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中学生物教学》2016,(10):33-34
物质跨膜运输简单地说就是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转运过程。扩散作用是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之一,影响物质扩散的主要因素是膜两侧的浓度差及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打造板块、实践练习、创新教学方法,促进高效课堂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物教学》2017,(16):50-51
<正>1教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4章第3节。教材第3章介绍了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基本功能,本章则着重介绍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这一重要功能。本章前两节介绍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及功能特性,本节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究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功能的方式和原理。教材以问题探讨为导入,通过比较无蛋白质的脂双层膜与生物膜在控制物质进出上的差异,大胆猜想  相似文献   

3.
<正>《中学生物教学》2011年第9期和《中学生物教学》2012年第6期分别刊登了谷辉老师撰写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之疑点解惑"和刘雪廷老师撰写的"关于细胞物质运输的几个认识误区"。笔者认真研读后,认为文中将水分子进出水蛋白通道、离子进出离子蛋白通道界定为协助扩散以及对物质跨膜运输的判断,都有不妥之处,现将该问题与两位老师及广大同仁进行商榷。1膜转运蛋白的分类细胞膜中有的蛋白质与物质运输有关,被称为膜  相似文献   

4.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小分子和离子的穿膜运输;另一类是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的胞吞和胞吐。1.细胞膜的通透性细胞膜的通透性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脂溶性越大的分子越容易穿过细胞;(2)小分子比大分子更容易穿过细胞膜;(3)不带电荷的颗粒更容易穿过细胞膜;(4)亲水性分子和离子的穿膜要依赖于专一性的载体蛋白。这些特点说明,细胞膜对物质的通透性是由物质本身的性质和细胞膜的结构属性共同决定的。细胞膜的通透性还要受生理状态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如热、辐射、pH、盐的不平衡等,均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2.(小分子、离子)跨膜运输方式物质的跨膜运输可分为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被动运输根据是否需要专一的载体蛋白又可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1)自由扩散。自由扩散不需消耗细胞本身的能量,运输的速度同浓度差成正比,运输的方向是顺浓度梯度。扩散速度与物质浓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有些疏水性的非极性小分子,如O2、N2、苯、甾类激素等,即以自由扩散的方式穿过细胞膜中无蛋白质的脂双层区进出细胞;有些小分子虽不带电电荷,但却显极性,如H2O、尿素、甘油、CO2、乙醇等,这些物质也可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迅速穿过脂双层。但带电荷的分子或离子,...  相似文献   

5.
1 设计理念 本节课主要采用比较教学法,运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进行比较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的异同,让学生在比较中清楚掌握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同时将大分子物质的运输胞吞、胞吐也参与比较.教师运用动画进行讲解各种运输方式,运用概念图展示本节课的所学知识. 2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相关知识.而"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是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正>高中生物教材中涉及神经细胞膜上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原理及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后膜的方式的问题,以及题目中涉及水通道运输和有关物质透过膜的层数等问题,对此很多学生感觉无从下手。其实这些问题是与不同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有密切关系的,下面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87):148-149
<正>一、教材分析人教版必修一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共3节内容,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主要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膜为什么具有选择透过性?这与第2节膜结构有关,第3节在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基础之上,带领学生继续探究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功能的方式和原理。这3节内容的内在联系是:功能—结构—功能。本节内容是在初步了解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生物膜的功能,是对已掌握知识的  相似文献   

8.
活细胞每时每刻都在与其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它们所需要的物质不仅种类繁多、性质各异,且大多数是不溶于脂质的。而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能够直接穿过脂质层出入细胞的物质极少,大多数物质的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与细胞膜的结构、特性及其他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和细胞膜的结构密切相关。细胞膜对物质的通透性是由物质本身的性质和细胞膜的结构属性共同决定的,同时还受生理状态和热、辐射、pH等环境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缝隙连接     
细胞是构成机体的最小单位。一切动物细胞都被一层很薄的细胞膜所包被,将细胞内容物和周围环境分隔开来。除某些无机离子外其他水溶性物质很难通过该膜进出细胞。细胞膜是一种起屏障作用的边界,将细胞彼此隔开。早些一直认为细胞是个有边界的自治单位,细胞间的信息联系,只有通过某种结构如神经突触、神经肌肉接点方可实现。然而随着研究工  相似文献   

11.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基本内容之一,现对相关知识作一些补充。1自由扩散是不是真的不需要能量按教材的解释自由扩散是不需要能量的。其实自由扩散是需要能量的,只是不利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量(ATP),而是利用细胞膜两侧的物质浓度差所产生的能量(势能)  相似文献   

12.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教科书《分子与细胞》模块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生物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它的选择性是与其结构密切相关的,生物膜的这种选择性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则是这一节中重点阐述的内容。本节主要介绍两大块内容,一是小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膜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要求学生理解这三种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主要从膜两侧的浓度差、是否需要载体、是否需要消耗能量、代表的例子等方面来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3.
陆俊 《中学生物学》2010,26(6):39-40
1 教学目标的确定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第4章第1节的内容.本节在本章中的地位是通过水和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的实例,使学生建立物质跨膜运输的感性认识,从而理性地认识到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为第4章第2节"膜结构"、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学习奠定基础.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全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为学习后面的探究性活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1载体与运载体 载体与运载体都与物质运输有关。载体位于细胞膜上,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运输的物质是一些细胞需要的离子和小分子物质,通过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两种方式进行。载体具有特异性,即一种载体一般只能运输一种相应的物质。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过程】课前准备:6张裁好的彩色卡纸,上面分别打印有"O_2"K~+"K~+载体"葡萄糖"葡萄糖载体"ATP"。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位于细胞最外层的细胞膜有了一定的了解,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细胞膜的功能特性都有哪些?生:将细胞内外分隔开(长城)、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海关)、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外交部)。  相似文献   

16.
目前 ,在生物界中 ,除了病毒和类病毒外 ,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学习生物学 ,首先必须懂得有关细胞的知识 ,尤其是细胞的基本结构特点。  如图 1所示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四部分。细胞壁是一层透明的薄壁 ,在最外层 ,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细胞膜是紧贴细胞壁的一层极薄的膜 ,起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透明粘稠物质 ,能流动 ,可促进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细胞核近似球形 ,由更加粘稠的物质组成 ,内…  相似文献   

17.
<正>众所周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1)大分子及颗粒型物质主要通过胞吞和胞吐作用。(2)小分子物质主要通过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运输)。(3)水、钠离子等无机盐离子还可以由细胞膜上相应的通道蛋白快速转运,如水通道、钠离子通道。那么如何来快速判断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呢?又要注意哪些方面,本文将对此问题作一简要的探究。  相似文献   

18.
彭宗臣  李萍 《生物学教学》2007,32(12):23-23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节中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即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相关知识比较抽象,是该节的重点,也是难点,泛泛地讲评,很难让学生理解并接受,为突破这一难点,在集体备课时经讨论设计了下面的方法: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入手,由点到面,总结“自由扩散”的特点关于水分子、氧气和二氧化碳这三种小分子进出细胞都是从高浓度的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运输的知识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过,由此联系到其他的小分子,如氮气、苯、甘油、乙醇等也是以简单的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特点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不需能量和…  相似文献   

19.
在上海市开始试用《生命科学》教材后,许多学校对应用新教材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本文报告应用实验贯穿法进行的“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一课的教学过程。具体的实验过程是:首先让学生做通过透析袋模拟跨膜运输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说出检验是否含有葡萄糖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高中生物课本中有半透膜和选择性透过膜这两个概念 ,学生很容易混淆 ,把握不准。下面谈一谈半透膜和选择性透过膜的区别。半透膜是指一些物质可以透过 ,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例如 :玻璃纸 (又称赛璐玢 ) ,花生种皮 ,猪肠衣 (浆膜层 ) ,鸡卵的卵壳膜 ,离体的膀胱膜 ,蚕豆种皮 ,鱼鳔 ,青蛙皮 ,鸡的嗉囔 ,火棉胶等。根据半透膜是否具有生命现象可分为生物膜和非生物膜 (无机膜 )。选择性透过膜是具有活性的生物膜 ,它对物质的通过既具有半透膜的物理性质 ,还具有主动的选择性 ,如细胞膜。因此 ,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膜必然具有半透性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