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展览现场以山西博物院藏忻州九原岗北朝墓室壁画的《升天图》为蓝本,复原了1500年前彩绘的壁画场景。(一)神话是民族生命力的源泉,是民族文化的精神所在。2020年10月,浙江美术馆"山海新经——中华神话元典当代艺术展"正式开幕展出。古本《山海经》集地理志、方物志、民族志、民俗志于一身,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元典,也是一部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其内容光怪陆离、庞博纷杂,涉及植物、动物、  相似文献   

2.
外号严胖子的严晨,成了江南旧书业世家严家两世的传人。一篇访问记上如此写他:因为严胖子的存在,杭州的旧书业居然续上了中断40年的旧梦……新华路明宅有他的铺子,名叫宝贻斋…… 《杭州市志》在弥漫的史料间隙漏出了一个光亮的句子:“(1958年)私营的拜经楼、宝贻斋、文艺三家旧书店,合并为公私合营古旧书店。”  相似文献   

3.
水磨年糕     
正中国年糕的起源传说众多,有打年兽说、大禹治水说、伍子胥说、文种说等,其中,大禹治水说、文种说的发生地就与宁波有关。"大禹治水说"认为,年糕最初就是百姓为感恩大禹治水而献的祭品:"相传大禹治水后,给浙江百姓带来实惠,大家就用他整治的水田上种出来的粮食做成糕祭祀。初叫米糕,因为祭祀的目的是希望一年更比一年好,所以改称为年糕了。"宁波制作年糕历史悠久,至少在北宋已经有用米粉做糕的记述。在清代已经非常普及了。清代,宁波地方文献《桃源乡志》卷五《物产志》明确提到:"良湖稻,可做年糕。"年糕  相似文献   

4.
杨善洲“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的先进事迹,像春风送温暖般深入人心,足以让每个人都感动不已。于是,人们对他的赞颂好评如潮。我认为,这些赞颂和好评可以概括为:他是党的好儿子,人民的好儿子。不过,与此同时,我还认为,应当对杨善洲加上一条大自然的好儿子。因为,他的先进模范事迹里无不体现着他对大自然深厚的爱和尊重.体现着他对故乡,大山、森林和大自然的深情。  相似文献   

5.
闻华 《生态文化》2006,(3):64-64
浙江省尤泉县林业局吴炜散文集《绿野散花》编入《绿谷风丛书》,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绿野散花》,是由“绿野散花”、“牛觞鸽说”、“林海情缘”、“绿地纪实”、“旅途拾遗”、“友人诗文”六个编目79篇文章结集而成。吴炜在《崇尚大自然》(后记)中说,他20余年从事林业工  相似文献   

6.
刘先平先生继承了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通过对大自然文学的审美观照,促进了人类与自然界的沟通与联系。他的《海雕行猎》以其独特的魅力给人以深刻的现代启示,作品展示了大自然世界中激烈地生存竞争,教会人们生存之道。作者对整个大自然界满怀最真挚的情感,在创作中凸显了海雕形象的自然本真,并通过《海雕行猎》向读者传达了一些内涵丰富的人生哲理,具有独特的思想价值。本文就主要论述刘先平《海雕行猎》的独特价值,分析《海雕行猎》中蕴含的启迪心灵的生存之道、动物界存现的自然本真的"类人"特征、动物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最后论述刘先平《海雕行猎》的现代启示以及内涵深刻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7.
《楚辞·天问》是屈原的不朽巨著,因其独特的写作技巧与风格,成为《楚辞》诸作中的奇葩。《天问》具有一股悲情的动人力量,使人产生共鸣。屈原通过诘问的修辞方式,沿用楚骚美学的托物寓志手法,借助夏、商、周三代的历史人物与故事,神话中的天文、动物及植物的意象等,抒发心中的一腔悲愤,以及对楚人的讽谕、期盼与警惕。屈原在《天问》中所抒发的悲愤,正与司马迁的悲情一致,这也可解释司马迁读《天问》后深感悲愤的原因,《天问》也达至《文心雕龙》美学中的隐秀效应。  相似文献   

8.
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曾在安乐、兰山任县令,因有惠政,两邑均为其造专祠。他在安徽滁州、潜山、合肥先后任知州、县令,并被陷害,牵连两个老仆人缧绁三年。他在安徽的宦迹,长期被淹没了。1993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潜山县志》,未提李方膺在潜山任县令。《安庆市志》《安徽省志·人物志》《安徽文化史》等,均没有提李方膺在安徽任官。近年,偶见李方膺在滁州、合肥任官的文字,但任职时间、过程、离职原因等,语焉不详,或遗漏,或颠倒。本文考证李方膺在安徽三地任官始末,离开安徽的原因,及其在安庆、合肥有关诗画作品,以丰富安徽历史文化资源,促进皖江文化、滁州文化、庐州文化与扬州八怪、苏吴文化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甲申年,也是属相为猴者袁熙坤的本命年。《北京晚报》大年初一的头版上,推出了一幅醒目的《金猴献福》图,这是出自属相为猴的大家、全国政协委员袁熙坤先生的手笔。他在画中的题款为:“用智如水,水滥则溢,用勇如火,火烈则焚。此乃大智大勇之金猴所悟。”他对于金猴情有独钟,除了他属相是猴而外,还由于他与生俱来从骨子里热爱大自然,热爱动物的秉性所使然。  相似文献   

10.
朱志先  张霞 《文化学刊》2010,(4):157-160
梁玉绳《史记志疑》是清代研究《史记》的一部佳作,后人对其评价颇高。此书的形成大量借鉴了明代学者的汉史的研究成果,凸显了明代学人对《史记志疑》的巨大影响,全面深入的研究,梁玉绳对明人汉史学研究成果的借鉴与批判,对于进一步挖掘《史记志疑》的学术价值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正他是一位资深的纸质媒体从业者,擅长严谨的新闻采编工作,却用广博的知识和过人的创造力,复原了南宋《咸淳临安志》中的"京城四图",并获广泛肯定,成为G20杭州峰会官方宣传刊物中的重要插图。他曾当过网络媒体老总,擅长时事话题的整合报道,却用历史学家的眼光写出一系列学术专著。2016年秋天,他的论文《从宋版"京城四图"看临安城基本保障系统的构建》,登上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承办的《国际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2.
王建中 《文化学刊》2008,(1):148-152
著名学者彭定安先生用3年时间写出一部百余万字三卷本的长篇小说《离离原上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古诗形象地表现了这部小说的主旨,因为它讲的是当代知识分子"枯"与"荣"的故事。作品主人公欧阳独离是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透过他的欢乐与痛苦、奋进与挫折,作品反映的是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在当代文坛,像《离离原上草》这样多角度、全方位表现一代知识分子的佳作,还是很少见的。  相似文献   

13.
百岁赵超构     
钟瑶 《文化交流》2010,(7):11-14
他曾以"林放"的笔名发表新闻性杂文万余篇,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化名人。毛泽东曾经7次会见他。《人民日报》曾刊文赞扬他"一笔曾当百万师"。他就是——  相似文献   

14.
小曼 《文化交流》2010,(6):34-37
因为《盗墓笔记》,他名声大振:6部书销售200万册……南派三叔,凭什么这么红?2010年全国图书订货会上,南派三叔携《盗墓笔记6》亲临现场。高大、微胖、安静,因为怕冷穿得极其严实;腼腆、内向、语速决还有点结巴。  相似文献   

15.
李俊超 《职业圈》2013,(10):16-16
最近,《找你妹》成功登顶苹果App Store中国区免费应用排行榜榜首,如果不是因为《植物大战僵尸》的首次限免,它的登顶日期可能还会提前,据官方透露,这款发布不久的游戏已经在全球获得了数千万用户!  相似文献   

16.
《志在摩登》是徐志摩的嫡孙徐善曾先生为祖父写的传记。2018年6月10日,徐善曾在杭州举行新书分享会,关于祖父的一生,他从亲人的角度进行了还原与评说。  相似文献   

17.
《辽东志》始成稿于永乐年间;此后,又经历了四次重修,其中,尤以第三、四次成果最著,分别修成任洛《辽东志》九卷和李辅《全辽志》六卷。二书各具特色和显著价值,成为今人研究明代辽东历史所依据的首选和主要史籍。但目前学术界对两《志》的研究还很薄弱,不仅对其成书的过程和刊刻次数尚有疑问,而且对其独特的史料价值还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这直接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乃至明代辽东史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8.
正沙博理先生是中国对外传播的伟大践行者,他先后将20余本书,累计1000多万字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在海外享有盛名。他出生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的中产阶级犹太家庭,早年从事律师工作,见过太多美国司法不公的现实。1947年来到中国以后,同著名演员凤子结婚,从此扎根于中国。建国后他参与创办《中国文学》杂志,将大量新中国的文学作品译介到英语世界,如《小二黑结婚》《儿女英雄传》《林家铺子》等,其后他又从  相似文献   

19.
明代徽州的民间诗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率滨吟社录》《新安名族志》等资料入手 ,对明代徽州的民间诗歌创作进行了探讨 ,认为在明代徽州民间社会有着一个活跃的诗歌创作群体 ,除了个体化的创作外 ,他们还因为宗族血缘关系以群体化的方式活动 ;他们的作品虽然没有士大夫文人的作品视野阔大 ,但对地域文化的表现却很丰富。徽州民间诗人的活跃反映了文学史发展越来越多层面、多线条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20.
新编《清史·朴学志》编撰的完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为前此有关著述所未见之篇目,但也有一些略欠之处。在此对新《清史·朴学志》在篇章命名、体例、内容等方面的欠妥之处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