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题概说】 考试大纲中考查的文言特殊句式,包括省略句、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主谓倒装)、被动句四类。  相似文献   

2.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文言句式作了这样的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该考点的内容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句式五个方面,知识面较广,需要掌握的东西较多。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对古汉语中一些句式特点,尤其是像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比较特殊的句式不熟悉、不理解,  相似文献   

3.
新的考试大纲中明确指出,文言知识有六项需要掌握的内容: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文言句式中,倒装句是重难点。虽然考试大纲中句式这项加了"*"号,暂不列入考试范围,但了解它,有助于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4.
解题宝典文言特殊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和文言固定句式五种。倒装句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短语后置几种类型。其中宾语前置句为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的考试类型,其余倒装句型在实际考查中也有所涉及。被动句主要以"见""于""见……于""为""为……所"为标志。考试中考生如果不能准确把握句式特点,对文意的理解就不够准确,翻译题就容易失分。因此,我们在备考时应熟知上述句式的特点,并能对其准确判断和具体翻译。从命题趋向看,高考对  相似文献   

5.
在考察文言文试题中,特殊句式是一个重要考点。常见的特殊句式有判断旬、被动句、宾语前置句、谓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省略句等。其中,定语后置句相对比较少见。这类句式的翻译,要按照现代语法的一般要求,将定语提到中心语之前。由于不少同学对定语后置比较陌生,  相似文献   

6.
2005年的《考试大纲》把文言句式纳入了考试范围,一般在文言翻译上设置试题。常用的文言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和省略句。  相似文献   

7.
黄道霞 《新高考》2010,(2):13-15
【考点概述】《考试大纲》中规定: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并且明确规定了"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指的是: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相似文献   

8.
文言倒装句式是就现代汉语语序而言的,它是一种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文言现象。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式主要包括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状语(介宾结构)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几种类型。下面针对高考中经常涉及的几种文言倒装句进行分类详解,以期有助于广大考生的高考文言文阅读备考。主谓倒装,又被称为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古汉语中的谓语和现代汉语中的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感叹句中,会把谓语提到主语前面。例如:  相似文献   

9.
刘阐 《语文天地》2010,(3):18-20
不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语体文。句子中都存在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语法现象。不过文言文讲究语言精练,省略句更多一些。而近些年的语文高考《考试大纲》在这方面也有明确要求.即“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在被考查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这几种特殊句式中,  相似文献   

10.
宾语前置是古代汉语较为突出的句式,汉代是代词宾语从前置向后置的过渡时期,本文对西汉的重要作品《史记》(汉代部分)中的代词宾语的前置和后置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发现了这一语法现象在该书中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11.
中古时期是汉语宾语前置句式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段,通过对《后汉书》进行穷尽调查以及与相关文献比较研究,大致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一是汉语宾语前置不同句式之间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二是各句式内部的发展也具有不平衡性。三是《后汉书》中出现的特殊宾语前置句式,一部分特殊句例是模仿时出现的偏差,反映作者使用这些句式已经没有口语的支撑;另一部分特殊用例则反映了宾语前置句式在此期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言倒装句,是文言特殊句式中的一种,也是高考语文考查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谓语前置。由于古今语言习惯的差异,学生经常混淆。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文言倒装句式与英语的一些句式是有相通之处的。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课文《鸿门宴》中有“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之句。对于此句句式分析,有人认为“出入”是偏义复词,偏指“入”,为动词,因而“之”的用法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其实不然,此句是倒装句,确切地说是宾语前置句,理由是:  相似文献   

14.
倒装句,是文言句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言文学习的一个重点。它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谓语前置。由于古今语言的差异,这项内容的学习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发现这种文言句式与英文句式是有相通之处的。  相似文献   

15.
一、明确复习的重点。根据《大纲》和教材的要求以及高考的启示,中学生需要掌握的文言句式主要是教材中与现代汉语有差异的文言特殊句式,包括判断、被动、使动、意动、省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  相似文献   

16.
黄建军 《新高考》2007,(1):10-11
《考试大纲》对文言特殊句式这一考点的表述为"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与用法",能力等级为B,2005年起列入了高考范围。考纲中"文言句式"的类型主要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虽然  相似文献   

17.
探知《左传》宾语前置概貌,得出宾语前置句这种用法在《左传·文宣成公》中还处于旺盛时期,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向宾语后置过渡,在春秋战国时还没有真正开始。  相似文献   

18.
汉语中常常出现宾语在动词之前的句式。这种宾语前置是古汉语词序问题中的主要部分。宾语前置,即宾语不在原本应处于谓语之后的位置上,而置于谓语(动词)之前,倒装句中宾语前置有六种类型。宾语前置不仅是一种明确存在的语法现象,而且有着渊源的背景和多样的形式,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此外与此相关的宾语位置变异也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9.
文言文翻译是高考的必考点,也是难点,学生容易在这个题上"栽跟头",原因之一就是把握不住文言句式。把文言文翻译成流畅的现代汉语,做到"信、达、雅",需要练就一双慧眼,识别出文言特殊句式。文言特殊句式主要有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句等。各类文言特殊句式都有其各自的特征,只要掌握了这些特征,熟读多练,"练就火眼金睛",就能识得"庐山真面目",进而"还原"其本来面目。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对于定语后置句较难识别,成为理解和翻译的"拦路虎"。在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句有一定的使用习惯,只要摸透了这些使用习惯,就不难做出判断。那么,定语后置句有哪些"暗示"或者"迹象"可寻呢?  相似文献   

20.
考点导航“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武”这个考点要把握住两点:一是“不同”的所在,一是“不同”的具体内容。前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某些句武使用的特定词语不同,如判断句、被动句等;其二,某些句式句子成分的顺序不同,如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等,或有所省略,如主语省略句,谓语省略句等。后者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等。高考要求考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主要是要求考生有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