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贾丽娟 《中国广播》2006,(11):70-71
我国现行电台的覆盖地域有一定的政策规定,在四级办广播电视体系中,县级电台是终端传播者,最接近基层,最能直接融入城镇乡村、贴近百姓,最能体现地方化。地方媒体场固定,横竖不能移动,有人称之为井型媒介。相对于中央、省级媒体而言,这是地方媒体的劣势,同时也是其优势,优势在于地方媒体可挖深井,把媒体的地方特色做足,在本地受众的心智智源中占得无可替代的一席之地。在各类媒体竞相发展的背景下,县级广播台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自身原因是观念陈旧、模仿城市电台、缺乏地方特色,那么,县级电台的出路何在?唯一出路就是,在地方文化、地域人文、历史传承等“地利”上做好文章,做到节目内容本土化,节目对象细分化,节目服务贴身化,才能拓展出一片生存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韩志强 《新闻战线》2015,(7):107-108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精神与内涵,挖掘和传承本土优秀文化是媒体的责任与义务。广播媒体应扬自身之优势,在本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发挥独特的影响力。广播是媒体,也是大众文化载体。从国家电台到城市电台,文化的传播与传承都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在节目中让本土文化有更好的体现,满足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是值得地方电台再认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尤其是电台媒体如何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已经成为了各地方电台媒体创新、改革的首要内容。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应该充分凸显自身内容公信力、影响力的优势,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引领思想正能量,这才是新媒体持续发展、稳步向前的关键。本文就以新媒体时代为背景,对传统媒体的竞争优势以及发展之道进行几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4.
陈蔚 《视听界》2006,(3):90-91
无锡经济台早间新闻节目《104新闻在线》创办十多年来,始终保持平均接近8%的收听率,在本地各电台栏目中一直位居三甲之列,是在本地最具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广电节目之一。总结这些年的经验,我们觉得,要办好地方广播,除了必须严守新闻纪律、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之外,还应从四个方面着手,提升地方广播新闻的竞争力。首先是地方广播要进一步本土化。这是地方媒体相对于中央、省级强势媒体的竞争优势所在,是地方媒体生存发展的根基。要把这一优势放大,必须深入挖掘本土化概念的丰富内涵,以本地事件、人物、城市发展、街巷故事…  相似文献   

5.
熊琦 《声屏世界》2009,(11):62-62
走本土化之路,大胆创新,不断适应社会、大众需求是地方电台生存发展的有效举措。地方电台只有牢牢地抓住本地的听众,根据他们的特点和需要来确定频道、节目的定位,从而提高收听率,才能使地方电台在与众多的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6.
在媒体竞争中,地方电台的专题节目是一个不应该被忽视的领域,而是一个值得下大力开发的富矿。它和新闻节目相比,不难发现这样一些优势和特点:  相似文献   

7.
县级电台、电视台是最基层新闻媒体,如何担当第一媒体,发挥喉舌和纽带作用,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在当前数字化传媒手段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如何应对市场竞争,提高影响力,是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刘旭 《记者摇篮》2009,(2):48-48
“快捷、方便、容量大、覆盖率高”,曾是广播被公认的特点和优势。但当今信息时代,媒体并行,广播的这些优势已经逐渐弱化。中央台、省级台纷纷在各地安营扎寨与地方电台展开电波大战,在这种背景之下,地方广播节目的“融合”特点日趋显现。这种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青年记者》2012,(20):48
7月3日上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全国16家报业集团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相互借取传播优势,实现创新发展。宣告国家电台与地方报业集团强强联手,建立长效合作关系,共享重大新闻资源。这是国家电台高速推进新闻改革、拓宽信息渠道广度和深度的一次重大战略举措,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广播媒体与平面媒体最大规模的跨媒体  相似文献   

10.
年初一场雪灾考验了媒体。被视为"弱势"媒体的广播,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在这场雪灾报道中发挥出前所未有的威力,使广大受众重新认识广播,而广播人也重新审视自己的媒体特性和优势。大灾之后话广播,如何进一步认识地方电台记者的职业定位,完善新时期地方广播通联协作网络有何现实意义?这些都是这场冰雪灾害报道留给我们的深层次思考。  相似文献   

11.
传播学的研究表明,文化上的亲和力,地域上的亲近感,最能使本地的听众产生共鸣。因此,作为地方电台我们必须认识到广播节目的这种地域性的差异,深入研究地域特色,突出地域特征,将自然环境、传统观念、生活方式、历史变迁、时代风尚等都要融入节目的设计策划中。几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感觉到:作为地方电台树立广播节目的本土意识,强化服务功能,是参与媒体竞争保持强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每年的全国人大、政协“两会”,全国乃至全世界媒体都云集北京,上演着一场精彩的新闻大战。作为一个地方广播媒体,如何才能在这场新闻大战中脱颖而出,充分彰显自身优势和特质?湖南电台卫星频道在去年邀集中部六省发改委主任集体访谈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围绕全国区域协调发展规划提出的“中部崛起”战略构想,今年首次倡导发起安徽、湖北、河南、江西、山西各省电台新闻频率联手成功推出2006全国两会中部六省电台联合报道《崛起中部启航十一五》,实现资源共享,整合传播,开启了六省广播媒体合作的新篇章。是广播“两会”报道的一次成功而大胆地创新。  相似文献   

13.
《新闻前哨》2012,(9):6-6
据大江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全国16家报业集团.近期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相互借取传播优势。实现创新发展。江西日报社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郑重签约.宣告国家电台与地方报业集团强强联手,建立长效合作关系,共享重大新闻资源。这是国家电台高速推进新闻改革、拓宽信息渠道广度和深度的一次重大战略举措,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广播媒体与平面媒体最大规模的跨媒体合作项目。  相似文献   

14.
苏蓓 《新闻窗》2009,(5):67-68
1920年11月2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西屋电器公司创办的KDKA电台开始定期广播。这一天被公认是世界广播事业的诞生日。新出世的广播以其无与伦比的时效和真实生动的优势迅速成长为最强势的主流媒体。但是自电视媒体诞生以后,因其不仅拥有广播所具有的亲切、生动等优势,还具有形象性和更真实、更具现场感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5.
传播学的研究表明,文化上的亲和力、地域上的亲近感,最能使本地的听众产生共鸣。因此作为地方电台我们必须认识到广播节目的这种地域性的差异,深入研究地域特色,突出地域特征将自然环境、传统观念、生活方式、历史变迁、时代风尚等都要融入节目的设计策划中。几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感觉到:作为地方电台树立广播节目的本土意识,强化服务功能是参与媒体竞争保持强势的重要途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在激烈竞争的媒体环境中,广播媒体如何求生存、谋发展,一直是摆在广播人面前的课题。而新闻频率作为每家地方电台的主打频率,其竞争力如何,直接关系到电台的整体水平。在"十二五"期间,广播媒体要想提高自身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必须致力于打造  相似文献   

17.
近来年,随着在线电视,互联网的全面普及,手机网络等新兴媒体的飞速发展,地级市电台面临的激烈的竞争,遭遇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其生存发展由此变得越来越困难。当前,地级市电台要改变现状,必须做好"三贴近"工作,大力挖掘地方元素,让广播信息喜闻乐见,办好富有地方特色节目,牢牢地吸引住听众,提升广播电台的收听率。同时,地级市电台要进一步融合新兴媒体,提高听众参与积极性,实现广播节目落地生根发芽,打造具有地方品牌栏目广播特色的发展之路。本文试从地级市电台未来的发展趋势,浅谈地方电台如何融入新媒体元素,用特色品牌节目吸引听众,让百姓关注关心电台的未来。  相似文献   

18.
对于地方媒体来说,青岛涌现的众多名牌企业以及由此形成的"名牌现象"无疑是一座丰厚的新闻素材"富矿区".一个城市具有自身区域性的特色与亮点,充分挖掘这些特色与亮点,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进行精耕细作,这是城市电台新闻报道的优势所在.多年来青岛电台立足地方新闻资源优势,不断打造报道精品,2005年推出的系列报道<"微尘"在行动,爱心铸品牌>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的创作再次体现了这种思路.  相似文献   

19.
电台新闻编辑属于人民工作生活中获得新闻消息的关键途径之一,其中,电视是传统的媒体模式,在长时间报道发展和积累中已具有比较稳固的收视人群及报道经验,而且相较于广播、报纸与杂志等媒体载体,电台新闻在报道新闻消息的表现力和影响力上存在的特点优势也更为明显。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台新闻编辑播出突发事件的特点优势,然后讨论了新闻编辑在播出突发事件方面的关键性,最后提出了提高电台新闻编辑播出突发事件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医疗专题广告或叫专家坐堂、企业专题、健康讲座,成就了众多地方电台的广告创收,使得很多地方电台的事业发展绝处逢生,走出低谷,走向强盛。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医疗专题广告实际上是一种畸型广告,降低了媒体的公信力,亟需加大整治力度。一、广播医疗专题广告火爆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