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肖泽民 《安徽体育科技》2009,30(4):19-21,27
运用录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子篮球队比赛的技术数据与对手进行了统计,并与其他6支参赛队伍进行了比较,得出中国男篮在投篮,尤其在中近距离投篮、抢断、助攻、失误有明显差距,建议中国男篮在今后训练中加强投篮技术练习,提高队员配合意识和防守质量。  相似文献   

2.
简述队员在3分投篮区投篮时,两名裁判员的分工与配合?①追踪裁判要负责观察所有的试图三分投篮,特别要仔细观察投篮队员的脚,以便确定是否在3分区投篮。如确定试图3分投篮,追踪裁判应将一只手臂举在空中,三指(食指、中指和拇指)伸出向上。如投中,追踪裁判应举...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第27届奥运会、第14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法,中、德篮球比赛技术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得出:中国男篮在投篮命中率上与对手差距不大甚至还具有优势,但投篮特别是中、近距离投篮次数较少,是比赛失利的重要原因,且进攻速度慢,创造中、近距离投篮机会能力差,一旦没有较高投篮命中率保证,比赛将完全陷于被动。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简称:中国队与美国职业明星队(简称:美国队)于八二年七月十一日在沈阳进行了比赛(美国队以93比68获胜)。我们对两个队在前场阵地进攻时的投篮距离(近、中、远)、区域(九个分区域)的个人原地(进攻队员当接到同伴传球后,进行原地接球投篮均为个人原地投篮。)个人攻击(进攻队员接到同伴传球后,进行移动,突破投篮或上篮均为个人攻击投篮)和配合(两名以上的进攻队员进行有意的移动配合后投篮,均为配合投篮)投篮等方面进行了统计(见附表)、分析。一、近、中、远距离投篮(见附表及图一) (一)近距离中国队在近距离内,主要投篮形式是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法,对篮球投篮技术动作,特别是对投篮技术动作中投篮异侧手、腹部及下肢动作与投篮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动量矩定理及动量矩守恒定律运用到篮球投篮技术中的一些规律,并对这些规律的具体动作方式进行了实例分析研究,其目的是规范投篮技术动作、丰富篮球教学与训练的理论和方法,促进篮球专项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该文采用对照实验法,研究分析投篮跟随动作的投篮力学原理,以及对球飞行的轨迹、飞行状态的影响,找出投篮跟随动作与投篮命中率之间的关系。在实验中根据投篮时各种不同的跟随动作,探究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步骤,有针对性地练习,改进投篮跟随动作,最后通过数据对比,得出标准的投篮跟随动作能够提高投篮命中率。该文还通过对投篮时跟随动作进行深入探究,得出结论:做好投篮跟随动作有助于纠正投篮时的错误动作;错误的跟随动作会影响投篮命中率。  相似文献   

7.
谷旭辉 《湖北体育科技》2003,22(1):83-84,86
采用理论分析、录像观察、力学分析等方法对投篮技术动作作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着重分析了单手肩上投篮的持球方法、抬肘伸臂、屈腕拨指,提出重视持球方法、提高出手高度、屈腕拨指与瞄准一体化来提高投篮的命中率,提高投篮出手的抗干扰性。  相似文献   

8.
跳投是篮球比赛中得分的重要手段,由原地投篮、起跳、跳起投篮三部分技术组成。为提高训练效果,本文推荐一种系统化的训练方法,以右手肩上投篮为例,该系统化训练法分三步进行:  相似文献   

9.
力量和高度,快速和精准成为了现代篮球发展的趋势,并且贯穿篮球运动的整个过程,使篮球运动极具观赏性,受广大观众的喜爱。投篮技术中,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以其突然性强,出手点高,以及运用灵活等特点在比赛中被广泛运用,成为投篮的主要手段,制胜的绝招。本文对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探寻有效的训练方法,以期提高我国中小学篮球水平。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有关单手肩上投篮技术的157篇学术论文研究表明,单手肩上投篮的持球手法、投篮抛物线、入篮角、出手角度与速度及后旋等5方面已基本达成共识;举球动作、肘关节的指向、瞄准点的选择、举球位置、出手用力方向、投篮臂用力方式、用力手指、跳投出手时间等8方面还存在激烈的争议。单手肩上投篮技术有待建立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1.
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析法,对2005—2006赛季CBA常规赛各队身体形态指标和技术统计指标与联赛名次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CBA身体形态指标与常规赛的名次之间没有较高的相关性;CBA常规技术统计中3分命中率、罚球命中率。失分、后场篮板球、失误对比赛的名次影响具有显著性;常规赛23项技术指标中总投篮命中率、3分投篮命中率和3分投篮命中次数是决定比赛净胜分多少的主要因素,且水平越高的球队3分投篮命中率对比赛净胜分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2.
投篮技术是持球队员使球投中球篮的方法。是篮球运动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对重要的技术,我们应当如何进行教学与训练呢?这是体育教师和篮球教练员经常遇到和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从投篮技术的重要性、教学与讲解顺序、训练形式、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教学与训练建议等问题谈点看法。愿与行家们共同研究,提高投篮技术的教学与训练效果和技术水平。一、投篮技术的重要性从篮球比赛的角度讲投篮技术的重要性。一场篮球比赛的胜负是由双方得分多少而定的,而投篮是得分的唯一手段。因此,投篮技术很自然的就成为篮球运动中一项关键性的重  相似文献   

13.
如何提高投篮命中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人投篮训练 个人投篮训练是自信心的训练过程,运动员在投篮练习过程中,不断增强信心,巩固提高投篮命中率。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14.
宁国防 《当代体育科技》2020,(2):219-219,22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与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NBA总决赛后卫队员的各种投篮技术运用进行对比,探索出两队后卫队员投篮的差异,为后卫队员的投篮训练提供借鉴意义。在两队后卫队员投篮技术运用对比中,勇士队的投篮技术运用全面,而骑士队的投篮技术运用较为单一,不能为球队提供足够的得分帮助。  相似文献   

15.
1.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将参加雅典奥运会的中国男篮组织后卫作为研究对象的观察组,参加雅典奥运会与中国队比赛的西班牙、阿根廷、新西兰、意大利、塞黑、立陶宛队组织后卫作为研究对象的对照组。(2)研究方法:录像分析法、特尔菲法、数理统计法。2.结果与分析(1)得分能力指标对比分析:中国男篮组织后卫敢于进攻,敢于投篮,且投篮的机会较多,具有强烈的得分欲望,也具有一定的得分能力,但是在投篮中表现出自信心不强、仓促出手、投篮的稳定性差,特别是2分投篮命中率很低。在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应进一步加强对抗投篮的能力,提高投篮命中率…  相似文献   

16.
<正> 一、怎样判断和处理投篮队员与防守投篮队员的犯规在激烈对抗的篮球比赛中,进攻队运用各种技术和战术的目的,都是为了创造尽可能多,尽可能好的投篮机会,力争投中得分;而防守队采取各种技术和战术进行积极防御的目的,则是为了防止进攻队的投篮和得分,力求从防守转入进攻。显而易见,投篮与防守投篮,是篮球比赛攻守的焦点。因此,正确地判断和处理投篮队员与防守投篮队员的犯  相似文献   

17.
姚利 《体育教学》2003,(1):54-54
单手肩上投篮是一种基本的投篮方法,亦是投篮技术教学的重点。在单手肩上投篮技术教学中,学生往往容易出现肘关节外展的错误动作,而且,这一错误动作一旦形成错误动力定型,则会直接影响正确投篮动作的掌握。目前,在各类教科书中,纠正肘关节外展的方法是,借助于外部条件限制,让学生的手臂靠近墙壁做徒手或持球的投篮模仿练习。然而,这种方法由于受练习条件的制约,无法与实际投篮练习紧密结合,学生不能在实际投篮练习中纠正错误动作,体会正确的动作要领。因此,运用这一方法纠正肘关节外展的错误动作,其效果不甚理想。为此,本人…  相似文献   

18.
浅析篮球跳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篮球运动中,传球、运球都是战术配合,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投篮,它是得分唯一的方法。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投篮技术也出现一些新的趋势,如投篮的难度性,远距离投篮的准确性, 投篮技术的多变性。在竞争中,进攻队运用各种技术、战术都是围绕创造机会进行投篮得分。而防守队的积极防御也是为了阻挠和破坏进攻队的投篮,所以投篮是篮球竞赛中攻守对抗的热点,而跳投技术又是目前篮球运动最常用的得分手段,它在篮球运动中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刘晖 《体育科技》2014,(6):38-40
为探明2012—2013赛季CBA总决赛广东队与山东队4场比赛中两队中远距离投篮、投篮命中率、进攻篮板球、防守篮板球等技术数据的差距,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等方法,对2012—2013赛季CBA总决赛广东队与山东队攻防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山东队应该提高队员的罚球命中率,减少队员之间的配合失误,加强自身的防守能力,保护好篮板球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投篮命中率[1]。  相似文献   

20.
篮球比赛,双方都在力争胜利,而胜利的获得,最终取决于投篮得分。因此,判断和处理投篮队员与防守投篮队员的犯规,应列为临场裁判员执法的重点。它不仅涉及到中篮是否有效、中篮后是否加罚和未中罚不罚球的原则问题,而且孕育着胜负的因素,潜伏着胜败的转机,直接影响比赛局势的发展。要想对投篮队员与防守投篮队员的犯规做出正确的判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首先从理论上加深对“投篮动作”的理解,吃透“投篮动作”的内在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