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知识交流论"、"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论芝加哥学派》等研究论文的系统分析和科学阐释,对黄纯元先生的图书馆学思想做出客观性的论述与评价。  相似文献   

2.
寻求与社会科学的接点:读弗舍的<<信息社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吴景海  俞培果 《图书馆杂志》1998,17(1):28-30,45
近年来,本刊在“新视野”栏目陆续推出了吴建中先生与世界各国图书馆界专家的访谈录、“21世纪图书馆学情报学国际报告会”外国专家论文选译等专题系列论著,获得国内各系统图书情报理论研究工作者、高校教学研究人员和各级学员的关注和好评,编辑部人员也受到极大的鼓励。从本刊1997年第6期起,“新视野”栏目开始刊出一组由华东师范大学黄纯元先生撰写的“读书札记”,着重介绍90年代以来在欧美各国新出版的图书馆学专著。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近年来国内这一领域的翻译著作明显减少,对图书情报理论研究工作者全面、深入地了解国外的发展变化有着很大影响。黄纯元先生的这一组“札记”将从图书馆事业发展、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等多个侧面,选介不同领域里国外近年来出现的有代表性的著作,供全国图书情报界开展研究工作时参考。“新视野”栏目将始终瞄准国际图书情报学研究的最新发展动态,及时通报国内的同行,我们也希望得到国内外图情界有识之士的支持与帮助,为图书情报理论研究的繁荣,为中国图书馆事业的昌盛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论芝加哥学派(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论芝加哥学派(下)黄纯元(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系上海200062)4分析和评价4.1理论前提在众多的芝加哥学派研究的论著中,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芝加哥学派的图书馆学是强调把图书馆作为一个“社会机构”〔31〕来研究的。从巴特勒的“图书馆的社会问题”到谢...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外图书馆知识管理在理论、人员、技术、制度和实践等方面的研究卓有成效.国内也形成了知识交流论、知识组织论、知识服务论、知识集合论、知识资源管理论和公共知识管理论等学说.知识管理理论繁荣了图书馆学学术研究,知识管理实践活动进一步推动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虽然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内容琳琅满目,但完整的图书馆知识管理理论体系还没有诞生.  相似文献   

5.
论芝加哥学派(中)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黄纯元 《图书馆》1998,(1):7-10
论芝加哥学派(中)黄纯元(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系上海200062)3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研究成果30年代前后在GLS所从事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图书馆学的各个方面,尤其在阅读研究、图书选择理论、图书馆史、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等领域取得很重要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知识资源论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体系研究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具有三层结构。图书馆学的学科基点是知识资源。知识资源论是沿着知识论、知识基础论、知识社会论、知识交流论、知识组织论、知识集合论和知识管理论这样的脉络展开并形成的。基于知识论的图书馆哲学观是对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概括和升华。基于知识资源论的图书馆学原理包括知识资源存取、转移、传承和管理原理等。基于知识资源论的图书馆学方法论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并完善方法论体系。图1。参考文献10。  相似文献   

7.
知识传播论——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新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马恒通 《图书馆》2007,(1):15-21
建国50多年来,我国图书馆学界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和突破。文章简评了诸“对象说”,认为这些“对象说”都未揭示出图书馆的本质,并非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作者以“知识传播”为基础,提出了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馆藏知识传播。并以此为核心,分析了图书馆学的内容体系,阐述了“知识传播论”的重要意义及其影响,指出了未来图书馆学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图书馆学研究整体上并不存在“后现代”意义上的所谓“本质主义”,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受意识形态和制度权力制约的把某种特定理论观点作为“中心话语”去贯彻的“本质化”意义上的“本质主义”.批判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存在“本质主义”思维的学者,其实是把图书馆学理论受时代和文化制约的“可变性”的历史状况,与人们借用“意识形态”、“权力”等对某种理论观点的“真理化”、“本质化”的超稳定干预相混淆了.而后现代主义学者之所以有这样的误判,除了与近代以来中国特殊的“学术与政治”的关系,以及研究者对后现代理论的机械套用有关之外,也与本质主义同意识形态具有诸多内在的一致性有关.可以认为,源于人文艺术领域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尽管它的某些观点可能对图书馆学研究有所启发,但由于它不是一种相对成熟的理论,也不适于当代中国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发展需要,因而不能作为中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应然指向”.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学理论基础研究述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国内外几种主要的图书馆学理论基础:社会认识论、波普尔的"世界3"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情报交流论、知识交流论、知识社会学、中介论、唯识图书馆学,以及认为图书馆学理论基础是一个学科群等学术观点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0.
经由各系统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委会反复酝酿、评比,评选出’98-’99本刊优秀论文lO篇,结果如下:(作者姓名后为本刊年、期号) 追问图书馆的本质—对知识交流论的再思考/黄纯元//’98理论学术年刊;信息环境剧变中的图书馆学—现状与亮点/范并思//1999(6);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组织与控制的新问题与新动向/张晓林//’98理论学术年刊;浅论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与发展趋势/黄宗忠111999(1);图书馆面临新世纪挑战的对策/马远良//1999(7);概念或标  相似文献   

11.
"知识交流论"观照下的制度图书馆学研究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中国原创"知识交流论"研究原则的"三层次说"出发,逐一划分和剖析了制度图书馆学三个层次的研究的中心取向.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文献本质特征的透视和图书馆活动实质的聚焦,认为图书馆的本质特征是知识存取。用“知识存取论”探讨图书馆学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3.
梁灿兴 《图书馆》2003,(6):9-11
本文在可获是性论理论逻辑总结的基础上 ,重新将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定义为 :体系化知识的自由共享。  相似文献   

14.
"可获得性论"再质疑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对“可获得性论”重新提出了质疑。揭示了笔者与梁灿兴先生在图书馆学基本理论上的观念性差异 ,例如 :谁是推动图书馆发展的力量 ;图书馆在知识交流中的角色 ;利益制衡与权责对等的观念 ;图书馆公益性的来源等  相似文献   

15.
从公共交流是图书馆的基本属性出发,回顾了图书馆学历史上的三种交流论,并从波普尔定义的"客观知识"原意出发,梳理了客观知识交流、公开知识交流、公共知识交流和私域知识交流之间的关系,并着重分析了公共交流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知识存取论——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有种种同中见异、异中见同的表述.从图书馆全部活动中概括抽象得出:图书馆的本质特征是知识存取.用知识存取描述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并阐述“知识存取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知识资源论"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知识资源"。但由于其所指"知识资源"的内涵和外延都很宽泛,远远超出了图书馆的范畴,所以"知识资源论"仍未揭示出图书馆的本质,"知识资源"仍不是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但该"对象说"是图书馆学研究对象"近似本质说"的最新成果,对未来图书馆学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梁灿兴 《图书馆》2003,(6):9-11,26
本文在可获是性论理论逻辑总结的基础上,重新将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定义为:体系化知识的自由共享。  相似文献   

19.
《知识交流与交流的科学》一书着重从知识交流的角度揭示图书馆学的基本属性,通过对知识本质的分析、芝加哥学派的解读以及信息环境及政策对图书馆发展的影响等方面,从社会学意义探讨了图书馆的本质,为我国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向实证化转变以及作为一种科学的图书馆学体系如何继续在新世纪获得新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析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分析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时于图书馆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提出确立和表述图书馆学研究时象的原则,并据此原则分析了“事业说”“信息资源说”“知识集合论”“知识资源说”“可获得性论”“知识组织说”等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文章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基于信息检索需要的信息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