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的一生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基本教育,又是终身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也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意志性格、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形成都离不开家庭教育。家长素质,家庭的环境,都对孩子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教育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受教育阶段,是孩子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塑造高尚道德品质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人生关键的成长时期。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总体上是积极、正确的,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影响他们的人生价值取向,主要有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网络的消极影响,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等。加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必须突出未来价值取向,重视理想教育的系统性,创新人生价值观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3.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影响极大。特别是少年儿童的性格、道德品质、理想情操的形成,与家庭教育、家庭环境密切相关。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有缺失的家庭教育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消极的影响,甚至会导致孩子性格上出现缺陷。因此,作为孩子的父母,应当重视家庭教育,尊重教育规律,注意把握家教的特点和方法。一、家庭教育的一般原则1.言教与身教相结合的原则。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相似文献   

4.
潘姗姗  颜蕾 《家教世界》2023,(Z2):86-8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1月1日实施。该法明确指出:“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可现实生活中,一些离异家庭的孩子却无法在正常的家庭环境下生活、受教育,导致文化修养、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出现问题。笔者作为一线的班主任,建议离异家庭要做到:尊重隐私,父母率先作垂范;共同参与,父母双方起效力;相互促进,父母子女共成长。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对他们的教育培养不仅要加强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我认为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不仅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等方面都有责任,大家要一起来关心和配合。首先,从家庭教育方面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青少年的成长与家庭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家庭是孩子出生后接触的第一个环境,是塑造情感、意志、性格、品德的第一个场所。因而,家长的道德品质、文化素质、行为习惯对孩子的影响极大。到青少年时期,他们也首先是从父母、…  相似文献   

6.
除了自身努力,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学校、家庭、教育主管部门、有关企业及社会组织等方面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合作。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才成长的阶梯,重视从积极转换高校教师角色角度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进行探讨,立足于创新人才培养要求和现时代信息化学习和交流环境实际,高校教师角色转换很紧迫,要积极探讨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进,教育呈现出新态势。“双减”背景下,中小学生父母养育压力主要源于父母对家庭教育社会流动的诉求与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社会教育观念中功利主义色彩厚重、从家庭内部层面而言职业女性面临着“密集母职”的困境,孩子承受着学业压力。纾解中小学生父母养育压力,在社会层面要促进“工作—家庭”支持系统的建立,学校层面关注作业减负以及教师队伍建设,家庭层面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培育孩子优良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有着密切的联系,心理健康的水平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同时影响着创新人才的培养。本文从高校创新人才的心理构成、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促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9.
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家庭是人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可以说父母是孩子启蒙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父母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素质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主要根据家庭教育在青少年价值观形成中的影响因素,提出培养青少年价值观的策略,旨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学生道德品质差的主要原因,在革命斗志弱,不识别好坏对错,不重视学习,不遵纪守法,荣辱感差,不尊敬父母、长辈和导师等方面比较集中的体现。在上述方面学生常常出问题,经常闹事添麻烦,在学校对教师,在家庭对父母,在社会对公家造成损失。在教育这类学生的时侯首先要全面掌握好他们的心理状态。这样,班主任才能够有效的做好对道德品质差学生的教育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家庭教育环境这个角度,谈到了由于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父母对子女的期望等方面的原因,对子女在个性发展、心理健康及价值观等方面可能会造成的影响。同时,对如何进一步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2.
蒙自福 《甘肃教育》2008,(11):14-15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环境,也是孩子从童年到成年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则是人生中一切教育的基础。从一个人接受家庭教育的过程来看.家庭教育是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人,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学前时期,在父母的直接教育下成长.小学和中学时期,是在父母的关心和呵护下成长。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子女都有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哈里森说过:“孩子记录在大脑中的‘父母意识’,即同父母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所提供的外部经验,  相似文献   

13.
陆妍蓉 《考试周刊》2014,(68):172-174
通过对沉迷于网络的初一学生的问卷和访谈,本研究了解其使用网络的情况,对其网络成瘾进行相关评估。研究发现: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危害体现在青少年成长的多个方面;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被关注和重视;父母是否参与赌博、家庭氛围是否和睦、家庭交流是否及时、家庭教养方式是否得当等都是影响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重要因素;父母的文化水平、班级氛围、同伴关系、老师关注等是重要影响因素。建议政府和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青少年教育的长久之计;父母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老师们要做青少年健康网络使用的引导者。  相似文献   

14.
家庭教育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家庭教育环境这个角度,谈到了由于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父母对子女的期望等方面的原因,对子女在个性发展、心理健康及价值观等方面可能会造成的影响.同时,对如何进一步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9,(83):8-9
家庭在青少年的整个成长发展历程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贯穿青少年的成长过程同时也影响着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辅助学校以及社会教育方面有着深远意义。青少年在家庭的生活和成长过程当中会接受到不同的家庭教育熏陶,而不同家庭教育给他们价值观培养所带来的影响也有着很大的差异。青少年时期正是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期,抓住这一黄金阶段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指导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要认清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通过改进以及优化家庭教育来助推青少年价值观的成功塑造。  相似文献   

16.
肖家斌 《家教指南》2003,(11):16-19
家庭的教化功能:“第一课堂”新加坡人十分重视家庭的教化作用,并视家庭为人生的第一课堂。吴作栋指出:“我们通过家庭来传播价值观、培育年轻人、建立自信以及相互支持。学校可以传授道德观、儒家思想或宗教教育,但是,学校的教师不替代父母或祖父母来作为孩子最重要的模范。”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认为,家庭的熏陶“对一个人童年的成长过程,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你成长的过程中,这些日以继夜灌输进你脑海中的价值观就会慢慢萌芽。”为了加强家庭的教化功能,李光耀曾号召新加坡华人恢复家庭或家族成员之间的“正确的称呼”。在华人社会中,…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受其家庭经济背景及与此相关的阶层文化因素的直接影响。受家庭特殊环境的影响,富裕家庭青少年在价值观建构中面临比其他青少年群体更多的矛盾和冲突,主要现在与社会基本价值的冲突、代际价值冲突、自我价值冲突、朋辈价值冲突等四个方面。这些冲突导致他们在价值观方面呈现出异常活跃和极不稳定的特征,甚至使他们陷入价值观困境中难以自拔。对富裕家庭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既要充分考虑他们自身价值心理特征和价值观建构规律,又要充分重视其家庭背景因素的影响,从价值观教育的供给侧出发,以价值观建构能力的培育为重点探讨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8.
公民道德建设要从儿童抓起。家庭是儿童德育的摇篮,父母应对家庭气氛,家庭风气,教育态度与方式等进行优化,为儿童营造良好道德品质环境。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以培养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程度是关系到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而心理健康教育不光是靠几个专家和老师就能完成的,还应当靠家庭共同参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和谐包括许多方面,但归根结底是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和谐;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教养态度要和谐;家庭氛围要和谐。家庭是儿童在人生旅途上的第一站,对人生的成长发展起着启蒙作用。孩子在家庭中得到最初体验,这将决定他是否有安全感,被爱等情感,或者是焦虑、憎恨等情感。  相似文献   

20.
<正>小学阶段是儿童初步走出家庭,接触社会,了解生活,学习知识的新阶段,同时也是他们的基本道德观念、基础心理素质开始形成的阶段。德育教育要从小抓起,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在此阶段要加强基本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注意行为习惯的养成。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应该为教师所重视。一、注重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也是孩子一生的教育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