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饶宗颐教授是二十世纪诗词大家之一。其诗歌创作成就是多方面的。而数量庞大的哲理诗,则是其创作特色和创作成就之重要方面。其诗中之理,落想极高。其一,表现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感悟;其二,表现了诗人自足而独立的人格精神。他诗歌中洋溢着一种充盈自得、独立高迈之气象和自在从容、与道一体之境界,为唐宋诸公所未有,在二十世纪诗坛亦独标一格,给人带来全新的感受,极大地开拓的提升了传统诗词的境界。另外,选堂哲理诗之卓越成就,还反映在其高超的艺术表现上,自然触发,警策动人,是其艺术表现之突出特色。  相似文献   

2.
饶宗颐先生不仅创作多篇辞赋,而且还致力于辞赋批评,其赋学批评理论主要体现于《选堂赋话》一书中。《选堂赋话》是赋学批评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在辞赋批评方面建树颇多。其所论述的问题主要包括赋体的起源及功用、楚辞与诗的关系、楚辞在汉代的流播、赋中语词名物的训释、赋体的演进历程、历代名家名篇、赋学文献推介、赋作题材考论等。该书视野开阔,脉络清晰,内容全面,分析深刻,考证准确,评骘精当,在赋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缘于佛教思想的深厚影响,选堂"游于方内,而寄情无始",具有面向实相的精神取向,表现为直面死亡、安顿生命、真人境界等内涵。选堂的生命实践为世人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4.
王奎光 《文教资料》2020,(6):35-36,76
悲情论、"造境"与"写境"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论,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重要词论.饶宗颐从自己的词学观出发,对这三个词论进行了分析与批评,并在批评中提出了鲜明而独特的词学见解.饶宗颐的批评及词学见解对当代词论的发展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代"诗佛",王维山水诗创作可谓"地道的中国诗",具有他人难以企及的境界、神韵与气象。王维山水诗的境界主要表现为天音禅趣与清静雅逸,神韵主要表现为随意适性与天然风流,气象则主要表现为宏衍博洽与收放自如,而这些正是"诗佛"的文学与文化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假设分句末尾的"吧"和"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吧"和"呢"作为现代汉语中的语气词,在假设复句的分句末尾时,可以使其前面的成分话题化,使之成为具有语义对比作用的话题.其中,"吧"只能表示两难的选择,"呢"则既可表两难选择,又可表示只选其一,还可以全不选.既非对举、又隐结果的假设问句只用"呢",属于只选其一的特殊形式.  相似文献   

7.
郭福宏 《天中学刊》2007,22(6):70-73
汪琬作为"清初三大古文家"之一,其作品历来受到后人的推崇,而其关于散文理论的论述因散见于文集中,至今鲜有人论及。汪琬的散文以"道"为立论之根本,其散文的创作与实用、审美理论均以此为前提。汪琬兼及儒家和道家的"道"学观,将二者有机融合在一起,生成他的自然、道德之"道"和实用、致世之"道"。  相似文献   

8.
莫高窟"天王堂"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莫高窟窟顶沙山上现今被习惯称为"天王堂"的土塔内造像的历史勾沉,主要是对塔内彩塑主尊的历史还原,结合敦煌文书对莫高窟天王堂的记载作一讨论,认为该塔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王堂,而是由曹延禄与于阗姬天公主发心营建的一所表现特殊内容与思想的塔寺建筑,准确命名应以发愿文所记"囗囗寺"为准,"天王堂"只是人们的一种误称或俗称而已.  相似文献   

9.
“唐人选唐诗”体现了唐人对本朝诗歌的理解和认识,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唐人选唐诗”成为学术研究对象,滥觞于元,开始于明。清代学者对“唐人选唐诗”特殊价值和不足之处,认识得比较深入,对其研究达到了较高的学术水准。  相似文献   

10.
随着气候变暖和气象灾害事件的频发,气象科技普及的意义就越来越大,中国气象局、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均加大了对气象科普事业的投入,这样,就显示出气象科普专门人才的匮乏.由此很有必要建设气象科普学,为中国气象科普事业输送高端专门人才.建设气象科普学是社会发展、学科发展、提升气象科普实践工作等方面的需要,它有着方针政策、气象科普实践、相关学科基础等方面的支撑.气象科普学应有它特定的学科定位、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探宄性学习"在新课程理念中的地位,指出数学复习课缺乏"探究性学习",并以一堂成功的复习课为例,论述了"探究性复习"模式的科学性及其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2.
肖武 《教师》2010,(15)
教师不仅应当具有扎实的知识功底.有丰富的知识之"源",而且要有较好的表达能力及教学方法,有顺畅的传授知识之"渠".努力地丰"源"畅"渠",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相似文献   

13.
对"中间代"或"中生代"的命名现象,其实只是这些诗人们"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方式.他们对1990年代与1980年代的诗学差异尤为敏感,同时也就有对共同性的忽视,这导致了他们对自我存在的焦虑,并进而试图通过对自我命名的方式"标新立异".然而"中间代"或"中生代"并不能构成一个独立于"第三代诗人"或"新生代"的"代",他们应属于"新生代"的一部分或一种写作倾向,或者应称为"新生代后期诗人".  相似文献   

14.
叶燮在<原诗>中把审美客体概括为"理、事、情",其中"理"是三者之根本,统领"事"与"情",认为"理者与道为体,事与情总贯乎其中","理"与"道"具有相同的属性,决定"事"与"情"之用.同时形而上之"理"在艺术中又是以审美化的方式而存在的,即叶氏所谓"幽渺以为理".  相似文献   

15.
在评价"黑人文艺复兴运动"时,评论界从根本上忽略了黑人女性的文学贡献,从而遭到当今越来越多的批评.仅以戏剧为例,当时就出现了一批影响大、很具活力的女剧作家,如约翰逊、米勒、斯宾塞、赫斯顿.研究"黑人文艺复兴运动",黑人女剧作家及其作品是不可或缺的视域,因为她们通过戏剧语言表现了黑人民族精神力量的另一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16.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个性化、网络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相关研究,能够使其更好地适应"互联网+"的发展环境,真正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有利于学生发挥...  相似文献   

17.
"大学之道"内涵丰富,其精髓在于为世人确立了一种内外兼修的价值取向,是一部"大人"修身之学.当今一部分大学生面临价值缺失、精神滑坡、责任意识薄弱等道德素质问题,从现代视角阐明大学之道的内涵,对于大学生成长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气象”是古代文论的独特范畴,其内涵是指某时代文学或具体作家、作品的总体风貌。它具有宏观整体性、不可分割性、模糊朦胧性、形象可感性等特征。文学“气象”的根源在于作家的生命精神。“气象”不同于风格,又与风格有相同重合处。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表示"shop"商店之义,现在用"店",而在汉语史上却是用"肆".本文考察了汉语史上常用词"店"对"肆"的历时替换.并探讨了其演变和替换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20.
曹虹 《天中学刊》2015,30(1):7-10
程千帆先生晚年亲自辑成《闲堂诗文合钞》,他对其中所收存"大概有五六十篇"之古文深为喜慰。千帆先生所经历之时代,新学与旧学相互激荡,对士人群体的影响广大而深微。特别是五四以来的新文学运动占据现代文明的价值优势,使得旧式文体有黯然退场之势。然而千帆先生受惠于早年的"旧学基础",其叔祖子大先生传以"姚《纂》曾《钞》相授之意",壮年交游中既与"旧学一派"的深沉之趣冥契,又能拓展欣赏"异量之美",故精敏于辞章之学。因执着于对中国古典传统精神价值的积极追寻,程先生的文章趣味与写作实践体现了人格、学风与文风的统一,是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在新时期的发展性再现,是一个富于透视传统与时代镜像的个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