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童言悟教     
我们经常可以在童言中感受童真,在童思中感受童趣,在童真童趣中感受生活的乐趣。同样,我们亦可在童言童思里寻找知识的源头,在童言中领悟教育真谛。“此地无银三百两”一日,和刚读幼儿园的女儿一块去市场买苹果。在拣苹果时,看到苹果上贴着一张张小巧的贴纸,贴纸上还写着福、禄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习作必须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而事实上童真、童趣的缺失使本该充满灵气的儿童作文成了一种“机械”产品。启蒙习作呼唤“童真”,让童心在倾诉中袒露。让童趣在玩耍中回归,让童言在博客中再现,让童真在赏评中闪光,训练和发展学生的真实表达能力,最大限度地让儿童收获习作的成功和快乐。  相似文献   

3.
校服     
华凯 《湖南教育》2005,(17):43-43
女儿从学校带回一张通知单,是请家长交钱订校服的。这种通知单每个学期都会收到一张,以前每一次通知都规定非订不可。今年上面管得严,学校的通知也松动了,说订校服“以自愿为原则”。一看通知我就对女儿说“:我们不订。”女儿问:“为什么不订?”我说“:校服贵。”可是女儿不管贵贱,她只认准新衣服是好东西,吵吵闹闹就是要,直到我答应给她买一套新衣服作补偿,才肯罢休。我带女儿上街买衣服。街上有许多衣服是跟校服一模一样的,我们就买了一套“准校服”,价钱30元。别人穿上新校服的时候,女儿也穿上这套“准校服”。有一天晚上,女儿哭丧着脸“…  相似文献   

4.
2010年9月,在重庆举行了“童言·童真·童心———全国名师创新作文教学观摩活动”。我有幸聆听了专家们的教学,和他们一起在习作教学课堂中感受真正的童言、童真、童心,真是感慨万千,收获颇多。其中,著名特级教师张赛琴老师从快乐作文的角度让我感受到了作文教学原来可以这样快乐,可以这样惬意!  相似文献   

5.
与女儿一起感受诚信去年举家迁往美国,老婆因公司有事没处理完,我和女儿先行。到美国后,女儿第一天放学回家,就从书包里掏出一份诚信守则和一份诚信合同要我签字。我一看,守则上是诸如“不欺诈,实事求是”之类的诚信条约。女儿说,这周是他们的“诚信周”,不仅要签诚信合同,还要举办好多活动,家长则要充当诚信活动的监督人。在诚信周里,女儿自己动手搜集了大量有关诚信的名陈光陈海言,留下深刻记忆。一天,女儿说:“爸爸,电脑是不是出问题了。有的网站怎么打不开?”我忙过去看。女儿递给我一个网址,说:“这是老师给我们的网站,说要我们从上面…  相似文献   

6.
童言趣语     
毕洪发 《山东教育》2005,(30):48-48
买钥匙一天,爸爸下班回家,按响门铃,听到3岁女儿倩倩的声音。爸爸“:倩倩,快叫你妈开门。”倩倩“:你自己开嘛!”爸爸“:我忘记带钥匙啦!”倩倩“:你怎么不到超市买呢?”佳佳“:妈妈,我可知道我为什么有时候不听你的话了。”妈妈“:为什么?”佳佳指着自己的耳朵说“:我的耳朵里有许多耳屎,把你说的都给堵在耳朵外面了。”妈妈“:是谁告诉你的?”佳佳“:小姨。小姨说耳屎会堵住耳朵的。”不听话的理由童言趣语@毕洪发  相似文献   

7.
女儿的财富     
女儿小时候常会说出一些让人吃惊的话,做出一些令人捧腹的事,我将那些幼稚可爱的言行一一记录了下来,保留至今。女儿说,这些都是她的财富——“童真童味”。下面摘录几则:起火了一天早上,我给女儿洗脸时发现她的上嘴唇肿了,有点破皮,便问:“你的嘴怎么肿了呢?”她不加思索地说:“我的嘴起火了。”逗得我们哭笑不得。喜欢谁一天晚上,我们到海边散步,女儿问:“爸爸,你最喜欢谁呀?”爸爸说:“从心里说,我最喜欢你。”谁知女儿听了以后很迷惑地问:“那从胃里说你最喜欢谁呢?”孝顺妈妈午饭时我给女儿剥虾吃,我剥一只她吃一只,我开玩笑说:“孩子,…  相似文献   

8.
5岁的女儿从幼儿园回到家,忙不迭地从书包里拿出一幅画,得意地说:“爸爸,老师说,今天我画的苹果是班上画得最好的。”我接过来一看,只见画面上画着一个  相似文献   

9.
女儿在成长     
女儿在幼儿园里健康地成长,每当星期六接女儿回来,我们都有新的感受。星期六晚上,女儿回到了家。吃罢晚饭,她便张罗着收拾饭桌,检查谁的碗里还有剩余的饭粒:“只有吃完最后一粒饭,才能离开座位!”女儿发表完“宣言”,又一趟趟地跑,把用过的碗筷送到厨房,不厌其烦。拾掇停当,女儿把电视机打开,煞有介事地说:“吃饭的时候不能看电视,现在可以看了。”又将洗削好的苹果按年龄分到每一位家庭成员手中:“谁年纪大,谁先吃。”最后,她自己拿一份。  相似文献   

10.
女儿懂事了,我恨不得每时每刻都能看到她的笑脸。我给她买吃的,买玩的、用的,就希望能“买”到她的一张笑脸。但女儿总是不高兴的时候多。为此,我异常烦恼。办公室的一位大姐听了,对我说:“你要给女儿买礼物啊!”我说:“买了啊。星期天,我带她去一买就是一大堆。她可高  相似文献   

11.
贴纸的故事     
新学期开始了,为帮助小班新入园幼儿记住自己用品的位置,我在毛巾架上贴了一些贴纸作标记。随后,我让幼儿都来看自己的标记。这下孩子们可热闹了:亮亮指着他毛巾上的贴纸让飞飞看,并说:“你看我的是潜水艇,里面还有潜水员呢!”一副得意的神情。花花跑来问我:“老师,我这个是什么呀?”我看了看,告诉她这贴纸上的标记是新型飞机。李瞳听到我的话,指着花花的贴纸说:“老师,我也要那种飞机!”说完,还伸开手臂,做出飞机飞的样子。我说:“那我帮你问问花花,看她愿不愿意和你交换。”于是我对花花说:“你喜欢的贴纸标记,却没考虑每个孩子的爱好。于…  相似文献   

12.
当前 ,儿童的生活质量出现了“三大三小”现象 :生活的欲望越来越大 ,心灵的空间越来越小 ;住房的空间越来越大 ,生长的空间越来越少 ;外来的压力越来越大 ,内在的动力越来越少。他们手中那支写作的笔怎么会不沉重 !想写 ,无东西可写 ,编假话 ;想说 ,不敢吐真言 ,说假话。学生的作品哪有童趣、童真可言 ?作文教学的改革在呼唤 :还孩童以童心、童真、童趣、童言 ,还儿童作品本来的面目。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走寄并存”的实验学校 ,有50 %以上学生寄宿。让学校成为“温馨大家庭”是“大成”人的心愿。为此 ,学校开展了《丰富校园生活 ,培养…  相似文献   

13.
前几天,我带女儿去了趟上海。回来乘坐的是晚上的火车,火车大约要运行1小时30分才能到达嘉兴。我闲得无聊,便与女儿玩起了手中的火车票。我问女儿:“你能从火车票上找出多少和数学有关的知识?”女儿仔细看了看火车票,说:“有时间。”“对,时间是与数学有关的知识。”我点了点头说,“那这张车票上的时间告诉我们什么了呢?”“告诉我们这列火车  相似文献   

14.
女儿爱说:“妈妈,我又长大了。” 两岁时,女儿看电视,见小朋友们又唱又跳,脸上露出了极大的羡慕之色,我说:“一柯(女儿名字),等你长大了,你也会!”于是,女儿满心舒畅。 在以后的日子里,看着上幼儿园的小朋友的快乐劲儿,女儿说:“妈妈,长大了,我也上幼儿园。”到商场,女儿撅着小屁股坐在高高的童车上信心十足地说:“长大了,我也会骑!”电视里小主持人一出场,  相似文献   

15.
2月24日星期四天气晴今天早晨,风和日丽,我和妈妈一起去看奶奶。路上,我看见一个卖苹果的商人,就迫不及待地摇着妈妈的手,吵着说:“妈妈,妈妈!我要买苹果,我要买苹果。”妈妈听了,严厉地看了我一眼,厉声厉色地对我说:“家里那么多苹果不吃,又吵着要买苹果,不买!”我听了,憋了一肚子的气。但是这时,我又计上心来,继续讨好妈妈:“妈妈,就  相似文献   

16.
2010年9月,在重庆举行了"童言·童真·童心——全国名师创新作文教学观摩活动"。我有幸聆听了专家们的教学,和他们一起在习作教学课堂中感受真正的童言、童真、童心,  相似文献   

17.
有一次,我在超市买苹果,在挑的时候不小心使一个苹果从架子上滚了下来,摔烂了半边。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把这个苹果放到了购物筐里。到底是摔过的苹果,一家人谁也不愿意吃它,放了几天就进了垃圾桶。女儿问我:"妈妈,你为什么买个烂苹果?"我就把原因和她说了,接着问她:"这个  相似文献   

18.
“六一”前夕,我们一家三口到商店为女儿精心挑选了一顶价格不菲的漂亮蚊帐,恰逢店家搞活动,满三百送一百。女儿为此欢欣鼓舞,她想用赠券为自己买一个心仪已久的玩具——“穿珠机”。我提议还是给她爸爸买件衬衫。女儿不高兴地撅起了小嘴巴,我装作没看见,直奔男装部。做父亲的心软,同意女儿去买玩具,还说就当是送给她的“六一”礼物。我再次拒绝,因为女儿的“六一”礼物早已买好。女儿悻悻地跟着我们来到了衬衫专柜,她爸爸再次推说看不中衬衣,还是要给女儿买玩具,女儿终于如愿以偿。提着玩具,在离开商场的电动扶梯上,女儿悄悄问我什么时候是…  相似文献   

19.
学生在作文中要创造并表述真善美,鞭打假恶丑.因此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是学习做真人的一种历练.老一辈的语文教育家说过.作文也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这与新课标对于作文的要求,即要求学生说真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是相吻合的.然而,在我们学生的习作中却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内容:我扶弟弟过马路、帮老爷爷买生活用品、我的妈妈对我很严、这里的风景太美了、我的心情真高兴……都充满了"假大空"的内容.在作文的天地里,学生的童心童真童趣是否被淹没在我们的应试教育中设定的习作套路上呢?作文应该是学生自己的,强调写真实的、独特的感受.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首先是儿童,小学生作文首先应该是儿童的作文,应该是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言之作。然而,现在的许多小学生作文更多的是一种成人化痕迹浓重的“伪成人”之作。这样的作文,从选材到结构,从思想到语言,都不属于儿童,充其量只是成人作文的“微型版”而已。那么,如何让小学生作文回归它本应该有的童真童趣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