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概述了现阶段建筑抗震设计方法,并介绍了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程分析法的概念、主要计算方法及计算步骤,供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房屋建筑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而高质量的建筑又源自于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以结构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为基础,从结构计算、构造及抗震、沉降要求等方面入手论述了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张亚丽 《内江科技》2013,34(3):106-107
我国现存的建筑中大部分都需要加固修复,普通的加固修复方法主要有加大截面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外部粘钢加固法、植筋法。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建筑物的抗震加固修复得到很大的推广和发展。抗震加固的方法分为三类:抗力加固技术,消能减震技术以及隔震加固技术。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我国传统建筑抗震类型及国际最新的建筑抗震技术,建议加大最新抗震技术的应用,并加强对建筑抗震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抗震教学及现有的教授方法已不能满足创新及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教学方法需要改革。对此.本文提出了建筑结构抗震教学的“案例教学法”,并阐述了案例教学的主要特点。分析了现阶段案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建筑结构设计中楼梯设计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规范规定和设计理念出发,对各种结构形式下楼梯计算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筑抗震设计时楼梯设计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建筑结构设计当中过分依赖结构软件计算结果,不注重结构的构造设计。提倡采用概念设计思想来促进结构工程师的创造性,推动结构设计的发展?所谓的概念设计一般指不经数值计算,尤其在一些难以作出精确力学分析或在规范中难以规定的问题中,从整体的角度来确定建筑结构的总体布置和抗震细部措施的宏观控制.  相似文献   

8.
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屋建筑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而高质量的建筑又源自于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以结构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为基础,从结构计算、构造及抗震、沉降要求等方面入手论述了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把概念设计运用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是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的,采用概念设计思想来促进结构工程师的创造性,可推动结构设计的科学发展。概念设计就是运用清晰的结构概念,不经数值计算,依据整体结构体系与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结构破坏机理、震害、实验现象和工程经验所获得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对结构及计算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并考虑结构实际受力状况与计算假设间的差异,对结构和构造进行设计。旨是探讨如何把概念设计运用在建筑结构设计中。  相似文献   

10.
房屋建筑的抗震依据是国家颁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高层建筑建筑设计规范》等,通过对建筑震害分析,本文提出了房屋建筑相应的抗震设计方法,尤其是对房屋建筑的抗震设计作了详细的总结。  相似文献   

11.
卢翀翔 《科技风》2011,(15):194-195
地震对于房屋的破坏是不容忽视的,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我们应当注重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以减少地震带来的灾害与损失。本文简单介绍了我国现行抗震规范的基本要求,并从计算设计和概念设计两方面介绍如何加强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设计。  相似文献   

12.
韩冰  袁冰 《中国科技纵横》2011,(18):148-148
随着建筑工程设计计算和施工技术等的迅速发展,建筑的高度和层数不断增加,功能和类型也日益复杂化,结构体系更是日趋多样化,这就迫使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必须在原有的传统设计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从而满足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由于建筑抗震设计的复杂性,在实际工程中抗震概念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钢筋混凝土材料性能的离散性、变形成分的多样和影响因素的众多.很难建立一个通用的可用于精确计算的本构模型.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分析还是较难的一个因事情.在有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分析以后,大大提高了分析的效率.本文就是文时静力弹塑性分析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优势.然后讨论了采用ETABS进行pushover计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肖喆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0):268-268,269
针对一栋高度为146m的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详细介绍了其结构超限抗震设计情况,相关技术措施以及相应的计算分析结果,以供类似超限高层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是我国建筑抗震设防的三水准目标,三水准设防目标是通过"两阶段设计"这一方法来实现的。而抗震设防标准是衡量抗震设防要求高低的尺度,由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及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确定。准确理解抗震设防目标、两阶段设计方法及抗震设防标准的意义是结构工程师解决建筑抗震难题的必备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6.
房屋建筑的抗震依据是国家颁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高层建筑建筑设计规范》等,通过对建筑震害分析,提出了房屋建筑相应的抗震设计方法,尤其是对房屋建筑的抗震设计作了详细的总结。  相似文献   

17.
新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在结构可靠度、设计计算、配筋构造方面均有重大更新和补充,特别是对抗震及结构的整体性,规则性作出了更高的要求。以SATWE软件为例,进行结构设计计算步骤的讨论,对一个典型工程而言,使用结构软件进行结构计算分四步较为科学。  相似文献   

18.
当代,由于科技不断进步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着我国建筑行业飞速的发展。建筑是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的最主要的场所。建筑设计的要求同样也随着人们对生活需求的不断增加而更加严格。作为建筑设计环节中的抗震设计地位越发的重要。地震发生时,建筑结构一旦超出了建筑构件和材料的相应的极限时就会发生位移、坍塌、加速等灾难。所以对建筑结构层等位移延性反应的设计是为了保护人家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本文阐述了建筑结构层等位移延性反应抗震的设计要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浅析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屋建筑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而高质量的建筑又源自于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以结构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为基础,从结构计算、构造及抗震、沉降要求等方面入手论述了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建筑设计中,建筑抗震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建筑结构中建筑抗震设计的特点,对我国目前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建筑工程师缺少实际的工程经验,对建筑的选址缺少实际的考量。然后介绍了在建筑抗震设计上需要注意的原则,要重视建筑顶部的抗震、注重建筑构件和连接处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