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习生活化,是课改的要求之一。目前还是有不少学生在考试的压力下“索然无味”地学着语文,作为一个从事语文教学十多年的一线教师,笔者不禁要问:我们的语文教学怎么了?语文教学如何在学生心中打开一扇窗,让他们懂得欣赏人生路上的美好风景,学会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笔者认为,要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最重要的是体现出语文学习生活化。其实语文学科的外延就是生活,多彩的生活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时政、关注人心最便捷的窗口,将语文学习同窗口风景有机地结合起来,语文教学一定会很精彩。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使它发挥出语文育人的巨大作用.为此,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因为语文素养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以 ,人文性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它主要体现在 :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方式、教学方法上  相似文献   

4.
常军  孙毓晗 《现代语文》2009,(10):68-69
语文包括作为最重要交际工具的语言和人类文化组成之一的文本。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交际是基础,人文是内涵,语文的工具性体现在个体自主地理解运用语言、自主地领悟其人文性内涵的过程中。自主学习正是强调了这一过程,它是指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设置的基本特点。"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正体现了基础性、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三大特征贯穿学习者的整个学习过程,且在学习者终身教育体系中起基础性作用。教育者对这三个特点的了解程度将有助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者打好语文基础。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与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具有较强的社会生活性。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愈加受到关注。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语文学科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语文教学生活化是现代教育理论下教学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是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存在许多弊端,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导致语文发挥的作用很小甚至没有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这门学科,其复杂性和特殊性赋予了语文教学更多内涵。语文不仅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更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好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使教学目的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才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课程中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9.
贾平 《现代语文》2009,(12):158-159
语文新课标明确:"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教学和学习自然应围绕这二者进行。同样评价考核也应围绕这两者进行。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  相似文献   

11.
蓝聚林 《甘肃教育》2014,(10):72-72
正《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标准在确定语文学科为工具性的同时,还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倡导人文性就意味着语文教学必须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体现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因此,如何把握语文课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成了新一轮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本文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一探该版本教材中人文性与工具性整合的状况. 一、语文教材整合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意义 1.语文的人文性 人文性是人类文化体现出来的最根本的特质,人文性以追求真、善、美的崇高价值为核心,以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为目的.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是基础工具性;同时语文又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语文学科还具有人文性的丰富内涵."中学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相互依存.从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出发,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立足于基础工具性;从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着眼,则不应忽略人文性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完整地表述出来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语文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两者是统一的。初中语文是学习阶段中一个重要的积累过程。语文教师如何教好语文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是工具性的升华。它们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水乳交融关系。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统一的过程。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构建  相似文献   

16.
人文性的实质是人文精神,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生成过程直接体现在学生人文精神的生成过程中。《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定义在确定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同时,首次提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这种由语文单一性(工具性)向双重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转变,标明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全新的课程观念和全新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教学中 ,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科性质在语文教学中的基石作用。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要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要有利于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一、教学目标要体现三个维度在《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中 ,不管是总目标 ,还是阶段目标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充分体现在对三个维度的把握中 ,既体现知识与能力 ,还关注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  相似文献   

18.
周艳梅 《考试周刊》2013,(63):48-49
<正>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与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具有较强的社会生活性。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愈发受到关注。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语文学科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语文教学生活化是现代教育理论下教学的必然趋势。在教学时,教师如何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下,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是工具性的升华。它们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水乳交融关系。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统一的过程。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构建  相似文献   

20.
芦维存 《甘肃教育》2009,(11):42-4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即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与现行大纲相比,《语文课程标准》在提出工具性的同时,也强调了人文性。确认了语文的人文性,就有利于全面实现语文教育的功能,意味着学生学习语文应广泛吸收人类文化营养、培养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