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张岱年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办,以"弘扬中华文《以光大民族美德,繁荣学术研究,促进社会文明"为宗旨的《中华文化论坛》杂志经过多方努力,今天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海内外...  相似文献   

2.
1999年元月26日,四川省中华文化学会、《中华文化论坛》编辑部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举行《论坛》作者、读者、编者迎春茶话会,四川省中华文化学会会长、《中华文化论坛》杂志编委会名誉主任杨超、杨析综同志,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学院、四川教育学院、省新闻出版...  相似文献   

3.
我是《中华文化论坛》的一个热心读者。《中华文化论坛》各期上的重要文章,差不多我都阅读过。《中华文化论坛》1997年第3期上登出的牟钟鉴教授写的《从孔孟之道看儒家传统的中庸性格》这篇文章,我阅读多遍,特别引起了我的兴趣。这篇文章对儒家传统的中庸性格,从...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中华文化学会和《中华文化论坛》编辑部于1999年12月15日在省社科院召开迎新茶话会,省老领导、学会会长、编委会名誉主任杨超、杨析综,省政协原副主席杨岭多吉,省政协副主席章玉钧等领导。学会顾问、理事,《论坛》杂志编委及编辑部工作人员共80余人出...  相似文献   

5.
读《中华文化论坛》创刊号李明友我以为,《中华文化论坛》是一本旨在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问题即所谓"接引"这一时代大课题的文化研究刊物。它的闻世,不仅是四川一省的文化学术大事,也是西南地区乃至全中国的一件文化学术大事,值得庆贺,令人鼓舞。我读了创刊号...  相似文献   

6.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在京举行《中华文化论坛》读者、作者座谈会在《中华文化论坛》创刊两周年之际,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为了支持、帮助办好这份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学术刊物,于1996年4月18日在北京新华总社新...  相似文献   

7.
1996年5月我将《一代诗哲吴雨僧》寄给《中华文化论坛》时任主编谭洛非同志,没有想到一个多月文章就在2期刊出。洛非给我来信说:文章写得好,他把另一篇文章抽下,先将这篇刊登。又说《论坛》新辟了《中华学人》和《学者谈治学》两个专栏,主要登载四川学者和与四川学术、教育有关的学人。他要我向王利器先生约篇谈治学经验的稿件,并说他认为王先生的东西可以流传。我回信说,《论坛》开辟这两栏很好。我同王利器先生很熟。大概在1996年9月,我去拜访王先生,讲起谭洛非向他问候及约稿的事。王先生说,他同洛非也相识多年。我…  相似文献   

8.
关于大足佛教石刻两则跋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大足佛教石刻两则跋文龙晦(一)大足佛教石刻《牧牛图颂》再跋我于1992年参加大足石刻研究会,提出论文《大足佛教石刻牧牛图颂跋》,发表于1994年《中华文化论坛》第四期,在那篇文章里我第一次追本溯源把从《阿含经》起到王恩洋止有关《牧牛图》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中华文化学会会长杨超讲话筹备已久的四川省中华文化学会成立了。酝酿多年的《中华文化论坛》终于出版了,现已出了第三期。中华儒学、佛学、道学三个文化研究中心计划出三套丛书,现已正式出版了《中华道学文化系列丛书》。在这里除了祝贺四川省中华文化学会和三个...  相似文献   

10.
喜悉《中华文化论坛》已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正式公开发行,谨此向编辑部全体成员表示热烈祝贺!是你们全身心的投入,才能使试刊四年的内刊转为公开发行;是你们的认真和负责,才保证了刊物的学术水准,使之受到众多读者的欢迎。《中华文化论坛》的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  相似文献   

11.
善待文物     
“人类文化是继承的”。四年前,我曾在《中华文化论坛》1994年第4期上讲过这样一句大白话,因为我认为这实际上好像是一个问题。我现在试着再讲两个问题,以向专家们求教。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50年前发表《共产党宣言》,其中讲了两个“决裂”,常令我们文物工作者...  相似文献   

12.
简说《思源》任可《思源》杂志1991年2月创刊,创粉人兼社长为蔡肇财先生。“为民族源流寻根,为中华文化探源”,可视为其办刊的宗旨。这里,以我所见到的近期杂志几个主要栏目为例,约略加以绍介:“思源寻根”:刘清泉的《黄帝墓址新考与蔡氏渊源趣*,据河北涿鹿...  相似文献   

13.
征稿启事     
《中华文化论坛》2009,2(2):F0003-F0003
《中华文化论坛》是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关于中华文化研究的综合大型刊物,已获“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四川省一级期刊”的认定。  相似文献   

14.
《中华文化论坛》创刊五年,发表了大量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论文,其中不乏精品、珍品。我从中受益良多,谨此表示衷心感谢!我非常赞同本刊“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光大民族传统美德,繁荣社会科学研究,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宗旨。围绕此宗旨,应当继续多刊登发掘、阐释...  相似文献   

15.
征稿启事     
正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论坛》编辑部拟联络海内外致力于中华文化研究的学者专家,于2018年5月中旬召开"中华文化论坛·文化强国学术研讨会"。现面向全国征集稿件,诚邀国内外专家学者踊跃赐稿。  相似文献   

16.
征稿启事     
正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论坛》编辑部拟联络海内外致力于中华文化研究的学者专家,于2018年5月中旬召开"中华文化论坛·文化强国学术研讨会"。现面向全国征集稿件,诚邀国内外专家学者踊跃赐稿。  相似文献   

17.
古代长江流域的“超级大国”──楚国张正明(我应日本勉诚社邀约,撰为此篇,其日文本为阿部进先生所译,刊登在《日中文化研究》第7号"长江文明特集"上。今将其汉文本删繁就简,并将标题做了相应的修改,奉请《中华文化论坛》的编者和读者指教。──作者)伯特兰·罗...  相似文献   

18.
《端砚》特刊借助《中国文四宝》杂志这块园地,今天正式刊了。我作为中国文房四宝协会长、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杂志社社兼主编、肇庆市端砚协会名誉长,为地方性刊物《端砚》与国级刊物《中国文房四宝》联手共《端砚》特刊而高兴,并对《砚》特刊的编辑、出版表示热烈贺!  相似文献   

19.
我认为,《中华文化论坛》在今后的办刊宗旨中,在面向全国,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全方位研究的同时,更应加重对区域文化中之巴蜀文化的研究。所谓“巴蜀文化”,其实是巴蜀地域文化不断与包括中原文化在内的邻近周边文化乃至域外文化交流、菩草的产物。巴蜀文化既有着属于中华文化共性的一面,亦有着区别于中华文化圈内的其他地域文化,如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等的一面。从这个意义上理解,研究巴蜀文化也是研究中华文化。巴蜀文化虽然处于祖国的西南腹心,并且被崇山峻岭所环抱所阻塞,以致于有“蜀道难,难于…  相似文献   

20.
《寻根》1994,(2)
我看《寻根》(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寻根》杂志的创办,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正如杂志发刊辞中所说,中华民族文化昌明,源远流长,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祖根,我们拥有很值得继承并发扬光大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在当前,在邓小平同志建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