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从研读国风本入手讨论国风的作问题,对国风为原汁原味民歌这一观点提出质疑。结合历史背景、社会结构及政治化因素,提出国风160首小部分为贵族和官吏的作品,小部分可能为诸侯国民间人所作,大部分是经过官方润色后的民间歌谣,其中原汁原味的民歌恐怕少而又少。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古代,“采风”的含义主要是指采集民歌.民歌,是个总称.它包括民谣,后来又包括谚语.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周易》“封爻辞”中,就有产生于商代奴隶社会的民间谣谚;公元前五百多年时编定的《诗经》,其中“国风”的绝大部分和“小雅”的小部分,就是周初到春秋中叶的  相似文献   

3.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国风是其中份量最大的民歌部分,大约距今已三千多年,民歌来源于民间,纯属天籁。尽管诗经经过孔子修订,但它仍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人们的生活样式和思想感情,也充分反映了我国最早的诗歌式样。  相似文献   

4.
问:我常常在书报中看到“采风”,什么叫“采风”呀?答:“采风”的说法起源于我国古代,那时“采风”的含义主要是指采集民歌。民歌是个总称,它包括民谣,后来又包括谚语,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周易》中,就有产生于商代的民间谣谚。公元前五百多年时编写的《诗经》,其中《国风》的绝大部分和《小雅》的小部分,就是周初到春秋中期的民歌,它们都是从民间采来的。由此可见,我国的“采风”活动起源很早,历史悠久。  相似文献   

5.
"《诗经·国风》民歌说"渊源于秦汉时期的采诗说,朱熹加以申述,民国时期古史辨派又参照俗世民歌进行考论,遂成定谳。否定"《国风》民歌说"的学者一般从《国风》非民歌原貌、《国风》内容非出平民两个角度切入,本文补证"《国风》民歌说"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6.
原生态民歌是处在生活状态中的、以生活为本源的、没经过专业发展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艺术形式.原生态民歌的发展必须从源头上进行保护,切实遵循原生态民歌的创作和传播规律,并有所创新;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积极作用.不断挖掘其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原生态民歌及其演唱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生态民歌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形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生态民歌赖以生存的条件正在逐步消失。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依托媒体扩展生存空间是原生态民歌充分实现其艺术价值的最有效的通道。而原生态民歌从生活开始走向舞台,也将引起声乐界演唱方法的一系列融合和改革,同时,还将推动全社会审美水平的提高,对于认识原生态民歌的丰富文化内涵及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国风》是否是民歌,是《诗经》学论争焦点之一。从文学艺术发展的特点、《国风》民歌说的内证、外证以及诗经研究之文学视角看,“国风非民歌说”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9.
新民歌是一种形式上比较新、精神内容上却又极为传统的艺术形式,民间性是新民歌继承传统民歌的精神实质.作者在进行歌曲创作时,常常以民间性为前提,保留原汁原味的民间意蕴为其审美特性.  相似文献   

10.
从家庭教育角度探析<诗经>的民歌部分,也是其精华部分的<国风>,其内容主要有自然、生活常识,生产、生活技能,德行、修身之道和崇拜、祭祀之理等几个方面.由于<诗经>诞生的特定社会背景以及作为教育内容的经典性,从这些内容中可大致看出西周时期民间家庭教育内容的基本面貌,也可以此为起点,静观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民间家庭教育内容的演变和发展,为现代家庭教育的内容选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民间歌谣是民众生活与情感的直接反映和流露 ,往往会引起统治者的关注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还会促成官民之间的互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歌谣风议引起统治政策的调整变化就是这种互动的生动表现。大体说来 ,这种调整和变化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升迁或罢黜官员 ;二、调整军事和行政措施 ;三、实现皇权更迭 ;四、改元和祈禳。这些措施包含了顺应民心的因素 ,对于社会的安定 ,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试论中国古代歌谣的性质及其与社会风俗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的口头诗歌,是能歌唱或能吟诵的韵文,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歌谣都是因人而起、缘事而发,反映了民众的生存状况和情感意愿,是古代民众生活与思想实践的直接反映。歌谣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开来,不仅能够成为发生重要影响的公众舆论,而且其本身也成为中国古代社会风俗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先秦时期的采诗观风到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风俗巡使制度,统治者之所以特别重视民间歌谣的搜集和采察工作,正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作为社会风俗重要内容的歌谣可以起到下情上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潮汕的民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极高的文学价值.潮汕古民歌由居住在潮汕的疍、畲、獠、俚等少数民族传唱,但根据潮汕民歌文献资料记载,至迟在明代潮汕地区已经有民歌文献资料存在,而清代以后潮汕民歌呈现了辉煌状态,渐渐被地方文献和文人笔记、诗词所关注.这些民歌呈现了潮汕地区丰富的人文景观,狂欢化的精神便是这种人文景观的直接呈现.本文拟从巴赫金诗学出发,探讨潮汕民歌的狂欢化精神.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冯梦龙<山歌>与"白茆山歌"的歌词结构等诸因素的分析,作者认为"白茆山歌"是对以冯梦龙<山歌>为代表的明清民歌的稳定继承.作者从历史文献和民间传承方式两方面论证了"白茆山歌"稳定继承<山歌>的潜在原因,探讨了<山歌>未记曲谱的可能性因素,进而认为尝试以"白茆山歌"的曲谱填入<山歌>的文词,不失为揣摩明末民歌风韵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浅谈客家山歌文化的传承及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客家山歌是客家优秀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客家山歌文化日益呈现边缘化的趋势,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山歌,赋予客家山歌新的生命力,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客家山歌文化的传承模式主要有家族的传唱传承、民间艺人的演唱传承、专家学者的研究传承,可通过建立全民参与的保护机制,对客家山歌加以创新保护、对客家山歌文化载体的保护、鼓励山歌走向市场等途径,对客家山歌文化实行保护和传承,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道家“大音希声”的美学思想,因其所体现的朴素、自然、清静之道,可谓之民间歌曲“神”之所在,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绕不开的一个美学思想,并贯穿于中国音乐的发展之中,是民间歌曲之筋脉。从“大音希声”出发,剖析民歌中所特有的质朴与审美意蕴。最终论证民歌是“以天合天”,从而契合了“希声”最本质的“大音”。  相似文献   

17.
山西素有“民歌的海洋”之称,而襄汾民歌则是这浩瀚海洋中的一颗明珠,被人民大众熟知。它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题材种类、唱词特点以及音乐特点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研究民间音乐,民歌分析是重要的途径。根据豫西民歌的音乐形态、演唱形式和场所进行归纳,将其分为劳动歌曲、灯歌、小调及叫卖歌曲四类;进而对其旋律的调式和音阶、基本曲式与结构原则加以分析,阐明其同调式、同种音阶不同构成音所产生的不同音乐色彩;重复、并置、重复与并置相结合的结构原则和旋法特点在豫西民歌中所产生的音乐特色。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歌是人民大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长期的口头传唱、即兴编创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地域风格是民歌最鲜明的特点。探讨典型民歌《茉莉花》南北演唱风格的差异,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不同的演唱风格,对弘扬、传承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