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解决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是实现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基于1980—2016年GDP及万元GDP能源消费量数据,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MS-VAR)模型,研究能源消费及其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两区制性质,发展趋势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具体体现在周期阶段的转换概率不同以及周期阶段的持续期不同。尤其是2010—2016年间,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速逐步放缓,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出现了逐步脱钩的趋势,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依赖显著减弱。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程度,本文综合运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和IPAT方法,对广东省经济系统在1990年~2005年期间的自然物质输入与物质输出进行计算分析,并与江苏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广东省的物质利用效率在1990年~2005年期间低于江苏省,物质输出效率在1990年~1996年、2000年~2005年期间高于江苏省,在1997年~1999年期间低于江苏省;物质消耗强度在1990年~2005年期间高于江苏省,物质输出强度在1990年~1996年、2003年~2005年期间低于江苏省,在1997年~2002年期间高于江苏省。2001年~2005年是其中发展最好的一个阶段,初步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在此期间,广东省经济系统在保持自然物质输入少量增加(DMI年均增长5.47%)的基础上实现了经济的较高速发展(GDP年均增长13.95%),同时污染物质排放量增长较小(RPO年均上升1.68%)。  相似文献   

3.
董锋  龙如银 《软科学》2012,26(11):85-89
首先利用DEA方法设计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指数对江苏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显示三大经济区域苏南低碳经济发展最好,苏中其次,苏北最低。然后基于低碳经济发展指数对江苏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相关分析,聚类结果显示低碳经济发展较好地区为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宿迁;收敛分析表明江苏各区域低碳经济发展存在差异变大趋势;影响因素分析表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对低碳经济发展为正影响,而能源强度(单位GDP能耗)对低碳经济发展为负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陕西省可持续发展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陕西省2001—2010年的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动态量化计算,并引用生态压力指数、万元GDP生态足迹、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和生态系统发展能力等指标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近10年发展一直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人均生态足迹年均增长率达到7.856%,生态赤字年均增长率高达15.772%;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对建筑用地和化石能源用地的过度耗用;近10年陕西省的生态压力指数均大于1,且呈现增强的趋势,但万元GDP生态足迹则出现明显下降趋势,说明对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系统发展能力也有很大提升,但是2010年已超出其发展潜力,经济社会与自然资源的发展持续性出现矛盾,生态经济发展处于相对不可持续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5.
利用陕西省1986年~2005年人均GDP与工业"三废"数据,建立陕西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工业"三废"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尚未呈现典型的"倒U"型关系.工业废水和废气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均处在上升阶段,只有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处在下降阶段.认为.陕西省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陕西省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关键.  相似文献   

6.
姜宛贝  刘卫东 《资源科学》2021,43(4):722-7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由东部率先发展到区域协调发展的区域战略调整,中国经济空间格局发生较大改变。探究CO2排放量对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的响应,对中国尽早实现CO2排放达峰目标、确保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刻画1985—2017年中国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特征的基础上,基于LMDI因素分解方法分析了中国CO2排放的驱动因素,从经济行业层面探析了经济空间格局演化对中国CO2排放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①1985—2017年,东部地区的GDP份额经历了上升继而下降的过程,六大经济行业的区位呈现出向中西部地区迁移的总体趋势。②1985—2017年经济规模和行业碳强度分别为CO2排放量增加和下降的主导因素。1985—1997年、1997—2007年和2007—2017年,经济空间格局变化分别降低、增加和降低了中国CO2排放总量。③经济空间格局演化引起的CO2排放变化量中,工业的贡献最大。行业区位变迁对CO2排放量的作用方向和大小,分别与行业转入、转出地碳强度的相对高低和行业区位变迁活跃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研究结果可为中国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一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将区域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三者纳入区域经济研究框架下,把创新分为本地创新和周边地区创新,利用2005—2014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结合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探讨地区创新通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进而使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间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地区创新能力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因素,产业结构优化是创新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间传导环节,其中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贡献更大;同时区域经济增长的集约化水平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关系。打破区域壁垒,加强区域间尤其是邻近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农农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8):240-242,247
在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40-45%目标的基础上,解析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主要驱动因素,揭示经济增长质量、提高能效和优化能源结构与碳强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对未来碳排放约束下的节能目标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
我国每年因各类突发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总量的5%以上,同时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和损害。科学评估区域应急能力,加强区域应急弹性建设是提高政府社会管理能力的重要路径。DEA方法能够避免设定先验的评价指标权重,而且还能对投入冗余及产出不足进行分析。本文构建基于DEA理论的区域弹性评估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测度中国大陆各省区2001—2009年的"区域弹性指数"。研究发现,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带来区域弹性的优化,更重要的是实施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调整经济结构、加强科技创新、注重生态资源合理开发和环境保护,对区域弹性的提高具有正外部效应。  相似文献   

10.
<正>温室气体造成的全球变暖问题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尽管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单位GDP碳排放量比世界任何一个主要经济体都低,但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来自国际的减排压力与日俱增。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于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的自愿减排目标,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  相似文献   

11.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是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要实现这个转变,最重要的是依靠科技进步,这是加速芳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途径。芳村建区12年来,经过艰苦创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较大的发展。工农业总产值从建区初期的1.1766亿元发展到20.5703亿元,年均增长26.9%,财政年收入也从建区初期的0.2128亿元发展到2.  相似文献   

12.
苏州市与徐州市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何蓓蓓  刘友兆  梅艳  张健 《资源科学》2008,30(7):1047-1052
不同的区域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本文采用1978~2006年江苏省苏州市与徐州市的统计数据,分析不同区域中耕地资源变化的特点,并定量分析了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不同区域GDP增加的耕地占用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苏州的耕地面积经历了3次明显的流失高峰,年递减率高达1.34%,而徐州市的耕地面积变化则相对缓和,年递减率只有0.33%,人均耕地面积也有类似的变化趋势;②不同区域的耕地资源面积随着GDP的增加均呈指数递减趋势,用模拟的指数方程对耕地面积的估算值和实际值比较误差较小,证明用指数递减方程预测耕地占用面积随着GDP的变化是可行的;③在不同的区域每单位的GDP增长所消耗的耕地面积随着经济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但下降速度不同;④徐州市每增加1×108元所消耗的耕地面积在1978年~1999年,要高于苏州市的水平;在2000年~2006年,则低于苏州市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综观新中国占主导地位的发展观,经历了赶超式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的演变。在科学发展观统率下,必须实现从初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确立"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新模式,改变发展理念,从"以物为本"转变到"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最终达到使人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  相似文献   

14.
张琼  姚伟 《科技广场》2012,(10):200-203
《江西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而量大面广、优势显著的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无疑是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动力。"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在于技术创新,而国内外众多研究者都将企业技术创新的成败主要归因于文化因素。南昌位于中部欠发达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鉴于新的经济形势与国内外的理论研究,重塑区域创新文化以推动南昌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成为实现南昌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经济发展中如影随形的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环境约束问题,中国开始寻求经济发展方式的全面转变,走节约型发展道路.而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根本上缓解环境和资源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和途径,也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以往人们只是就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理念及发展原则等诸方面取得了统一认识,而对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依据标准等问题,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匹配性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经济发展阶段决定区域经济发展任务、经济水平、技术水平、环境与生态标准等,所以,始于经济发展阶段,有一条与经济发展各阶段相匹配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在绿色经济时代,推动对数字经济开放的研究是减少中国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03—2016年中国139个城市的ICT贸易数据和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开放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开放对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倒U型影响;东部、经济发达和高互联网发展水平地区的数字经济开放和环境污染呈现倒U型关系;随着技术创新水平的不断增大,数字经济开放对环境污染的抑制作用越来越大;数字经济开放和产业结构的协调作用在合理范围内能够有效减少环境污染,但是当产业结构超过合理值时,数字经济开放和环境污染之间出现形状翻转,呈现正U型关系,即数字经济开放会显著恶化环境。本文的研究对实现中国数字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优化中国环境保护政策提供了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永续性为目的,兼顾生态环境保护的耗散结构自组织过程;基于耗散结构产生的条件,对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即区域经济系统必须保持充分开放,全面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系统应远离平衡态,实行不平衡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强化系统非线性机制,促使经济发展战略由"一点单极"向"多点多极"的发展战略转变;重视涨落作用,加大人力资本积累提升力度。  相似文献   

19.
中国省域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脱钩趋势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国家或地区碳排放目标的实现取决于经济增速与碳排放降速的相对关系,而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相对脱钩是中国碳排放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本文结合泰尔指数和Tapio模型,刻画中国各省份2005—2017年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相对关系,研究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脱钩指数的演变趋势,主要结论如下:①中国各地区的碳排放总量与经济发展均呈现了增长趋势,碳排放强度大多呈现了降低趋势;②尽管中国各省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距逐年缩小,但中国各省份的碳排放差距、尤其是区域间碳排放差距逐年扩大;③中国大多数地区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经历了扩张负脱钩、扩张挂钩到弱脱钩的变化历程,但部分省份的脱钩稳定性相对较低;④上海、天津、重庆、浙江、山东等不断趋近强脱钩状态,但少数地区仍在扩张挂钩和扩张负脱钩状态中交替。本文结论有助于辨识中国不同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相对关系,落实不同碳排放及经济发展水平下可行的低碳发展策略,进而为中国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环境视角和中国的实践,区分出三种发展模式:"粗放式"发展、"底线式"发展和绿色发展。并通过梳理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从"粗放式"发展到"底线式"发展的演变历程,未来还将进一步转向绿色发展。运用非参数方法构造生产者减排行为模型以刻画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定量测算"底线式"发展和绿色发展模式下的环境排放和经济产出差异,模拟发展方式转变对中国环境经济的影响。最后,结合当前的中国实践,从能否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角度对结构调整、市场化改革等施政路径和外部制度环境进行评估与反思。研究结果表明:(1)环境方面,发展方式转变将使得中国的排放水平较当前减少约16%~22%。样本区间内,环境效应保持了总体平稳上升的趋势;(2)经济方面,发展方式转变将对中国经济形成两种截然相反的效应("挤出"效应和创新补偿效应)。由于发展方式转变带来的创新补偿效应明显大于"挤出"效应,从而可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发展。这一经济效应约占GDP的3%~10%,但呈现出逐年衰减的态势;(3)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市场化程度、财政分权和外商投资均对发展方式转变有显著影响,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方式转变呈"U"型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