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我的"老班"     
说起我们的“老班”。我真的有说不完的话。“老班”胖嘟嘟的圆脸,中等个子,带着一大堆的书从安徽千里迢迢来到了浙江,融入了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生活……“老班”名叫“凌菲”,她解释说什么“凌”字的两点水要滋润“菲”字上的小草,真让我叹为观止。其实我们的“老班”很年轻,但我们都喜欢叫她“老班”,并非她年纪上的老,而是她说话、讲课很老到,全不像刚从大学里走出来的学生。对于班级里面的卫生,“老班”可谓是“一丝不苟”。每次大扫除,她都亲自把关,还时不时地给我们递毛巾,甚至亲自出马——洒水、拖地,擦窗,作为学生的我们有的时候真怀疑她是不是我们班主任。总觉得她像是我们的同  相似文献   

2.
女儿从小就很聪明,让我们感到高兴和满足。可她4岁那年,我们突然得知,表姐的女儿不到4岁就能背上千个英语单词了。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我们急忙将女儿送进了幼儿英语学习班,后来又让她参加了美术培训、少儿珠心算培训……上小学后,女儿果然成绩很好。可一想到与表姐女儿的差距,看到周围的孩子都在参加这样那样的培训,我们依然不敢松懈,不断地把她送进各种课外培训班。有时女儿不听“调遣”,我们也免不了训斥、拳脚甚至是耳光……谁知,就在我们煞费苦心时,她的学习成绩却一路下滑,最后居然讨厌学习,并且变得沉默、忧郁和孤僻了……  相似文献   

3.
我们是一对孪生兄妹,一阴一阳,一负一正.我是老大“+”号,她是二妹“-”号.同学们上小学一年级时就认识了我们,当时我的别名是“加号”,二妹的别名叫“减号”,我们都是运算符号。  相似文献   

4.
认识两个女生,都是我的师妹。一个是“毕婚族”,一个是“剩女”。“毕婚族”的家境不是太好,大学四年的学费,都是她一个人靠做四、五份兼职赚回来的。所以,今年还没毕业,她就和男友匆匆去办了结婚证。“剩女”是一名部门经理,有着稳定的收入,闲暇时就和朋友逛街、旅游,想去哪就去哪,倒也安逸。  相似文献   

5.
李爽 《天津教育》2003,(3):33-35
“老师,我们家小华每天放学以后第一件事就是看动画片,都上中学了,还跟小孩儿似的。”“是呀!给他们买早点的钱都用来买卡通贴画了……”“对!还有漫画书也害人。我那闺女吃完晚饭就进自己屋里,一开始我和她妈还特别高兴呢,以为她知道用功学习了,可有天夜里给她加床被子,推门一看,呀!开着灯就睡着了,手里还捏着一本漫画书呢。气得我把她那堆闲书都给烧了。您说这可怎么办呢?”家长会上,十几位家长把我团团围住,争先恐后地控诉着动画片、漫画书以及其它卡通类边缘产品过多地侵占了孩子们的日常学习和休息时间,强烈要求学校和…  相似文献   

6.
她是一个农村娃,在今年的中考里,她考上了城里的一所中学,她是村里第一个跳出农门的娃。她没有爹,只有一个憨厚老实的娘。她考上了城里中学,娘自然很高兴,逢人便夸:“俺那娃啊,考上了城里的中学咧!”她听了很不自在,特别是那“娃”字,自己都是十四岁的大姑娘了,还“娃,娃”  相似文献   

7.
胡大姐进了办公室,连声说:“完了!完了!”她有些气急败坏的样子,让办公室所有人都吃了一惊。我不知她说什么“完了”,所以小心翼翼问怎么了。她杏眼圆睁反过来问我:“小李,你说我家能有什么事会‘完了’?”我仍然小心翼翼地问:“难道我大哥发生什么问题了吗?可我大哥也没胆子敢欺负到大姐你头上的呀。”胡大姐说:“你看你想到哪去了。”  相似文献   

8.
作为母亲,我一直对那个以一曲表演难度极高的《大雪飘》,获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首届中国戏迷票友大赛的最高奖———金奖和特别奖的4岁戏剧小明星刘小源念念不忘。瞧那一招一式、一颦一笑,表演得多么到位,多么精彩,给戏剧爱好者们带来了多大的快乐啊!那么,4岁的小孩何以一下扬名海内外?她的父母是怎么教育她的,有什么奥妙?我想这是我们每个望子成龙心切的父母们最想知道的。于是我走进了小源在天津的家。妈妈爸爸都是“超级票友”追根溯源,原来“著名小孩”刘小源从小就生活在有着浓厚的京剧氛围的“京剧之家”里。小源的妈妈爸爸都是“超级票…  相似文献   

9.
“打开心锁,让阳光进来!”在湖南沅陵一中的箐菁校园里,经常会响起这样一个温柔甜美的声音,她用电波抚慰了许多焦躁的、孤独的、忧郁的心灵。因此,在这所学校里,几乎人人都知道学校的“天宁之声”广播站有一个“青涩氧吧”节目;在这所学校里,也几乎没有人不认识有着两个浅浅酒窝的唐佳,大家都亲切地称她是同学们的“安慰天使”。  相似文献   

10.
在防治“非典”的这段日子里,我们家的小军变化真大,最让我们感动的是,孩子有了“孝心”,学会了孝敬老人。以往,我们总是埋怨他对奶奶没感情,奶奶有10多年的哮喘病,又是78岁的高龄老人,所以躺在床上的时候多,吃要人喂、穿要人帮,下床行走要人扶,吃喝拉撒都在她那一间小房里。每逢我和他爸忙得抽不开身的时候,便让放学的小军帮帮忙,  相似文献   

11.
薛宝钗是封建制度的“补天”,客观上又成为一个“拆天”。薛宝钗的“补天”行动首先表现在以金钱为纽带,“施小惠”而“全大体”;其二是不厌其烦履行“劝人”职责;其三是恪守主仆之分,维护封建统治等级制度。与此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她的封建阶级忠实女儿的行动,在客观上即起到了“拆天”的效果,突出反映在她对自己爱情、婚姻态度上,对贾宝玉心动神摇、不能恪守女德、开始了与封建淑女不相称的疯狂追求。但这绝不是她个人的偶然举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2.
《中等职业教育》2004,(9):48-48,F003
中戏“96年明星班”培育出了章子怡、秦海璐、袁泉、梅婷和刘烨等一批目前最具人气的当红明星,然而很多人或许不知道,当年这个班上最耀眼的却是被冠称为“中戏校花”的胡静:身高1.72米,能歌善舞,甜美的脸上始终挂着花样的笑容。入学之初,胡静的甜美就博得了大家的“宠爱”,“中戏校花”的头衔很快挂到了她的头上。中戏求学的四年里,她成绩优异,经常拿奖学金。学校每逢重大演出,女一号肯定都找她。她在中戏主演过许多口碑很好的舞台剧,曾经羡煞了很多同学  相似文献   

13.
王佳佳虽是个女孩,可文静的气质丝毫都没有,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子”。假日里,她捞鱼摸虾、拾废捡旧总能满载而归;在学校,她长跑、踢足球鲜有对手;平时,她只要和同学发生一点点争执,总要把对方“理论”得一言不发方才作罢;而迟到、不做作业对她来说,则是家常便饭、习以为常的事。  相似文献   

14.
酒意诗情谁与共--从李清照的"酒词"透视其多重人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清照的词作中 ,有一半写到、提到了酒 ,李清照的酒词充分体现了她的多重人格 ,她豪放潇洒的日常生活形同男子 ;酒词中流荡的“欲”使她还原成一个“真女人” ;同时她还有孤高自诩的文人心性。酒使李清照其人其文都呈现丰富、立体、复杂的风格。  相似文献   

15.
"骚扰"风波     
早晨一进办公室,我们班小班长小美的妈妈就迎上来,满脸怒气地要求我处理班上一名男生。原来,昨天晚上小美告诉妈妈,这个男生喜欢找她玩,还经常搂抱她。母亲听后非常气愤,觉得女儿受到了侮辱,事态严重,要求我们严惩那个男孩,保证以后不再“骚扰”她的女儿。  相似文献   

16.
李怡洁 《师道》2002,(11):35
初一时教我们英语的孙老师眼窝深深的,鼻子钩钩的,长得有点像外国人。那时我们还小,总爱给上课的老师乱起绰号,孙老师也因为过于严厉被我们乱起了例如“巫婆”之类的外号。虽然这个绰号真的有些难听,可她确实具有某些巫婆的特性,特别严厉,有时候还有那么一点不尊重我们,总是恶语相向,班里的同学基本难逃“魔网”!记得有一次上英语课,上课铃声一响,她就“飘”了进来,那时我班的杨嘟嘟同学正打哈欠,恰好被她发现。“杨嘟嘟,刚才上课铃响了之后你在做什么?”一向老实的杨嘟嘟赶忙站起来,脑子里使劲回想,一时还真想不出来:“…  相似文献   

17.
当我还是小孩子时,曾对3件事情深信不疑:我的家人都爱我;太阳每天早上都会升起;我的嗓音很美妙。尤其是对最后一点我最有把握。因为每当全家一起唱歌时,我都会扯着嗓门大喊,从来没有人阻止过我。所以当我的二年级老师凯瑟琳嬷嬷宣布她计划在圣诞节那天举行一场演唱会时,我别提有多高兴了。凯瑟琳嬷嬷对全班同学说:“歌唱是我们向上帝表达爱意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她说要根据我们的演唱水平来编排节目, 全班26个人都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想独唱的同学请站在钢琴右侧,想参加合唱的同学请站在钢琴左侧。”  相似文献   

18.
我们常常追求一种教育机智,这是不错的。教师的教育机智,更多的时候具体表现在他们对教育时机的准确把握、对教育方式的恰当选择、对教育技巧的娴熟运用。但是,这“机智”决不能仅仅理解为一种教育智慧或一种教育技艺,而应该是对学生心灵的真诚尊重。我当然同样赞赏教育机智,但我认为,这种机智应该是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而不能是人为地“运用”。按我的理解,机智更多的是属于一种技巧,而这种技巧必须注入一种教育情感才会富有生命。换句话说,离开了师生之间心心相印的感情交融,任何“技巧”都不过是教师的“小聪明”罢了。人们常说教育是一门艺术,但一些教育者往往把这艺术仅仅理解成一种纯技巧的东西。其实,教育艺术就是心灵的艺术,它对教育者的要求首先不是技艺,而是对每一个学生的由衷的热爱和尊重。所以我说,比教育机智更重要的应该是教育者对学生的尊重。这一观点,源于我对自己教训的一次反思。一天早晨,我来到班上向一个女学生小马(化名)借改正液用,我发现她好像是在抄同学的作业。虽然我知道这个学生有抄作业的习惯,但我还是怕冤枉了她,所以当她把改正液给我拿来时,我小心翼翼地问她:“你刚才没抄同学的作业吧?”她说:“没有啊!您看,这都是我的本子。”她当即还...  相似文献   

19.
五年前,文娜大学毕业参加公务员考试进入苏北某县检察院。这是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大家都以为,就像许多在机关工作的人一样,文娜会一辈子捧着这个“铁饭碗”。然而,外表平静的文娜内心并不平静,仅仅工作两年,她就通过了南京某名牌大学的法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她本可以作为在职人员深造,享受带薪学习,然而,文娜却“置之死地而后生”,毅然辞职攻读,家境贫寒的她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各科成绩优异。就要毕业了,南京某著名律师事务所已初步与她商谈了签约意向,她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大干一番。当初大学毕业时,她并没有想考研,只想回到家乡并有一…  相似文献   

20.
我1992年进入《学前教育研究》编辑部之后就有机会多次与孙岩同志接触,在心里我称她“幼教老太太”,其实,幼教界很多人都这么称她。孙岩同志一直以她博大的胸怀、强烈的事业心、一心为公的品德、卓越的领导才能打动着我们幼教界,打动着知道她的所有的人。2002年11月18日,在孙岩同志家里,围绕她本人的经历和她对我国幼教事业发展的一些看法,我对她进行了一次专门访问。现将访谈内容详述如下:皮军功(以下简称“皮”):幼儿教育是您为之奋斗了一生的事业。请问您当初是怎么跨入这一行的?并请您谈谈对这个事业的认识。孙岩(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