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在覆核敦煌原卷的基础上,从“不明词义而误录误改”、“不明对仗而误录”、“不明繁体字分工不同而误改”、“当改而不改”、“不当改而改”、“径改而不出注”、“自乱体例”、“脱文”、“未吸收前人成果”、“不明韵律而误”、“不明俗字而误”十一个方面,对《全敦煌诗》中的校勘失误进行了纠谬。’  相似文献   

2.
周文 《培训与研究》2009,26(1):4-5,64
《元刊全相平话五种校注》是继古典本之后在校勘和注释方面做得最好的标点本,但校注中也有一些由于不明词义、语法而误录、误改、误断的情况,本文就这三个方面各举一例说明之。  相似文献   

3.
《元刊全相平话五种校注》是继古典本之后在校勘和注释方面做得最好的标点本,但校注中也有一些由于不明词义、语法而误录、误改、误断的情况,本文就这三个方面各举一例说明之。  相似文献   

4.
《滨州学院学报》2020,(1):78-83
《中华道藏》所收录的敦煌本灵宝经与所据的敦煌底本之间存在不符之处,经过考证,多为《中华道藏》误录,原因主要有音近致误、形近致误、俗字未辨等。对上述误录的内容,一一列举并加以校正。  相似文献   

5.
《全敦煌诗》是敦煌诗歌整理的集大成之作,但在校勘上存在"不审音韵而误认"、"不审音韵而误改"、"不审音韵而误补"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敦煌变文校注>尚有一些不足之处:误录,或录一毫不相干的字,或未忠于原卷,妄加将通假字改为本字,或颠倒、衍或夺一字或几字;误释,未能考虑到变文所出时的语言特点、社会习俗等而臆断.  相似文献   

7.
敦煌写卷中的草书楷化字是汉语俗字的重要来源之一。在草书楷化的过程中,部分字形出现了既区别于原字而又在部分构件上与他字同形的情况,因而容易造成误释和误录。研究草书楷化字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敦煌和传世文献的整理及辨伪。  相似文献   

8.
《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是敦煌文书资料的综合性汇编,但在对所收敦煌文书校释时,通读方面尚存在三类疏误:一是不明文意,误用通读;二是本应通读,误而不用;三是本可自通,不必通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有些研究者在考释敦煌文献词语时,由于对某些词汇的词源不了解或不熟悉,从而得出了一些不太准确的结论,因不明典故而误、因忽视前世文献而误、因缺少佛教知识而误、因不懂名物制度而误、因不知通假而误等。本文就此分类各举若干例证加以说明,希望引起学术界对词汇溯源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自上世纪以来,敦煌写卷的释读研究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各个领域诸如天文、地理、医学、经济、社邑等皆有涉及。这些书籍释读精当,校录允恰,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释文读本。但是客观而言,还是出现不少误释误录之处,以下就这些释录不当之处略陈数例,以俟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1.
石刻是我国文献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学界对石刻的整理成果很多,也注重开发利用石刻的文献价值,但已有的整理成果中多有不足,比如常出现人物误录、格式误录、字形误录、误入(拆出)他碑、断章取义、疏略漏录、放弃辨识、误辨朝代、属地误录等问题.研究石刻整理常见误录原因,有利于学界对前人成果的利用,也有利于反省石刻整理中易发生的错误,以使再次整理石刻时尽量避免类似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关长龙 《家教指南》2007,(3):98-101
辞书在传承过程中,后出者多兼收前代同类之作,故其前代之讹误往往会造成一些不应存在的字形、字音或字义被后世辞书收录,所谓字之伪者.宋以后因印刷术之流行而致辞书规范化工作渐行,然亦因此误改误收者亦不免焉.今因敦煌韵书所作而得申辩其原委者数例,分"因声旁之讹变而望文生音"、"因形旁之讹变而望文生训"和"因辞书传抄之讹而将错就错"三类论之.  相似文献   

13.
中华书局点校本《南史》在标点上的不妥之处有以下几方面:一、文义不明而致误。二、专名不明而致误。三、记言之辞与记事之辞不明而致误。四、句式不明而致误。  相似文献   

14.
汉语的错字可以划分为不明结构而误、不明形符而误、不明声符而误、增减笔画而误和改变笔形而误等几种 ,对它们的错因作理据分析 ,从字源、字义上掌握汉字的形体结构 ,将有助于从根本上杜绝错字。这也是纠正错字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敦煌写本<新合六字千文>是世传<千字文>本基础之上新增二字而成.本稿据敦煌和日本流布的<千字文>注本,对新增二字的来源等问题作以小考;另外对邰惠莉氏的<六字千文>(S.5961)及<千字文>(S.3835)的误录、未录部分作些补校.  相似文献   

16.
《汉魏六朝碑刘校注》是系统整理与研究汉魏六朝石刻的最新成果.该书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缺录、误录、未释、误释、误校、误点等问题,需要学界进一步整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张娜丽 《家教指南》2001,(3):100-105
敦煌写本《新合六字千文》为世传《千字文》本基础之上新增二字而成.本稿据敦煌千字文注本及在日本流布的千字文注本,对新增二字的来源等问题作以小考;另对邰惠莉氏所录的《六字千文》(S.5961本)、及《千字文》(S.3835)本的误录、未录部分作一补校.  相似文献   

18.
《群经平议》是晚清著名小学家俞樾的一部重要训诂学著作,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但是,该书在训诂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失误。其训诂失误的原因表现为:不明史实而误训、不明通假而误训、滥言通假而误训、偷换概念而误训、误会古注而误训、不明语法而误训、不达古语而误训七个方面。对书中误训的揭示和梳理可以为后人阅读和使用该书提供有利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汉魏时期,敦煌就近而葬,无公共墓区.西晋敦煌名人氾瑗,始葬父于敦煌城东戈壁,遭时非议.县令李充莅治敦煌,称氾瑗葬父于城东戈壁"志孝合礼",舆论一变,就近而葬之旧俗随之而改.今敦煌城东南及城西大片古墓葬区,即西晋以来形成的公共墓区.  相似文献   

20.
汉语的错字可以划盼为不明结构而误、不明形符而误、不明声符而误、增减笔画而误和改变笔形而误等几种,对它们的错因作理据分析,从字源、字义上掌握汉字的形体结构,将有助于从根本上杜绝错字。这也是纠正错字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