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不清什么时候,《山东教育》成了我的精神乐园,我特别清楚地记得乐园中的“雕塑心灵”栏目。那一篇篇充满真情的文章,深深触动着我的内心世界,教我如何为人之师,教我如何与孩子一起成长,教我如何塑造自己的心灵。曾几何时,我常常抱怨自己付出的多,收获的少,常常抱怨自己的工作无聊,常常抱怨家长怎么一点不领教师的好心,抱怨孩子们怎么那么烦人,那么不听话。后来,我读了“雕塑心灵”中《一个班主任的日记》,作者的做法、想法深深地感染了我。我不禁扪心自问:“同是班主任,我怎么不会这么做?”别人能用自己的智慧创造自己的天空,用自己的心灵…  相似文献   

2.
日常工作中,接触身边许许多多的中小学校长,总感觉他们身上缺少点什么.最近,读了北京四中刘长铬校长的文章《大气成就大器》,我由衷的感觉到中小学校长需要增加“大气”. 一、中小学校长应有大使命与大追求 接触一些校长,总是抱怨,或抱怨自己的学校规模小,或抱怨自己的经费少,或抱怨社会环境差,或抱怨教师工作不用心,抱怨局领导不重视等等.  相似文献   

3.
读者俱乐部     
XYWY3@SINA.COM周星驰:曾经有一本《校园文苑》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假如老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对它说:“我爱你!”如果要给这份爱加一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亿年。F4:朋友,如果你的《校园文苑》没有买到手,我们第一时间送出《校园文苑》。帅帅的《校园文苑》陪你看开,找回那片大自然。周杰伦:问我什么书最喜欢?《校园文苑》好得不得了。哼哼哈嘿,快去买《校园文苑》!蔡依琳:美丽极限,爱《校园文苑》没有终点。追求完美的境界,人不爱《校园文苑》天诛地灭。羽·泉:我没有《校园文苑》不行。黄征:拼了命也要买到《校园文苑》。萧亚…  相似文献   

4.
未获奖感言     
看到《教师博览》2010年第12期的样刊.又喜又悲。喜的是看到自己的文章面世.这种喜悦不亚于生命的新生;悲的是同时看到了《教师博览》最后一页上“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征文获奖名单——里面没有我!我一直以为自己会获奖的:《教师博览》2010年全年刊发的24篇征文中.就有我的两篇.  相似文献   

5.
《风筝》是鲁迅《野草》中的一篇。有人说:“这一篇的主题思想……是在解剖自己,在深刻地批判自己。”有人又说:《风筝》中的“我”,“决不是鲁迅自己”,它的主题也“不是什么‘自我批  相似文献   

6.
黄书满 《大中专文苑》2010,(6):M0002-M0002
与《文苑》结识是在1999年的夏天,我还记得自己曾在上面发表过一篇短文。  相似文献   

7.
一、写所想写 ,兴趣创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 ,在作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索然无味的作文训练 ,不可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更难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只有让学生有兴趣去写 ,才会使他们埋头于创造 ,从而写出优秀的作文。有位教师出了一个命题作文题目《我的乐园》 ,要求学生回忆童年生活 ,写出自己童年的乐事。可是 ,题目一出 ,学生议论纷纷 ,都说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所给予的压力 ,使他们过早失去了“乐园” ,无“乐”可写。这位教师情急生智 ,当机立断 ,将黑板上的作文题目改为《请给我童年的乐园》…  相似文献   

8.
《小学时代》2015,(4):3-3
第一次拿到《奥妙》超级百科,我便被杂志的名字吸引了。“《奥妙》,肯定很神奇!”我迫不急待地翻开杂志,一篇篇百科知识、一幅幅精彩图片冲击着我的眼球,让我爱不释手。我被其中三个栏目深深吸一引:“大开眼界”总是钱让我关注到最新的科技产品;“神奇动物乐园”让我对动物有了更深的了解;“谣言粉碎机”让我明白民间传言是真是假……  相似文献   

9.
从面对几十个孩子时束手无策,到组织各种游戏、活动时游刃有余,这其中真不知有多少是得益于《幼儿教育》。我从“育苗人”中学到了同行们一切为了孩子的奉献精神,从而更加坚定了自己做个“孩子王”的信心;从“教育笔记”中懂得了该怎样总结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写下了一篇篇工作日记;从“活动设计”中获得了设计各种教学活动的金钥匙,使自己多次在市内开了公开课……但我更要感谢的是《幼儿教育》曾经给我的“鼓励”。  相似文献   

10.
晓苏: 刚刚收到你们精心主编的新年首期,首先读了《师生文苑》栏内几篇作品。认真读完这三篇作品,我心中顿时爆发了一个惊喜:嗬,你们怎么弄来这样好的作品啊!三篇都写得非同一般,都意蕴丰厚,耐看,耐咀嚼,耐回味。我还来不及细细研读,领会,就迫不待地向你们谈谈自己的初读感受。 先说《美丽》。因为匆忙赶车,又为一位美丽俊俏的出租车女司机所吸引,“我”打消了一向不敢“打的”、怕挨“宰”的顾虑,终于破例地“打的”。这本来是小事一桩。但善于观察、  相似文献   

11.
当我走上教师岗位的时候我与您在阅览桌上邂逅心因兴奋而狂跳手因喜悦而颤抖眼睛急于往页码里走目光却在封面上抚摸不够《山东教育》我渴望的朋友当我走进你的时候总要为“教师文苑”一步步回首陶醉于一篇篇美文佳作为一场场酸甜苦辣泪流那真那善那美怎不让人心动《山东教育》我知心的朋友当我在教学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是你默默为我分难解忧一个个“调皮鬼”变得“驯服”那枯燥的文字也成了乐符在教育改革的大潮里您是航标是舵手《山东教育》我的良师益友如今你已长成一棵茁壮的大树教育的硕果压满枝头我愿做一名辛劳的园丁年年岁岁把你护守我…  相似文献   

12.
读者俱乐部     
我是《校园文苑》的忠实读者,也是贵刊的通讯员。自从《校园文苑》“变大”了,内容增加了,我更加爱看了。我特别爱看“校园BBS”和“小鬼笑翻天”这两个栏目,一个写实,一个风趣幽默。心晴姐姐,你爱听POP MUSIC吗?爱看动漫吗?好了,在这里我祝《校园文苑》越办越好看,心晴姐姐越来越可爱。  相似文献   

13.
《幸福是什么》(五年制第十册5课)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指导学生独立学习这篇课文,重点是要深刻理解幸福的含义是什么。抓住这一重点,我采用了先“引”后“读”再“延”的方法进行了教学设计。 (一) 引入歌曲,了解幸福课始,先让学生欣赏一首歌曲《幸福在哪里》,接着要学生谈谈:听了这首歌曲,你了解到些什么?通过学生的谈论,待教师清楚他们已初步领会到“幸福是在辛勤的工作中,幸福是在艰苦的劳动里”的概  相似文献   

14.
《草原》这篇课文我已经教了好多次了,每次教学都是循着草原的“景美”、“人美”的路子教学这篇课文,效果都不错。一次外出听课时,我被一位教师教学《草原》这篇课文时精彩的课堂生成所折服,同时也不断地责备自己,为什么没有好好地钻研教材,引导学生去发现课文中描写“人美”部分中的其它方面的美呢?上个学期,我又一次教学《草原》这篇课文,于是,我将那位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时所使用的提示性的语言搬到自己的课堂上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悟文本中其它方面的美: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草原》这篇课文中描写草原景色美这部分内容,这节课…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教育文献《学记》中,有“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的主张。其中“居学”二字指的就是课外作业。《论语》在开篇也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然而,现今的课外作业是否如孔子所言.是一件快乐的事呢?常听到学生如是说:“又要抄了。”“放假几天这些卷子做得完吗?”语文教师如是说:“礼拜一交上来的作业最差了。抄点生词都抄不像!”“这几个字,像什么东西!”……学生为什么要抱怨?教师为什么要抱怨?我们的语文课外作业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6.
工作很多年,发现“家长园地”的内容总是一副老面孔,每月工作重点、主题活动介绍、一周活动安排外加一些通知等。有时我们还抱怨家长不懂得配合,不关心“家长园地”。其实,随着家长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教师就更应该注重“家长园地”,出一些实用、有水平的文章。“家长园地”中具体可选择些什么内容呢,下面是我自己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7.
我是2013年年底走进《文苑》的,从此我时刻关注《文苑》的动态,酷暑中,我在街头报亭中等过《文苑》;寒风里,我踮着脚尖张望过《文苑》。晨风里、静夜中我私会《文苑》。网络里、书刊中,我阅文、投稿,与《文苑》的作者、编辑们唠嗑,互帮互助。以文学作品为桥梁,我结识了很多良师益友,增长了见识、收获了友情和快乐,与《文苑》结下了不解之缘。通过努力,我的写作水平与时俱进,我在各大报刊发表的文章数量直线上升。  相似文献   

18.
常有教师抱怨,学生没有配合好自己,从“配合”一词可见,在教师的观念中,仍然把学生当成课堂教学的配角。在语文教学中,要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告别虚拟的主体性一位老师执教《青海高原一株柳》,上课开始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于是学生围绕这个课题说出了很多自己真实的想法,有的想知道这株柳树有什么特别之处,有的想知道青海高原的一株柳和其它地方的柳树有什么不一  相似文献   

19.
《草原》这篇课文我已经教了好多次了,每次教学都是循着草原的“景美”、“人美”的路子教学这篇课文,效果都不错。一次外出听课时,我被一位教师教学《草原》这篇课文时精彩的课堂生成所折服,同时也不断地责备自己,为什么没有好好地钻研教材,引导学生去发现课文中描写“人美”部分中的其它方面的美呢?上个学期,我又一次教学《草原》这篇课文,于是,我将那位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时所使用的提示性的语言搬到自己的课堂上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悟文本中其它方面的美:  相似文献   

20.
感受幸福     
小时候曾经学过这样的一篇课文:《幸福是什么》。讲的是三个孩子各自去寻找幸福,最后终于找到幸福的事。那时候我只是从这篇课文中知道了只有劳动才能获得幸福的道理,但却怎么也不理解为什么劳动还能使人幸福?长大了,自己也当了教师,当我也给我的学生讲授《幸福是什么》这一课时,我终于深深地体会到了:工作着就是一种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