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产生科技档案实体分类与信息分类的原因 整理、保管在性质上属于档案实体管理的范畴,针对目标是内容与信息统一的档案实体;编目与检索在性质上属于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范围,针对目标是档案中蕴含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高校档案分类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关于高校档案分类的基本认识 1、<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的历史作用与实践意义 <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以下简称<分类法>的制订与实施,结束了高校档案分类各行其是、乱无章法的局面,开启了高校档案分类标准化、规范化的先河.  相似文献   

3.
《中国档案分类法》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名《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档案界和图书情报界广为使用的两部文献分类法,目前它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文献信息管理日益走向一体化的今天,深入探讨二者之间的同异,不仅有利于促进不同信息资源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共享,而且对推动分类检索语言在档案工作中的进一步普及运用也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城建档案整理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城建档案分类。只有通过科学的分类,才能使城建档案类别清楚,层次分明,以利于对档案的保管、利用和科学管理。一、城建档案分类的原则城建档案分类的原则,就是要按照城建档案自然形成的规律和特点,保持城建档案内在联系和系统性,便于保管和利用。城建档案综合性、整体性、专业性强,就一个城市来说城建档案涉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方方面面。重要的城建档案都要移交到城建档案馆集中保存。对这些来源不同、专业性质不同的档案的分类整理,既要结合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需要,保持它们的综合性、专业性、整体性的…  相似文献   

5.
彭佳妮 《兰台世界》2012,(20):34-35
档案分类作为揭示、组织和管理档案的一种方法,是档案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对档案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分类:档案实体分类和档案信息分类,文章详细分析了二者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图书分类法发展趋势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图书分类法发展趋势论吴仲强,廖楣彩(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图书馆)纵观我国图书分类的历史,无论是理论之研究,还是技术方法之阐述,都是以体系分类法为研究对象的,我们目前继续使用的《人大法》、《科图法】和《中图法》等,也都属于体系分类的范畴.所谓体...  相似文献   

7.
<中国档案分类法>(第二版)(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12)(以下简称"中档法")出版发行两年来,对推动档案分类标引、组织档案分类目录起了很好的作用.这部大型工具书的出版是我国档案领域的一项较大的研究成果,可庆可贺.当然,任何事物都不是完满无缺的.我们在应用这部分类法进行档案分类标引工作中,确实遇到某些具体问题,给标引工作带来了误差.本文所指的某些问题,有的是我们对"中档法"的理解不够,有的则显然是这部分类法自身的某些不完善,我们认为的不完善之处将在这里列举一二,希望能与专家及使用者共同研讨.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档案分类法》的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档案分类的角度出发,说明了《中国档案分类法》是档案信息分类法。又通过分析图书分类排架与组织分类目录两者的兼容性,论述了图书分类法被赋予两重职能的原因,而借鉴图书分类理论编制的《中国档案分类法》,档案实体分类与档案信息分类两得的不一致性,决定了《中国档案分类法》只具有建立档案目录信息检索体系的一种职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回顾清末我国图书分类思想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图书分类思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评述,包括:对传统分类理论的批判与反思,对西方图书分类理论的传播与鉴别.对图书分类基本理论的探讨,以及对图书分类法编制技术的探讨。文章指出,民国时期图书分类思想大量吸收了西方图书分类理论、特别是《杜威十进分类法》的编制体系,但又有诸多创新,并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10.
文燕 《贵州档案》2000,(4):33-34
高校照片档案是指凡反映本校教学、科研、学校管理和历史发展 ,具有保存及利用价值的各种以照片形象记录的专用载体及其相配套的文字材料。作为一种信息记录 ,照片档案以其特殊形式的载体 ,生动具体的形象 ,清晰的画面 ,忠实地记录着历史的风风雨雨 ,再现了历史的精彩瞬间 ,具有珍贵的文献与历史价值。科学地管理照片档案 ,对于保存历史、真实地再现历史 ,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及时收集、科学整理 ,是管好照片档案的基础照片的收集和管理 ,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对于整个照片档案的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在照片档案的收集整理过程中 ,应注意以…  相似文献   

11.
鉴于全国档案馆馆藏资料分类不统一的状况,笔者想就此谈一点个人意见:一、根据馆藏资料实际,采用《中图法》或《资料法》较为适宜。前面已经说到档案是一次文献,即原始文献。档案的分类是以行政机构、职能并紧密结合档案记述和反映的物属性关系来确立类目的;馆藏资料大都是二次或三次文献,属于图书资料的概念范畴。而《中图法》与《资料法》是按照图书内容的学科属性和其他特征来确立分类标准的。既然馆藏资料不是档案,那么,用《中档法》类分馆藏资料就欠妥当。因此,笔者认为:文献的性质、属性不同,所用的分类方法也应该不同。即档案(属于…  相似文献   

12.
档案的分类普遍遵循逻辑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分类思想。逻辑主义的分类思想是根据档案的一般特征作为分类标准和依据,历史主义的分类思想是按照事物的现实存在状态与界线对档案实体进行区分,是一种客观主义的分类思想。  相似文献   

13.
教育档案的开发利用,是教育档案管理的主要环节和基本目的,做好教育的开发利用,首要的是做好教育档案的分类,为使这项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国家教委组织编制了《中国档案分类法-教育档案分类表》和《高校档案实体分类法》等规范,在指导教育档案管理和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图书与档案虽然属于不同的文献资源,有自身的特点,有各自的理论体系,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形态,但是作为客观存在,它们不仅载体相同、相似,而且服务性质、管理方法、管理手段都是高度一致的。它们拥有相同的物质形态、相同的表现形式和相同的信息内容。医  相似文献   

15.
图书分类中的疑难问题及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晓婷  董颖 《图书馆建设》2012,(5):34-36,40
图书分类是图书馆各项工作中的重点之一,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图书的利用率。由于图书分类工作具有复杂性,分类人员在进行图书分类时往往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如类目涵义的划分与辨识、历史与现状的时间界限、政治与地理概况的区分、语言读物的区分等。图书分类人员应该根据自身情况总结并提高分类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中国档案分类法》(以下简称《中档法》)第一版1987年12月出版一年多后,我院就开始按它进行档案分类标引了.实践证明,《中档法》第一版所设类目太粗,远远不能满足实际标引需要.1997年12月出版了《中档法》第二版,把类目由一版的5千条扩展到10万条,基本能满足全国档案分类标引需要,但我们在使用中仍发现不少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17.
机关档案实体分类方法,最常用的是年度———组织机构分类法和年度———问题分类法。我认为,中专档案实体分类如果单纯采取上述两种方法中的一种,都是不够全面的。比较妥当的办法应是两者的结合,也就是有的人所称的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结合,是两种的辩证统一。笔者从实践中不断摸索,采用了年度之下以问题分类为主、问题与机构相结合的分类方法,避免了单纯采用组织机构分类法或问题分类法的缺陷与局限,实践证明是简便可行而较为实用的档案实体分类方法。按这种分类法可将一个档案全宗分为如下14类:党务类;校务类;工会团委类;…  相似文献   

18.
《中国档案分类法》的编制目的是建立统一的档案分类检索方法,进而建立全国统一的目录中心.本文勾画档案分类问题研究理论框架和历史脉络,探索数字转型期背景下档案分类,尤其是档案内容分类的价值和意义.在以数据驱动的档案和文件管理大潮中,修订《中国档案分类法》将进一步有利于档案资源整合、数据治理,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在征集进馆的档案中,常常附有大量的照片。这些照片是历年多次活动形成的。由于无专业人员保管或人们没有认识它的价值,以致于这部分照片没有随档案归人相应年度,没有注释,没有说明,更没有标明时间地点,一堆一包的混杂在一起。但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的真实写照和档案的补充,或说档案的一部分,又相当重要,不可缺少。要相对准确地进行分类、系统地排列,使它们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根据其联系,  相似文献   

20.
档案的整理原则,是指导档案工作者将处于无序、分散状态的文件集中化、有序化、系统化,构成基本保管单位的档案指导原则。实际上,科学的档案整理原则是人们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充分发掘档案价值的前提与保证。毋庸置疑,历史原则作为档案整理的基本原则.对维护档案的凭证价值与历史文化价值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档案整理所应贯彻的根本原则。而相应的,无视历史原则,利用分类原则指导档案整理则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