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所谓审编合一,是未经三级审稿决定书稿是否采用就进行编辑加工,把加工整理环节中对书稿的审读作为审稿环节中决定书稿是否采用的审读;把加工整理过程中处理书稿的记录作为审稿后对书稿全面评价的意见,并以此作为书稿是否采用的依据。当前,在一些出版社,三级审稿制没有很好地执行,不少编辑人员为追求速度、追逐利润而搞“审编合一”,这是导致图书质量严重滑坡的重要原因。一、审稿和编辑加工整理是编辑工作不能混淆的两个重要环节按编辑学理论,审稿和编辑加工是两个独立的工作环节,两者是不可混淆的。从任务看,审稿的任务是从出版专业的角度…  相似文献   

2.
正科技期刊稿件审查是遴选高水平文章、对稿件编辑加工前的必要环节,也是评价稿件质量、提高期刊质量的重要内容。笔者在分析科技期刊稿件审查基本模式的基础上,归纳了形式审查和实质性审查的主要内容,针对稿件及其审查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审稿策略。期刊稿件审查的基本模式期刊稿件审查的形式可从程序和技术角度认识和划分。从程序上认识稿件的审查形式,可保证在健全编辑  相似文献   

3.
基于出版流程的开放存取期刊学术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强化出版流程管理这一开放存取期刊学术质量控制的基本思路出发,按照组稿、审稿和编辑加工出版流程的三个主要环节分别论述开放存取期刊学术质量控制问题。指出基于出版流程控制开放存取期刊学术质量,主要应做好三个方面工作:加强主动约稿,提高稿源质量;创新审稿方式,严把质量关;强化编辑加工,提升形式与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4.
这个问题似乎是老生常谈,但如何系统地、规范地加工稿件,编出水平、编出特色、编出风格是值得深入探讨的.编辑要研究其中的规律和特点,不只是把注意力放在标准、规范和格式、标点上,更重要的是要注重论文整体内容的编辑加工,不能忽视每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5.
科技论文的编辑加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这个问题似乎是老生常谈,但如何系统地、规范地加工稿件,编出水平、编出特色、编出风格是值得深入探讨的.编辑要研究其中的规律和特点,不只是把注意力放在标准、规范和格式、标点上,更重要的是要注重论文整体内容的编辑加工,不能忽视每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6.
把好审稿环节提高图书质量张沛泓图书的编辑工作是由相互衔接的各个编辑环节所构成的系统工程。一部书的产生,从选题的设计策划到组织稿件、联系作者,再到案头的审稿加工,直到书稿的排、校、印、发乃至宣传评介等诸多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正如产品要把好各道工序一样,...  相似文献   

7.
一、校对与编后印前质量保障环节   在传统的图书出版过程中,介于书稿的编辑加工之后和图书印刷之前这个阶段,有排版和校对活动。校对之所以需要,因为它在书稿转换成印刷书籍阶段中,处于最后一个保障着图书内容和编排形式质量的环节,这个环节我们称之为“编后印前质量保障环节”。   校对是在近代铅活字排版和机器印刷的条件下,为了适应图书出版生产力的发展,从编辑活动中分离出来的。校对从编辑活动中这种分离,对图书出版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今天这种作用仍然是巨大的。校对活动是对照原稿在校样上进行以“校异同…  相似文献   

8.
邹韬奋说:“关于编辑工作,虽然有其特殊的技术,基础仍在写作能力和学识的充分修养。”把写作能力作为编辑工作的基础予以特别强调,足以说明编辑加工在编辑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所以,有的老编辑把编辑加工称之为最能体现编辑才能的工作环节。  相似文献   

9.
在整个出版链条中,编辑工作是其中的龙头与核心。在这个重要的位置点上,传承与发展,引介与创新,无不考验着编辑的学养与功力。编辑功力及其重要性编辑能力是编辑在联系作者、策划选题、编辑加工、确定图书形式、定位目标群体、预估图书印数、撰写宣传文案、协助发行等工作中所体现出的能力。一本图书从孕育到诞生,每个环节都有编辑的独特印记。这种工作模式可以让编辑对一部书稿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0.
认真通读付印样--把好编校质量最后一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读付印样是出版诸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把好编校质量的最后一关.通读付印样可以发现编辑在审读加工时,没有发现的原稿上的错误及加工标注时的疏漏,还可以发现校对的差错和录入排版造成的误排.所以,可以说通读付印样是编辑再加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科学论文编辑加工的创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永田 《编辑学报》1990,2(1):20-23
撰写科学论文是完成科学研究工作的最后环节。编辑加工产生可供发表的科学论文。发表科学论文是把科研成果奉献给社会。期刊选择什么样的论文发表,由办刊宗旨决定。自然科学期刊各属特定的学科领域,均有明确的办刊宗旨。期刊质量之所以有千差万别,在一定意义上,编辑水平决定书稿质量的高低,是否对科学论文进行创造性的编辑加工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创造性的劳动产生创造性的产品,创造性的编辑加工,产生高质量的科学论文。编辑对文稿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科学论文编辑加工创造性的表现,探讨创造性编辑加工的规律性,与提高编辑加工质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责任编辑要关注图书装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岚 《出版科学》2004,(5):61-62
责任编辑往往只注意对书稿内容进行把关,对图书的形式则撒手不管,任由美术编辑和有关技术编辑负责处理.如今市场经济的大潮把编辑推到竞争的风口浪尖上,使编辑处于策划、审稿、编辑加工、出版、发行的中心.有的出版社已经出现了一部书稿从选题策划到成书上市,皆由责任编辑一揽子负责到底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网络出版的变革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网络出版的涵义与形式 目前对网络出版的涵义还没有统一的说法,一般指将信息经过编辑加工后通过网络有偿发布(发行)。这一定义仅强凋了发布(发行)环节的网络化,还不够完整。科学的界定应该是:网络出版是指利用网络完成出版物的选题策划、组稿、编辑加工、市场营销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并通过网络发行。 目前,网络出版的主要形式有四种: 1. 建立书目数据库和提供全文检索服务。这类数据库主要包括新闻。专业期刊、杂志、电子图书等。读者检索到所需文章或图书后,可直接浏览或从网页上将文件下载到个人的电脑或阅读器中。 2.…  相似文献   

14.
长篇小说和其他门类书稿一样,在编辑过程中有许多工作环节,如制定选题、组稿、审稿、编辑加工等等。这些工作环节都很重要,在哪一个环节上,稍有疏忽,都会发生差错,影响出版物的质量。但是,长篇小说的组稿和审稿是整个编辑工作的中心环节,是能否编辑、出版优秀长篇小说最关键的环节。其他门类书稿(如知识性、理论性  相似文献   

15.
编辑在出版工作中的风险及防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出版工作中从图书选题策划、组稿、编辑加工到校对、印刷、发行等的每一个环节,都潜藏着各种各样难以把握的风险,而这些风险一旦控制不好,势必会对编辑及出版社造成各种损失.特别是对于新编辑,由于从事出版工作时间短,经验不丰富,对风险不易识别,更应该控制每一个工作环节,认清风险源,并认真对待风险,把风险控制在萌芽之中.  相似文献   

16.
赵静 《出版参考》2009,(14):26-26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给编辑出版带来了光与电的革命,编辑的日常工作如信息收集、组稿、编辑、排版、审校、出版、印刷等环节已经或即将全程电脑化,其中的编辑加工环节看似与计算机的关系相对最远,其实不然,本文即从书稿的编辑加工角度对如何发挥计算机的作用作一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7.
加强环节质量控制提高期刊整体质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保证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正常运行,提高科技期刊的整体质量,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环节质量控制,包括:坚持办刊宗旨,确保期刊的政治质量;坚持质量第一原则及三审定稿制度,严把审稿质量关,确保稿件的学术质量;在编辑加工过程中实施编辑加工三重把关制、责任编辑责任编委双责任制,严把编辑加工、校对、制版、印刷、装帧等环节质量.  相似文献   

18.
编辑--现代出版业中的项目管理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红 《编辑之友》2004,(5):31-32
一、传统意义上的编辑工作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 把稿件编印成为图书报刊,使广大读者能够手捧散发着油墨芬芳的书籍或报刊,轻松阅读,从中获取知识,得到精神共鸣,这是出版业的基本职责.在这一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编辑工作.传统意义上的编辑工作,主要就是指文字加工.  相似文献   

19.
“编辑”一词的含义有广狭之分。广义的“编辑”应包括选题、组稿、审稿、编辑加工、版式设计等全过程。由于其中的编辑加工是编辑工作的主要环节,因此狭义的“编辑”常指编辑加工这道工序。当然“编辑”一词也用来指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对“编辑”或“编辑加工”我们常听到这样一些议论: 有人说:“报刊上的文章都是作者写的,编辑只不过把它们收集起来,排个次序,改改错别字,勿需多大学问,一剪一瓶(浆糊)足矣!”有的作者在来稿的附言中则婉言说明:“我的稿子已反复修改过,还请某专家、教授审阅过,请编辑同志放心。”有的则干脆声明“文责自负,请勿删改”。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给编辑出版带来了光与电的革命,编辑的日常工作如信息收集、组稿,编辑、排版,审校、出版、印刷等环节已经或即将全程电脑化,其中的编辑加工环节看似与计算机的关系相对最远,其实不然,本文即从书稿的编辑加工角度对如何发挥计算机的作用作一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