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研究目的:通过对比正常学龄儿童与跆拳道训练的学龄儿童平衡能力,以探索跆拳道训练对学龄儿童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参加跆拳道训练的学龄儿童10名作为实验组,匹配10名无跆拳道训练、武术及其他专项练习的学龄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win-pod平衡功能检测系统对受试者进行单足和双足平衡能力测试。研究结果:双足睁眼或闭眼测试时,有跆拳道训练的学龄儿童与无跆拳道训练、武术及其他静力练习的学龄儿童相比静态平衡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睁眼左足测试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体现在重心动摇轨迹长、重心平均动摇速度、Y轴动摇速度这些指标上;而在睁眼右足测试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中除了Y轴平均摆幅这项指标,其他指标在两组之间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眼单足测试时,从左右足依次来看,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在Y轴动摇速度和Y轴平均摆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跆拳道训练能够有效增强学龄儿童在双足和右足站立静态站立的静态平衡能力,提高站立的姿势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跳绳运动对10-12岁儿童下肢本体感觉与平衡控制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方法:以杭州钱塘区学正小学60名(男女各30人)10-12岁的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共进行12周的跳绳运动和一般性身体锻炼,每周4次,在运动干预前后进行下肢本体感觉和4项平衡能力测试(睁眼/闭眼单脚站立,闭眼10m走,平衡木)。结果:(1)12周跳绳运动干预后,实验组学生的踝、膝、髋关节本体感觉显著升高(P<0.01);(2)12周跳绳运动干预后,实验组学生的睁眼单脚站立时间增加(P<0.01),睁眼单脚站立时间显著增加(P<0.01),闭眼10m走和平衡木耗时显著缩短(P<0.01);(3)睁/闭眼单脚站立时间的提高幅度与髋、膝、踝的位置觉测试差值变化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闭眼10m走的时间缩短幅度和平衡木时间的缩短与髋、膝的位置觉测试差值变化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结论:对10-12岁儿童进行跳绳运动可以显著提高其下肢本体感觉,从而改善其平衡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纵向观察3个月太极拳训练组和本体感觉训练组研究太极拳训练对中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同时还分别进行平衡能力简单测试方法,如闭目原地踏步、强化Romberg检查、闭目单足站立、前庭步测试。动态平衡仪感觉整合能力平衡总分、闭目原地踏步、强化Romberg检查、闭目单足站立结果表明太极拳训练组要比本体感觉训练组明显好(P〈0.05,P〈0.001)。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锻炼对延缓和改善中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平衡能力的性别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153名老年受试者进行电脑化动态平衡仪感觉整合能力平衡总分测试;同时还分别进行平衡能力简单测试方法,闭目原地踏步、平衡木上行走、起立-走的测试、闭眼单足站立、强化Romberg检查的测试、垂直X书写、改良Wolfson测试、前庭步测试的测试.对以上测试结果的不同年龄段的男女作t检验,多数结果表明老年人平衡能力无性别差异,其中平衡木上行走、起立-走的、垂直X书写测试中发现平衡能力存在性别差异,男性的平衡成绩优于女性.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蹦床运动员静态平衡稳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德国Zebris 平板式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2009 年11 月18 日至23 日在广西桂林举行的全国青少年蹦床锦标赛的青少年蹦床运动员 进行静态平衡能力的测试,得出椭圆宽、椭圆高、椭圆面积、椭圆轨迹长、椭圆水平偏移、椭圆垂直偏移6 项平衡参数。通过6 项参数比较青少年 运动员在双足睁眼与闭眼站立;单足睁眼与闭眼站立时平衡稳定性的差别,探讨蹦床运动员静态平衡能力特征,为运动员科学选材、训练等提供 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比佩戴两种护踝后篮球运动员静、动态平衡能力等参数,探究佩戴两种护踝对篮球运动员静、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为篮球运动员预防踝关节损伤方面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2名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受试者分别在佩戴弹性护踝、佩戴半刚性护踝和无护踝三种条件下完成静态平衡测试、动态平衡测试。使用Freemed足底压力平板采集受试者静态单足睁眼站立、静态单足闭眼站立数据,使用Y平衡采集受试者前侧、后中侧和后外侧3个方向的伸展距离。结果:静态平衡方面,与无护踝相比较,单足睁眼状态下佩戴半刚性护踝后Sway长度显著减少(P<0.05)、椭圆面积显著减少(P<0.05)、倾斜角度显著减少(P<0.05)、最大摆动显著减少(P<0.05)。单足闭眼状态下佩戴半刚性护踝后Sway长度显著减少(P<0.05)、椭圆面积显著减少(P<0.05);动态平衡方面,与无护踝相比较,佩戴半刚性护踝后各方向伸展距离虽有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佩戴半刚性护踝与弹性护踝对篮球运动员静、动态平衡能力产生有利影响,其中半刚性护踝的防护效果要优于弹性护踝,佩戴半刚性护踝能够...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我国优秀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运动员的静态平衡能力进行测定,了解花样滑冰男单运动员静态平衡能力的基本特点,为训练和评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GOOD BALANCE平衡训练测试系统对6名国家花样滑冰队男子单人滑运动员的静态平衡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男子单人滑运动员左足站立睁眼和闭眼的速度矩、x轴向移动距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我国优秀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运动员的左右侧平衡能力没有差异,右侧平衡能力有好于左侧平衡能力的趋势;2)我国优秀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运动员的平衡调节中视觉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李炜 《四川体育科学》2012,(5):42-44,53
目的:通过对我国优秀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运动员的静态平衡能力进行测定,了解花样滑冰男单运动员静态平衡能力的基本特点,为训练和评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GOOD BALANCE平衡训练测试系统对6名国家花样滑冰队男子单人滑运动员的静态平衡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男子单人滑运动员左足站立睁眼和闭眼的速度矩、x轴向移动距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我国优秀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运动员的左右侧平衡能力没有差异,右侧平衡能力有好于左侧平衡能力的趋势;(2)我国优秀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运动员的平衡调节中视觉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太极剑对中老年女性身体平衡能力的影响,通过对比和分析受试者实验前后的变化,论证太极剑在预防老年人跌倒的积极作用。为老年女性选择预防跌倒运动项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筛查问卷募集20名中老年女性,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人。运动干预方案:训练以太极剑三十二式为干预手段,频度为每周两次,每次90分钟,实验周期为12周。结果:实验前后实验组的身体平衡能力指标均有所改善。静态平衡能力指标:闭眼单足站立,实验前后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动态平衡能力实验前后具显著性差异。结论:太极剑可以有效改善中老年女性静态平衡能力,对于预防中老年女性跌倒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感觉统合训练对6岁儿童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采用静态平衡训练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平衡能力;而采用动态平衡训练学生的平衡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总体平衡能力提高不显著。结论:针对6岁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采用静态平衡训练比采用动态平衡训练取得的效果更好。建议:先进行静态平衡训练,再进行动态平衡训练;及时更换不同类型的平衡器材,以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将感觉统合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器材开发针对感觉统合训练的课程。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研究长期练习太极拳、交谊舞、慢走对老年女性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秒表和芬兰Good Balance平衡训练测试系统对太极拳组(15名)、交谊舞组(15名)和慢走组(14名)老年女性进行平衡能力的测试。实验结果:在闭眼单足站立中,太极拳组与慢走组具有显著性差异。在静态平衡能力测试中,太极拳组与慢走组在双脚睁眼、双脚闭眼、单腿睁眼中出现显著性差异。交谊舞组与慢走组在半脚测试中出现显著性差异。在动态平衡能力测试中,时间T与人体重心COP移动的总距离D,太极拳组与慢走组有显著性差异。COP在X轴上的移动距离MLD,太极拳组与慢走组,交谊舞组与慢走组之间都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太极拳和交谊舞在改善老年人平衡能力方面效果都优于慢走;太极拳和交谊舞具有良好的防止老年人跌倒的功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健身气功易筋经练习对大学生平衡能力及柔韧素质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贵州省毕节学院体育系大一年级学生23人,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健身气功易筋经竞赛功法练习,每周进行5次,每次练习2小时,持续一个月,受试者在练习前后进行闭目单足立和单足前脚掌站立以及立位体前屈和坐位体前屈测试。结果:一个月的健身气功易筋经练习后闭目单足立和单足前脚掌站立时间较练习前显著变长(P<0.05),练习后立位体前屈和坐位体前屈数值较练习前显著升高(P<0.01)。结论:通过健身气功易筋经的练习可以提高大学生静态平衡能力及柔韧素质。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实验研究、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以体育舞蹈为干预方式,对广州市盲人学校的22名女生进行为期24周的实验测试,实验结果:实验后闭眼单脚站立指标实验组与对照组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轻器械体育舞蹈训练可以明显的提高盲人女生的静态平衡能力,动态平衡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并且经过训练后盲人女生的心境状态总体得到改善。文章旨在通过实验前后对两组盲人女生平衡能力及心境状况分析、比较,来说明体育舞蹈训练对她们平衡能力和心境状态的影响,以期帮助她们尽快适应社会及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体操训练与青少年平衡能力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体重心测量仪对体操运动员和普通学生进行平衡能力的测试与评价,结果显示。无视觉单足测试条件下统计值(D、MS、OS)体操组与普通组之间出现显著性差异;有视觉条件下,两组的D值无显著性差异,但MS以及OS值体操组小于学生组;MS与训练年限负相关呈高度显著性。主要结论:体操训练对决定静态平衡能力的主要因素产生良好影响;训练年限的长短与重心移动矩形面积的大小负相关呈显著性;适合于体操运动员静态平衡能力测试的指标为无视觉单足站立测试指标。  相似文献   

15.
《湖北体育科技》2019,(10):903-909
目的通过测试单认知任务与不同双重任务状态下静态平衡相关指标,以及探讨双重任务介入不同难度动作的姿势稳定性,旨在研究认知任务干预的情况下,比较不同难度认知任务对一般运动爱好者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2名男性一般运动爱好者进行静态平衡能力测试,通过附加心算计数认知任务干预(连续减3和连续减7),采用PK 252平衡测试仪测试单任务与双任务情境下,双足睁闭眼、优势腿睁闭眼状态下各压力中心移动轨迹指标的值,测试时间均为30s。结果与结论通过测试,认知任务务影响人的静态平衡能力,且对一般运动爱好者的静态平衡能力有积极影响,动作难度影响注意力分配和人体姿势稳定性,较低水平的认知任务对人体有益,并且视觉作为人体平衡指标重要影响因素,受认知任务和注意控制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湖北体育科技》2019,(8):715-718
目的通过比较双足、单足睁眼与闭眼站立时平衡性的差异,探讨穿普通鞋、负跟鞋、光脚时静态平衡的特征。方法采用Zebris平板式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普通人进行穿着不同鞋(光脚、普通鞋、负跟鞋)静态平衡能力的测量,得出包络宽度、包络长度、包络角度、包络面积等九项平衡参数。结果双足睁眼站立时,包络宽度、压力中心全长、压力中心垂直摆动、左脚压力百分比(后)、右脚压力百分比(后),右脚压力百分比(全部),均p<0.05存在组间差异;单右足闭眼站立时,包络长度、包络面积、压力中心垂直摆动上,均p<0.05存在组间差异;双足闭眼与单右足睁眼站立时,3种鞋型之间不存在组间差异(p>0.05)。结论不同鞋型会对人体的静态平衡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湖北体育科技》2019,(5):423-426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有无跌倒史的老年人平衡能力控制差异,为预防老年人跌倒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6名有跌倒经历和25名无跌倒经历的受试者分别进行平衡能力测试。动态平衡能力测试主要为"起立-行走"测试;静态平衡能力测试包括:单腿站立时间测试和压力平板平衡能力测试。结果跌倒组受试者的"起立-行走"测试时间、闭眼单腿站立时间、左右移动最大位移量、压力中心动摇径总长、包络面积均显著大于未跌倒组。结论相比于无跌倒史老人,有跌倒史老年人的动态平衡能力较差,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应降低步行速度保持身体重心稳定性;动态平衡能力较差特别是左右方向平衡控制能力较差,提示有跌倒经历的老年人发生侧向摔倒的几率较大。建议老年人应通过规律的运动来提高平衡能力,预防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采用瑞士Kistler便携式步态测力台9260AA6和相关分析软件对受试者的基本平衡能力动作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采集频率为1000赫兹,对福建省在训武术运动员与跆拳道运动员进行平衡测试,目的在于了解这两个项目的动作特征和核心肌群训练手段对运动员平衡能力的影响,认为武术运动员的静态平衡能力具有相对优势,而跆拳道运动员的动态平衡能力有微弱优势,提示各项目的训练方法要互相借鉴,补短板,有针对性的选择核心肌群训练方法,注重静态和动态平衡能力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负荷弹腿练习对高校太极拳选修课学生姿势控制(如静态平衡能力、动态平衡能力、膝关节肌力和膝关节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70名太极拳选修课学生随机分为4组:低强度弹腿练习组(LTT,n=17)、中强度弹腿练习组(MTT,n=18)、高强度弹腿练习组(HTT,n=16)、对照组(CON,n=19)。LTT组、MTT组和HTT组分别进行不同负荷的弹腿练习,CON组进行常规太极拳选修课教学,干预周期为6周(每周2次,每次20 min)。在基线(干预前)、干预后4周(干预中期)和干预后6周(干预后期)对闭眼单足站立测试(unipedal stance test,UST)、星形偏移平衡测试(star excursion balance test, SEBT)、60 (°)/s角速度下膝关节屈伸相对峰值力矩(relative peak torque,RPT)、膝关节位置觉(knee joint position perception,KJPP)进行评估。结果:LTT组干预前-干预后期之间SEBT、RPT、KJPP以及干预前-干预中期之间KJPP有显著改善效果(P<0.05);MTT...  相似文献   

20.
交谊舞锻炼对老年女性平衡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健民 《体育科技》2006,27(1):79-81
运用实验法探讨交谊舞锻炼对老年女性平衡机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组在闭目单足站立、平衡木行走、闭目原地踏步及强化Romberg测试中,比对照组有较大的改善和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均呈显著性差异,说明经常坚持交谊舞锻炼能有效提高老年女性的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