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采用文献网络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从建筑学专业角度对ALA/IIDA图书馆室内设计奖成立以来的获奖项目展开研究,并从空间类型、空间形态、空间组织和空间室内环境四个方面对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优秀图书馆建筑空间的设计手法和实践经验,提出图书馆建筑空间设计应具有文化表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设计理念,提高空间组织、空间交互性和空间环境等可操作性设计路径,以期为我国图书馆建筑空间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描述高校图书馆空间管理模式的发展历史并以西交利物浦大学图书馆为例,阐述其空间发展过程中的设计和改造理念,提出本馆以用户为中心的空间设计改造思路与步骤。最后提出图书馆空间管理所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包括人员、经费、评估和意识挑战。  相似文献   

3.
空间评估是高校图书馆空间改造工作的核心环节,可以系统了解现有空间的使用效能,GIS技术为图书馆空间使用评估引入了新的视角。文章基于GIS技术提出高校图书馆空间使用评估的方法,通过扫描观察法收集地理数据,利用核密度法可视化图书馆的聚集区域,结合调查问卷挖掘读者的潜在需求,并以大连理工大学伯川图书馆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不同读者在图书馆有不同的使用习惯和空间偏好,高校图书馆需要从功能分区、家具设备等方面优化空间设计,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需求。  相似文献   

4.
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原则、理论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用户对图书馆空间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和图书馆社会价值的不断提升,图书馆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的空间功能,以满足用户的空间利用需求,适应时代发展趋势。笔者以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研究为主线,从图书馆空间设计应遵循的原则、空间设计理论与空间设计发展趋势三个方面阐述了相关内容,以期为图书馆设计、改造、调整现有空间功能,完善空间属性提供参考依据。图2。参考文献24。  相似文献   

5.
翻转课堂、主动学习体现了教学改革的新趋势,为了顺应该趋势,华盛顿大学的Odegaard图书馆开展了主动学习课堂(ALC)的空间设计和空间评估,通过ALC管理制度及最佳实践模型制定、辅助服务提供、ALC评估体系建立和评估活动的开展顺利实践了图书馆内的课堂翻转,对国内图书馆空间服务的开展有着良好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分析美国图书馆的主要建筑项目和相关文献,提出21世纪初美国图书馆空间设计发展趋势是建设"生态友好"空间、儿童青少年空间、文化休闲空间和特殊人群空间,指出新世纪初美国图书馆的建筑空间具有"平等"、"和谐"和"发展"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再造"是当前图书馆转型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聚焦新加坡图书馆阅读空间的创新和改造案例,对如何打造"以人为本"的阅读空间进行思考和解析,归纳其值得借鉴的经验包括:与时俱进的空间设计理念,以读者需求为导向,创建和打造图书馆的空间文化品牌,阅读空间设计的要素分析等。可为我国图书馆阅读空间设计、提供优质阅读服务和促进全民阅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美国华盛顿大学科研共享空间评估项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艾 《图书馆学研究》2014,(22):73-76,72
介绍华盛顿大学图书馆科研共享空间的构建,剖析华盛顿大学图书馆科研共享空间评估体系,包括评估目标、评估内容和评估方法,揭示华盛顿大学图书馆科研共享空间评估的主要发现,指出华盛顿大学图书馆科研共享空间评估项目对国内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随着体验经济的发展,用户对图书馆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图书馆空间设计出现新趋势。图书馆空间设计的新趋势突出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空间的功能性与舒适度完美融合,同时兼具传承和富有创意的审美文化。空间设计的新发展能使图书馆保持良好的生命力,使其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并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介绍图书馆空间属性层级理论产生的背景,剖析图书馆空间属性层级理论,在图书馆空间属性层级理论研究基础上开展图书馆空间设计构思。  相似文献   

11.
空间设计是图书馆优化管理和服务的重要因素,针对目前我国新馆建设中存在的空间问题,笔者提出图书馆建筑空间设计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科学合理使用的原则.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空间面临着巨大变革,国外高校图书馆通常通过制定战略规划来明确图书馆空间的未来发展方向,因此通过对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的调研,可以了解国外高校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文章调研了2016年《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导》发布的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排名靠前的19所大学的图书馆的战略规划,采用网站调研法、统计分析法,获得了国外高校图书馆服务空间拓展的战略目标,包括:满足用户需求、创建高质量的图书馆空间、发展图书馆虚拟空间、保护特色馆藏等,继而从动态评估图书馆空间、与用户共同规划图书馆空间、建设图书馆虚拟空间、拓展图书馆物理空间这四个角度分析了国外高校图书馆服务空间的拓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整理、分析现有图书馆空间再造需求,指出基于美学与体验营销视域的空间再造策略,为相关的图书馆空间再造工作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通过收集和整理现有空间再造研究中对于美学与体验营销理念的研究,结合图书馆空间再造的自身因素、用户因素和相关因素,构建基于美学和体验营销视域的图书馆空间再造策略。[结果/结论] 适合用户需要并满足其审美要求的空间设计才能有效提升空间服务效果。图书馆需要在美学与体验营销的基础上进行图书馆的公共空间再造、功能空间再造和主题活动元素布置,以满足用户对图书馆不断变化的空间服务需求来推动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图书馆空间及用户行为、态度和偏好进行研究,试图通过用户的行为偏好找出影响用户选择图书馆空间的隐含自变量,以期为图书馆空间改造升级提供指导,为新空间设计提供依据,为图书馆空间效果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邓镰 《图书馆》2023,(11):38-43+55
随着多元文化的不断发展,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成为图书馆转型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手段。负空间设计理论主导下的公共空间设计在全新视角下为公共图书馆的建筑设计提供了创新思路。借助“以退为进”的思维模式,负空间主导下的空间设计能产生令人耳目一新的空间效果。本研究围绕负空间设计理论,以公共图书馆物理空间及场所精神为出发点,分析该理论在公共图书馆空间设计中的具体实践,探索负空间设计理论对公共图书馆建筑设计的指导意义,以期发掘该理论在公共图书馆空间设计和再设计方面的创新契机。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家庭空间是美国图书馆家庭参与服务的经典项目。文章以此项目为例,分析其发展路径和理论支撑依据,从人员培训、空间服务、机构合作、项目评估4方面总结项目特征,探讨家庭共同参与儿童早期教育的模式。我国公共图书馆可以引入该项目的服务理念,从强化馆员培训、优化空间资源、精准服务对象、搭建评估框架4个方面借鉴其服务经验。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公共空间是社会化的行为场所,其设计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并充分体现人性化。图书馆公共空间设计的要素主要包括光环境、材质与色彩。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图书馆室内公共空间设计呈现出一些新趋势:由平面空间转向立体空间;光环境与色彩设计更加人性化;绿色、生态、低碳设计日益兴起;趋向智能化,舒适度增加,保持民族化,注重科学性,加入减噪设计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图书馆空间是支撑大学用户学习、科研、教学等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大学图书馆未来战略发展方向。对图书馆空间项目的设计流程及实施策略进行研究,为大学图书馆的学习空间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过程]基于文献综述及案例分析,从项目流程切入,分析大学图书馆空间项目规划、需求收集与分析、概念设计、要素设计、服务设计及空间评估过程,阐释每个流程的要点、实施办法和最佳实践。[结果/结论]总结图书馆空间项目实施的5个策略: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与大学战略发展相统一、保持空间灵活性、空间与服务融合以及和校内伙伴广泛合作。  相似文献   

19.
"空间再造"已成为图书馆转型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研究和分析空间设计和建造的实例,归纳经验,对图书馆空间再造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空间再造实践进行剖析,提出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应紧密结合学校长期战略发展需要,以师生的需求为导向,吸引学校力量参与并塑造图书馆空间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20.
北卡罗纳州立大学格林斯伯勒分校图书馆空间评估发展经历了初始发展、全面实践及逐步完善三个主要阶段。该图书馆空间评估工作在项目设计、数据采集及评估结果应用方面有着理论体系完善、与时俱进、灵活、可持续化等多项优势,但仍旧存在指标体系、调查对象、合作范围等方面的设计缺陷,为国内图书馆空间评估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