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世纪德国伟大的教育家、民主教育的代表性人物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一书中提出的和谐教育思想,向来为教育界所称道。第斯多惠认为,实现和谐教育的原则,必须激发人的主动性,以真正实现发展全面而谐调的人格这个教育的一般目的。他说,教育不是要人消极不为、无所作为,而是要激发主动性、培养独立性,使人自我塑造、自我形成。  相似文献   

2.
和谐教育思想由19世纪德国伟大的教育家、民主教育的代表性人物、“德国教师的教师”弗里德里希·阿道夫·威廉·第斯多惠首创,主要包括:①教育是一种重要的环境因素;②教育必须激发主动性;③自然原则是最重要的原则;④全面发展与和谐培养;⑤和谐培养最重要的是人格和谐。第斯多惠的和谐教育思想,向来为教育界所称道,至今仍然让人感到其深刻的启发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以和谐教育思想为契机构建大学生和谐教育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古代的和谐教育思想和西方的和谐教育思想都强调教育要遵循自然原则,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要激发人的主动性,教育要注重人格和谐的培养,这些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都有所启示。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以和谐教育思想为契机,构建大学生的和谐教育机制,应该做到:树立和谐的教育目标;构建和谐的工作体系;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建立为广大学生办实事、办好事的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4.
正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育不是要人消极接受,而是要激发主动性,培养独立性,最终帮助学生获得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目的。"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第斯多惠的思想仍有教学启示性,与新课程提倡的自主、探究式学习理念是一致的。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性,使其主动建构知识,打造有效的语文课堂呢?对此,笔者谈谈自己的点滴经验。一、发掘语文之美,唤起学生的主动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若要唤起学生学习主动性,首先要确保学生对所学材料充满浓厚的兴趣。即便是枯燥的学习内容,教师也要想方设法发掘其中独特的魅力。语文是  相似文献   

5.
<正>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根基。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也就是说,教育应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这才符合现代教育的关于要培养具有主动性的人的需要,真正促使学生提高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能力。因此,作为班主任,能否激发学生自我主动性的主体意识,对班级管理的成败是至关重要的。那么,班主任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主观能动性呢?这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大学生为中心,为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的育人育心的教育活动,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过程和重要支撑。将人文关怀理念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育人原则,才能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不断推进教育创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江泽民同志在北师大百年校庆大会上,全面阐述了教育创新思想.教育创新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现代化建设及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教育创新首先要确立正确的教育观,着眼于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活跃人的思想、激发人的热情.教育体制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关键,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核心,而教育创新的根本在于教师创新,树立"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观念.要贯彻"三个代表"思想,把握"三个面向"方针,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推进教育创新这一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8.
论凯兴斯泰纳的教师观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凯兴斯泰纳是德国著名教育家,公民教育和劳作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然而其教育思想中的教师观却一直没有引起人们关注.凯兴斯泰纳教师观的主要内容有:知识不能成为评价一个人是否是教师的惟一标准,一个仅仅具有一些理论知识的人不能称之为一个真正的教师,判断一个教师是否合格更应该从实践的角度,教师应该是一个"实践的教育者";教师应具有爱的倾向与热情、教育机智、对个性诊断的能力、人格影响力等素质.凯兴斯泰纳的教育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通过教育的有效影响,促使小学生将思想品德规范逐步内化的过程。这一教学过程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老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就要全面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辨析和自我塑造,用各种教学方式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培养他们的道德意志和信心。  相似文献   

10.
吴家荣 《班主任》2005,(8):13-14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在新课改中,为了实现教师教育思想的领先,我们带领教师不断学习,相互交流,自我反思,努力实践,创造一种崇尚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思想的校园风气和校园文化,促进了教师、学生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博仔 《湖南教育》2005,(9):18-19
名家小资料: 第斯多惠(1790-1866), 出生于德国威斯特法利亚州西根市, 德国杰出的教育家。他继承和发扬了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创造性地探讨了教育的基本原则, 提出了许多颇有价值的教学原理和教学细则, 并以高度的热情致力于师范教育的探索, 因而被誉为“德国普通教育之父”、德国教师的教师”。教育思想要点: 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完人 自动性 自然适应性 文化适应性 实质目的和形式目的相统一 循序渐进直观性教学 理解性原则 因材施教 启发式…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背景下,自我教育方法是一种适应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自我教育方法的实质是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具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性、高度的能动性、深刻的内化性和实践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增强自我教育的方法是:塑造典型模范,加强其教育示范作用,激发个体自我教育主动性;创设良好的自我教育环境,促进班集体文化建设;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自我教育;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其优良的心理品质,为自我教育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德国教育家沛西·能曾指出:"生命的历史就是向往个性的追求."学生个性的发展依赖于接受教育和学习的过程,而师生关系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所以,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张扬和能动的发展,必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其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动力和条件.师生关系虽然是双边的,但是否和谐从某种意义上讲关键在于教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告诉我们,教师必须摒弃传统观念,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4.
塑造审美人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塑造审美人格,要认真把握内在尺度,注重真善美的统一;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不断拓展塑造审美人格的基本路径;要积极优化各种环境氛围,坚持在整体效应中塑造审美人格。  相似文献   

15.
钱忠久 《文教资料》2008,(21):89-90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育人过程.就教育的目标而言,教育就是期待学生成长;就教育的过程而言,教育就是教师全面"塑造"的过程、"完善"和"修补"过程;就教育的环境而言,教育就是给学生发展"提供"和"创造"内外部公平和谐氛围的过程:就教师的责职而言,教育就是一种崇高而神圣的使命.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和谐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应当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个人自我身心的和谐,其基本价值理念在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活力有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努力拓展有效途径,构建全员教育模式并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正>德国一位著名教育学家曾说过:"发展和培养不能给予人或传授给人,谁要享有发展和培养,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去获得。"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作用。主体性教育理论是指教师通过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有效启发、引导学生内在的教育需求,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在浙江省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每位考生有两次思想政治选考(高考)机会,选取成绩最好的一次作为高考的最终成绩。这就使思想政治的选考复习不再是传统高考背景下  相似文献   

18.
音乐教育应关注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发展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理念,是为适应自然、适应社会、适应人的自我发展需要而提出来的。它要求教师要建立“让学生学会自我发展”的和谐教育主导理念,让学生多种素质全面和谐、生动活泼地发展。在音乐教学中贯彻实施这一教育理念,对于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满足社会不断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启发性教学原则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目的性教育;二是,思维能力;三是,动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一、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激发学生在完善自我中塑造健康人格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本身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而且是政治教材无法替代、比拟的。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达到提高学生人格思想素质的目的。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江红》),"还我河山"的呐喊;文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