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电子出版》2003,(2):23-26
随着数码相机以及其它数码产品的诞生,数码影像正在逐渐取代传统影像,成为时代的主流。虽然数码成像还不能够完全“取代”传统成像,但随着数码相机及各种成像设备成像质量的提高和成本  相似文献   

2.
由于大多数数码单反相机的LCD显示屏没有取景功能,无法在录取视频短片时观察构图,所以没有设置摄像功能,而消费级数码相机一般都具有摄像功能。 用数码相机录取视频短片的方法很简单:首先将拍摄状态设置为摄像模式,之后我们只需用手按住数码照相机的快门不放,并用LCD彩色液晶显示器取景,便开始录取视频短片了。  相似文献   

3.
《信息系统工程》2004,(5):18-18
在4月26至29日举办的CeBIT Asia展上.南方汇通世华微硬盘有限公司(GS Magic Inc.)展示了它的新形象和一系列全球领先的微硬盘产品。目前.南方汇通世华自主拥有从1.0.1.8到0.85英寸微硬盘的全部核心技术。随着MP3、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各种便携数码产品逐渐普及.人们对便携数码产品的移动存  相似文献   

4.
《电子出版》2005,(10):53-53
近日索尼(中国)公司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关于免费更换索尼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成像元器件的通知”,索尼公司生产的 CCD(即所谓成像元器件)因出现质量问题被正式曝光。日系数码产品的质量在消费者口碑中一直不错,索尼 CCD的缺陷问题,将会导致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数码产品可能出现“取景器和液晶显示屏无法显像、无法拍摄和画面紊乱”等故障。数码相机类产品的科技含量主要集中在传统光学镜头的生产技术和数字成像及处理技术方面。其中用于感应光线并成像的电路装置是数字技术的核心部  相似文献   

5.
《电子出版》2004,(6):61-62
数码产品是暑促市场的绝对主题,而数码相机则当之无愧地成为数码产品的"皇冠明珠"。进入六月份,天气和市场同步火爆,每到周末的中关村卖场,各家数码相机经销商在大门口一溜排开,起劲儿地吆喝,卖力地推销;来自其他城市的反馈信息,热情之高也不逊于京城。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数码产品的普及,几乎每个略有经济实力的消费者都会拥有一部自己的数码产品,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记录下自己关心的事件,曾经属于专业化的摄像等工作已逐渐趋向平民化。  相似文献   

7.
数码技术为电子产品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大张旗鼓的数码电视、数码DVD、数码录音机、收音机、数码电冰箱,数码电饭堡等等不胜枚举,甚至开始流行数码恋爱、数码生存等新观念。面对铺天盖地的数码新浪,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也已经成为IT市场的新宠儿——超过70%的年增长率预示着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市场迅猛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电子出版》2003,(8):33-33
录音笔和数码相机能够分别留住声音和影像,作为数码产品一直受到不少人的青睐。假如能将两者合二为一的话,不管是携带,使用还是文件管理等方面,想必都能带来不少方便。而今天我们要介绍这款K&C的KCDV-805T“P0cket PhotoAdvance”就是这样一款产品。 作为数码相机,这款产品采用130像素CMOS成像,拥有三倍数码变焦功能,内置32MB闪存,可以拍  相似文献   

9.
谢春霞 《云南档案》2015,(12):32-3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数码产品的不断更新,数码相机、数码手机在人们生产、生活和工作得到广泛应用。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相比更便于携带、传输速度快、储存容量大,可复制、删除并能重复使用,大大降低了各项经济成本,同时,也正是由于数码相机便捷的优势,导致大量数码照片散存在个人手中或难以系统归档,影响单位相关档案室数码照片档案的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10.
《信息系统工程》2004,(2):44-44
目前形形色色的数码产品数码相机、PDA、MP3、游戏机、智能手机、数码摄像机层出不穷,它们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正在改变着我们的商务手段。我们在享受这些设备带来的便利的时候,由于这些设备存储容量的限制,也可能让我们余兴未尽,如果数码设备的存储容量再大一点则会锦上添花,甚至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数码相机可以变成摄像机,MP3可以减少更新歌曲的次数,PDA可能使用更大的  相似文献   

11.
《电子出版》2004,(5):57-57
数码相机的出现催生了照片打印机的市场,数码相机的普及为照片打印市场的强劲增长提供了动力--与此相对应,各个厂商也在照片输出方式上不断地推陈出新.为数码摄影的进一步普及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数码相机已如同手机、电脑、电视机一样,在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在选购、使用和应用数码相机的过程中,由于缺少认识,往往存在一些误区,也因为缺乏经验,走了不少弯路,怎样才能用好我们手中的相机,让它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服务,拍摄出有价值的照片?从本期开始,“数码沙龙”请来了几位资深数码摄影爱好者为我们支招,系统谈谈他们应用数码相机的实战秘笈。在接下来的几期“数码沙龙”中将陆续探讨“数码相机功能解析”、“人物摄影”、“特殊光线摄影”。“近距离摄影”、“新闻摄影”.“数码后期创作”等内容,也欢迎各路数码摄影爱好者加入我们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向宽带的发展,以及电脑和数码相机的日益普及,数码彩扩服务逐渐在市场显露。 据了解,国外的数码影像打印和加工服务已远远走在中国前面,网上星罗棋布的为数码摄影爱好者提供图片存放、打印、加工、交流的网站给了人们诸多方便。在北美一些地区,人们可以在交付一定费用后要求数码冲洗店给你提供图片的打印、放大等服务,更为有趣的是图片还可以印在自己的T恤衫、鼠标垫或生日蛋糕上,制成精美的个性化的礼品。除了从数码相机获得数码图像外,许多数码冲洗店洗印完相片以后,店家会帮助顾客将数码图像上传到网上或者刻录在光盘…  相似文献   

14.
郭建良 《中国记者》2012,(10):126-127
奥运会,不但是体育竞技场,更是摄影竞技场,最新的摄影器材、图片传输技术往往通过奥运会展示出来. 汉城奥运会:日本报纸采用数码照片 数码相机最早是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亮相的,当时,摄影记者、图片编辑们并没有把这成像还相当粗糙的玩意当回事,因为那时候的数码摄影还如同当年尼埃普斯摄影术一样,只有科研价值而无多大的适用价值;在汉城奥运会上,日本记者开始进行数码相机拍照、发稿试验,图片存储器还只是一张1.4兆的3.5软盘.  相似文献   

15.
于琪林 《电子出版》2002,(10):16-22
近年来,通过竞争和整合,数码相机的市场就显示出一片繁荣的景象,数码相机的品牌多样,规格齐全。一些原来型号不多,规格不全的厂商逐渐放弃了在数码相机领域里的竞争,渐渐退出了数码相机的市场,例如EPSON、AGFA、SHARP等。而一些在数码相机的研制领域里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厂商则利用这个机会,进一步巩固它们在市场中的领导地位,例如:柯达、富士、佳能、尼康、索尼和奥林巴斯等。  相似文献   

16.
数码相机的问世,经过了一个短暂而又漫长的过程。据资料介绍,数码相机最早出现在美国,它最初只限于在军事和国防领域使用。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数码相机逐渐转为民用并不断拓展新的应用领域。数码相机最初投入实际使用,是在1984年洛杉机奥运会上,那时使用“玛维卡”数码相机还要随身背上一个大背包似的存储器,操作起来非常笨重。1991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台轻便数码相机。从此,人类摄影史便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数码摄影开始进入了中国新闻摄影领域,引发了新闻摄影的数字化革命。  相似文献   

17.
《电子出版》2002,(3):59-60
数码相机高低端的分类,在300万像素产品出现后就基本形成了。这时200万像素以下级的数码相机已经不再作为市场的主流产品,而是为更多地满足入门级用户和网络用户的需要。由于数码相机的价格还没有完全平民化,中低端数码和机以其低廉的价格和简单的操作性在市场上依然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主要数码相机厂商显然在去年下半年己经看到了这个市场  相似文献   

18.
《电子出版》2003,(1):57-58
与传统相机用胶卷来感光和存储图像不同,数码相机使用图像传感器(CCD)来感光,将图像转化为不同的数字文件,存储在内存卡中。这种由数字文件来存储的图像,统称数码影像。 据美国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2002年全球数码相机销售量可望达到1770万台,占全球相机总销售量的21%,而在2001年,这一数据是1400万台,在2000年是1000万台,预计至2006年,全球数码相机的销售量将达到全球相机市场的63%,销售额可逼近99亿美元。如今,拥有相机的美国家庭和日本家庭中,数码相机的比例已经占到60%以上。中国城市家庭数码产品消费状况的调查显示:虽然城市居民目前拥有数码相机的比例只有0.83%,但从1997年至今,中国数码相机的销量都保持了50%以上的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9.
走进数码时代的婚纱摄影吴亮从几年前的红红火火,到近两年的不景气,国内婚纱摄影经历了风风雨雨中的大起大落。但随着数码时代的渐渐来临,数码相机、扫描仪和高品质的影像输出设备纷纷涌入摄影圈,使婚纱数码摄影悄然兴起。面对变化莫测的市场,它能不能成为商家新的转...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数字化技术环境和新媒体的传播环境的发展迎来了读图时代和影像时代的到来,摄像技术无论从物质形态、文化形态还是艺术形态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利用摄像载体的便利性,普通大众逐渐从幕后走到了台前,手机、摄像机等智能设备的使用便利,给摄像技术的提升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人们用数码摄像来记录生活中的见闻、趣事和有纪念意义的事情,用发布摄像视频来见证新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