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五大明确的指出了从整体上搞活国有企业的企业改革战略,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实行分类指导,明确提出“抓大放小”的战略。“抓大”就是抓“中国经济的脊梁”,国家要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关系国家经济命脉,体现国家经济命脉和经济实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放小”就是放开放活一般国有小企业,要因地制宜,区别不同情况,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推进国有小企业的改革和改组,但不是国家放手不管,也不是把小企业放活片面理解为“私有化”。而党的十六大则进一步明确提出“抓大、放开中小企业的”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谈谈股份制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结构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早在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1996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企业已遍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试点企业达2343家,到2000年,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都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从财产组织形式和内部管理的结构来说,也即是公司制。股份制作…  相似文献   

3.
7月10日国家经贸委发出《关于制庄出售国有小企业成风有关问题的通知》。这是一个重要的正确决策,应当毫不迟疑地贯彻落实,坚决制止出售国有小企业之风,以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健康发展。一、一股出售风党中央对国有小企业的改革方针是明确的,即应根据各个企业的不同特点分别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多种形式,加快放开搞活的步伐,不能搞“一刀切”。然而最近一段时间,某些地方出现了把“出售”当作搞活国有小企业的唯一出路的现象。如有的说“差的卖,好的卖;小的可以卖,大中型的也可以卖;工业企…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1999年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有进有退,有所为所有所不为。”这一思想是对国有企业改革理论的新突破。同时,还首次提出了“法人治理结构”概念,解决了国有控股企业中“老三会”与“新三会”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5.
国有小企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推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创造市场活力、繁荣地方经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专业化和社会化生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有小企业和集体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据统计,全国现有国有工业企业6.8万家,其中有5.3万家就是小型企业,这些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随着各地、各部门对国有小企业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扶持的力度正在逐步增强。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地区和部门对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国有小企业是国有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搞活国有小企业是实现两个转变的重要保证,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从当前国有小企业的改革情况来看,管理体制不完善,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设备陈旧。因此,要搞好国有小企业的改革,就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推进其资产重组;在政策和法律上给予扶持和保护,以支持小企业的发展;建立对小企业实行统一管理的专门机构,对国有小企业实行统一协调、管理和服务。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各地积极推进有国小企业改革,使一大批小企业走向了市场,增强了活力。但少数地方在国有小企业改制中,出现了一股出售小企业成风的错误倾向,严重影响到这些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国有小企业改革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因企制宜的原则,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国有小企业改革不能“一卖了之”,这是为什么呢?1.目前,由于市场约束越来越紧,许多国有小企业亏损严重,陷入困境,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的沉重负担。但是,仅仅利用出售的办法,把企业的所有制从国有…  相似文献   

8.
谈谈国有企业改革小叶全民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主要是通过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体现出来的。它们代表着我国先进的生产力,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和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对于增强...  相似文献   

9.
国家体改委发布的1997年经济体制改革实施要点中,在谈到加快国企改革步伐,加大结构改革力度时提出,今年将继续执行“抓大放小”的方针,实施大公司、大集团发展战略,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按《公司法》组建大公司、大集团,推动存量资产流动重组,对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改组,把存量调整与增量投入有机结合起来,重在盘活存量资产。很明显,国家政策是倾向于花大力气发展壮大国有大型和超大型企业的。“抓大”应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头戏,具有丰富的内涵。政府、企业和有关各经济部门都应该形成共识,并切实做好这一工作。首…  相似文献   

10.
一、正确认识企业深化改革的形势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此,党的十五确定了今后企业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改革实行“抓大放小”是一个战略性、政策性很强的重大举措 ,也是我们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要正确把握这一举措 ,必须走出以下几种误区。误区一 :“抓大放小”就是“只要是大企业就抓 ,小企业就放”简析 :从国有企业改革的目的来看 ,国企改革是为了增强企业的生机与活力 ,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也就是说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应该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导向和对经济运行整体态势的控制力上 ,并非国有资产在布局上的面面俱到。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  相似文献   

12.
’96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研究概述○武京闽经过18年的改革,国有企业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支撑我国当前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良好环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作为国民经济的骨干和支柱的国有企业,目前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到1995年末,国有...  相似文献   

13.
抓大放小,实施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对国民经济实施两个根本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国有企业困境之分析、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及改制国有小企业三个方面,对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紧迫性及其途径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4.
我省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目标的基本实现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国有工业改革和发展中的许多深层次问题还远未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国有工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还很突出,本文围绕我省的支柱性产业调整,制造业的调整,政府职能的转换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国有小型企业量大面广,是一个庞大的企业群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国有小企业在体制转轨期面临许多困难。为此,必须采取以产权制度为重点的转、租、包、股、卖、破等形式的改革。在改革中应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采取有力措施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同时,政府要转变管理职能,搞好服务引导,为国有小型企业的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大中型企业的出路,党的十五大提出:把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 1 因企业制宜,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十五大以来,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公司制改革,从试点阶段进入发展阶段,掀起新的一轮“股份热”,一些地方一哄而起,追赶“时尚”,没有一个规范,不实事求是了解“股份制”。同时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又使下岗人员急聚增多,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完善再就业工程是搞好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问题。 首先,了解股份制企业规范,实事求是改革国有企业。1989年—1996年,我国股份制试点迅速发展,建立的股份制工业企业约7760个,个数虽只占全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1.5%,但  相似文献   

17.
在“抓大放小”,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的总思路下,如何使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中小企业迅速摆脱目前的困境。走进市场、占领市场并步入经济效益型发展轨道,就成为理论界、企业界等广泛关注的问题。租赁经营在国有中小企业改革中的有效性和生命力,随之也为世人所关注。因此,正确理解、把握其中存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一、租赁经营中的资产所有权问题资产所有权是改革中最敏感的问题之一、无论采取何种改革形式‘都必须解决好它,那么,租赁经营中的资产所有权如何呢?我们认为:租赁经营是国有民营的一种形式,相对于国有…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国有小企业改革的实质是放开放活小企业,实现政企的彻底分离,使小企业真正成为具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并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放开放活国有小企业不仅可以推动企业加快转机建制的步伐,而且可以把国有小企业推向市场,使之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但是,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也注意到,在国有小企业改革已取得相当程度的发展中,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探讨周载群刚刚结束的十五大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这表明,产权制度改革已进一步被明确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那么...  相似文献   

20.
1.改革的方向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2.改革的目标到“九五”计划末,在全国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中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3.改革的基本方针(1)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3)把国有企业的改革同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以构造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高效运行的微观基础。(4)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家经济,通过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以市场和产业政策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