-69
新闻中的差错是纷繁复杂的,既有文字性差错、技术性差错,也有政治性差错、知识性差错等等.现代校对专家提出了"显性差错"和"隐性差错"的概念.显性差错一般比较容易辨识,隐性差错则似是而非,辩识难度相对要大.  相似文献   

5.
学术期刊中的隐性差错及其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术期刊的编辑校对中,一个基本的工作就是消灭差错。然而,从总体上来看,差错的出现都可以概括为两种情况,即显性差错与隐性差错。显性差错是指在文字信息中直接出现的差错,由于它们能够在文  相似文献   

6.
从信息视角探讨差错信息的内涵及其特征、差错信息对组织发展的负面和正面影响。认为对差错信息进行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甚至消除差错带来的不良影响,提出通过培育积极的差错管理文化、化解信息失灵、构建差错报告系统3个措施,增强员工提供差错信息的意愿。指出对差错信息及其管理的研究应成为信息管理学科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7.
抓报纸差错,是总编辑份内的事。把差错当成“事故”来看待为什么把差错当成事故来看待?这得从差错的普遍性、顽固性和破坏性说起。所谓普遍性,就是差错和所有的报纸都发生联系。笔者收集了上千份有差错的报纸,其中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所谓差错的顽固性,就是年年讲,年年有,常抓“不断”。破坏性差错,虽然不是每家报社都有,可一旦  相似文献   

8.
认为差错信息差表征差错发生过程中与常态相偏离的信息,有必要引入合适的理论和方法来处理、研究和利用差错信息资源。在以系统科学理论确定差错信息之内涵的基础上,从信息管理理论视角阐述差错信息的各种特征,分析差错信息的类别及其产生机制,提出收集、组织、开发差错信息资源的途径和方法。指出通过差错学习,为组织的发展和变革提供服务,提高组织绩效。  相似文献   

9.
图书外借常见差错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析图书外借常见差错原因及其纠正与预防方法,指出几种常见的图书外借差错现象,阐述了引起差错的原因及纠正差错的方法和预防常见图书外错差错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张同学 《编辑学报》2020,32(1):43-45
为了提高科技期刊编辑对政治性差错的感性认识,引起科技期刊编辑的重视,避免各种类型政治性差错的发生,收集整理了源自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政治性差错。科技期刊中的政治性差错貌似细小,实则严重。科技期刊中的政治性差错存在于科技论文的各个部分,包括题名、作者单位、正文、插图、表格、参考文献等。科技期刊中的政治性差错涵盖了所有类型的政治性差错。  相似文献   

11.
校对的职责是消灭差错——特别是文字差错,保征原稿准确无误地见报。几乎可以说,每张排好的校样都有或多或少的差错。这许许多多差错的形成是否有一定的规律,如何才能有效地消灭差错呢?这是校对工作者经常探讨的问题。最近,广西日报校对组检查了1959—1961年的见报差错,作出了分类统计(见附表),初步探索了差错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办报办刊办新媒体,差错总是难以避免,但人们非常重视防止出现大差错,往往忽视了小差错。本文以参评新闻奖为例,浅析采编工作中常见差错的校正,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报纸的差错问题,到目前还没得到满意的解决。通常,报社大多采用评报议报的方法在“事后”查找问题。但是,这缺乏对差错的定量分析,忽视出现差错的规律,因而也难以有效地控制差错。报纸上的差错,由系统性原因造成的称为系统差错,它们总是围绕着某一个领域、某一个学科或某一类事情而发生。用质量管理图控制报纸的差错率,是减少系统差错、提高报纸质量的有效途径。其方法可  相似文献   

14.
谈谈图书编校中容易混淆的字与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编校差错通常有文字差错、知识性和常识性差错、语法性和逻辑性差错、语言表述错误、未作技术整理遗留的差错、标点符号差错、排版和印刷问题七种类型.而文字差错主要有易混淆的字与词,多字和漏字,汉字笔顺错误,数字、简繁字混用,字母误用,名词术语和引文上的差错等,许多属同音、形似错用,其中,易混淆的字与词出错概率较高,特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图书检索差错形成的原因,各种类型的差错实例,如何诊断馆藏拒借差错和防止差错的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贾艾莎 《今传媒》2023,(4):67-70
以目录为线索审核书稿,有助于在正式编辑加工前发现书稿中可能存在的政治性差错、内容导向问题、法律法规和行业指南差错、知识性差错、科技名词差错及图表差错,完善书稿框架,最终做到将图书编校质量的关口前移。  相似文献   

17.
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差错经常出现在报纸、杂志或电视字幕上,没有一定的汉语言基础知识或相关专业知识很难辨别。大众传媒上出现的这些差错,以假乱真,以讹传讹,影响面广,如果任其扩散,对推动语言文字和汉语语法使用的规范化必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从习惯性差错、事实性差错、知识性差错、语法性差错等方面进行实例分析,以期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8.
《新闻导刊》2008,(3):50
2007年12月27日,《咬文嚼字》杂志正式公布了该年十大语文差错。这十个差错是杂志社组织分布在全国各地的500多个监测点,对2007年在媒体上出现的高频率语文差错进行汇总后挑选出来的典型性差错。《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表示,每年公布十大语文差错,  相似文献   

19.
报纸差错大致可分为政治性差错、政策性差错和技术性差错三大类,其中最常见的还是技术性差错。在技术性差错中文字差错又占较高的比例。这种现象在地方报纸中存在,在中央一些颇有名气的大报上也时有所见。因此,讨如何减少报纸差错特别是文字差错这个报界的“永恒话题”,实有必要经常提醒,引起报界同仁的重视。下面就这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粗浅看法。要减少报纸文字差错,首先要提高报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当前,“无错不成报”或“无报没有错”似乎已成为司空见惯之事,这恐怕与报界一些人说起来重视、做起来忽视,以为报纸出些差错特别…  相似文献   

20.
根据多年的出版实践,我认为,提高发稿质量是实现提高图书质量目标的关键环节,而提高发稿质量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认真落实编辑加工的质量保障制度,二是重视编辑人员素质提高,加强编辑岗位培训。一、认真落实编辑加工的质量保障制度,坚持三审到位大家知道,造成图书编校差错的原因主要是两种:一是原稿(指发排稿)差错,包括作者原稿的差错和编辑加工中出现的差错;二是复制差错,包括排版差错和校对差错。前一种差错完全是编辑人员(含初、复、终审人员)的责任,特别是责任编辑的责任;对第二种差错,人们往往归咎于校对人员,其实,编辑也应负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