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蚯蚓土     
邢忠放 《钓鱼》2009,(15):49-49
有许多钓鲫鱼的爱好者都喜欢自己喂蚯蚓,隔一段时间就要换一次喂蚯蚓的土。这种换下来的土有着一种很浓的蚯蚓腥味,再加上我们平时喂蚯蚓施放的一些牛粪、米汤、剩饭以及各种各样腐烂的蔬菜叶都成了腐殖质,以上这些成份都是吸引鲫鱼的好诱饵。只要我们在使用时加上一些活蚯蚓粉碎,再加上一些面粉来增加此饵粘性,直接捏成团就可垂钓,其钓鲫鱼最佳,是最环保的一种饵,钓友们不妨试一试,相信会给您带来惊喜。  相似文献   

2.
在出钓前几天,把挖来(或饲养)的大平二号红蚯蚓放在通气的小盒子里,加上温度适宜的蚯蚓土,然后取一点颜色鲜艳最好为红色或黄色的鲫鱼专用饵撒在盒子里喂蚯蚓,用量以一天让蚯蚓吃完为好。这样喂过几天的蚯蚓既鲜红好看又有一种专用鲫饵的香味,鲫鱼特别爱吃。垂钓时,选好钓点后,抓一些盒里的蚯蚓土与酒泡小米和上打窝就行了。另取一小塑料盒里面放一些喂蚯蚓的鲫鱼饵,把蚯蚓放是盒里,使其浑身沾满粉饵,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穿钩垂钓了。一般手竿钓以穿满钩为宜,这样沾满粉饵的虫体在放入水中时,粉状饵料会慢慢脱落到水中,从而也起…  相似文献   

3.
人称蚯蚓是万能钓饵,一年四季都可用做钓饵。这里向钓友介绍一种饲养蚯蚓的简易方法。 在屋外一偏僻处找一能放四块砖的地方。先把土挖疏松,比四周低洼一些,能换上有肥力的黑泥沙土更好。把蚯蚓种放在土面上(不必埋入土内),然后浇上适量的水,轻轻  相似文献   

4.
春、夏、秋季节,红蚯蚓是很好的钓饵。但红蚯蚓怕热,携带不得当还容易稀烂。我在无意中发现了一种很好的携带红蚯蚓的工具,并能使其成为香味红蚯蚓,效果很理想,现介绍给钓友。 用白棉布(不能用含绦的布因吸水性能差)缝制成一个长15厘米,宽10厘米的布袋,口上缝一道0.5厘米的边,能穿上一节鞋带或绳子就行了。 去垂钓的前一天将红蚯蚓挖出装入布袋,并放入少许的用炒过的芝麻粉或黄豆粉拌匀的细土(土要干的,香粉不要太多),拉紧口绳放在阴凉处。第二天用时蚯蚓不但很香而且很耐用,并越用后面的蚯蚓越筋,鲫鱼、鲤鱼特别爱吃,钓友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5.
钓鱼人都知道蚯蚓,称它为万能钓饵。但青蚯蚓是钓鱼的诱饵,恐怕没有引起人们注意。这种蚯蚓粗长、肥大,生活在阴暗、潮湿、肥沃的地方,如阴沟旁、草堆边、树林中的腐殖质土壤里等。在这些地方可以看到环状、光洁,粗如小拇指的蚯蚓土,就可以挖出青蚯蚓,它与素类饵料配伍,是一种很好的诱饵。  相似文献   

6.
在2005年的初冬,我为了来年春季钓鱼,不再用挖蚯蚓,也怕天冷挖不到蚯蚓,我就备了一些大平二号蚯蚓(有二三十条),放在罐头瓶里,装上土,上面淋些水,放在室内。搁上半月、廿天拿出来看看,土若干了就淋些水,仍放回原处。这样,蚯蚓在漫长的冬天得不到营养,已缩成一团,变小了、变短了、变韧了,颜色变成深红了,大小有火柴棍大小,  相似文献   

7.
红蚯蚓是万能鱼饵,特别是在春秋季节,塘钓、野钓一般都有效用。而黑蚯蚓因为它带有腥臭味,体形粗壮,鲤、鲫、草鱼等均不喜食,所以钓友大多不喜用。多年前,一次我去市东北郊一个仓库所属鱼塘钓鱼,这个鱼塘是单位的福利鱼塘,养有鲤、鲫、草鱼,不常投放鱼苗,也不常喂,好几年都没有清过塘,因此鱼不多,也不好钓。半天,只钓了一条鲤鱼,鱼饵和红蚯蚓都用得差不多了,还留有几条黑蚯蚓,抱着试一试的心情,我用海竿炸弹钩把黑蚯蚓挂上,打到塘对面树荫湾子里,一会儿,铃声响了,一拉还有不小的力量,起竿竟然是一条约克重的甲鱼,这…  相似文献   

8.
夏天外出垂钓时,蚯蚓不好带。常用办法:一是用小容器装蚯蚓,上面盖湿布,这种方法优点是重量轻、体积小,但蚯蚓容易热死。二是用大一点的容器装,蚯蚓放在湿土或牛粪中,这种方法蚯蚓可保存久一些,但缺点是重量重、体积大。 一次钓鱼时,见到塘边很多水浮莲,每棵水浮莲下面都有一大把又细又密的须根,我想用这个须根来存放蚯蚓一定不错,就摘了一些回去做了两个实验:第一个是用两个直径为6厘米、高度为4厘米同样的小容器,各装10条大平2号蚯蚓,一个容器中用湿布盖住,另一个装水浮莲须根,一星期后,用湿布盖的蚯蚓死掉8条,…  相似文献   

9.
蚯蚓的再生     
关于蚯蚓的再生,说法不一。本刊1993年第四期曾刊登江苏陈恩沛同志的文章《蚯蚓截段使用》,文中说:“在垂钓的头一天,根据鱼钩的大小长短,把整条蚯蚓用剪刀剪成15~25毫米小段,装入盒内,撒些湿土或马粪纸,第二天,每小段蚯蚓又长出新的头尾,……”半年之后本刊1994年第一期“读者园地”刊登了黑龙江衣海峰同志的来信,信中认为陈文的这段话是“毫无科学根据的”,并说:“蚯蚓的再生能力是很强的,但是只有有头的一段蚯蚓才会再生出新的尾巴,一些没有头的一段段蚯蚓会慢慢地烂掉变成粪土。” 蚯蚓再生现象实际上是怎样的呢?我们特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玉玲撰写此文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0.
蚯蚓是一种“万能钓饵”。不仅适合钓鲫鱼,也能钓到鲤、鲶、草鱼和白条鱼等。但使用的方法各有千秋,效果各异。 我摸索了一种使蚯蚓变韧的办法,经实践,效果很好。具体做法是在出钓的前两三天,将大平2号红蚯蚓用干卫生纸包裹,每包10条左右,包两层即可,不埋土。再滴几滴食油(不滴也可以),放在蚯蚓盒内,盖好盖(盖上要打一通气孔)。垂钓时,蚯蚓细红,腹内粪便几乎排泄干净,全是一个肉棒棒,坚韧耐用,又具有浓郁的腥香味,用手一掐就冒出黄色的分泌  相似文献   

11.
春钓鲫鱼,以红蚯蚓为饵,已被广大钓友们公认,无论是“大平”系列或是本地生长的红色土蚯蚓,都是钓鲫的上乘佳饵。但佳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从初春到仲春,从仲春至暮春,天气由冷转暖,气温由低到高,鲫鱼除活动区域发生变化外,其“挑食”的口味也在随时发生变化,笔者通过长时间的使用家养的当地土蚯蚓(红  相似文献   

12.
陈东明 《钓鱼》2014,(10):46-47
春钓一般以鲫鱼为主角,春钓以蚯蚓做钓饵为最佳。这一点已被钓鱼界广大钓友们所公认,无论是大平系列的红蚯蚓,或者土蚯蚓,都是春日钓鱼的万能佳饵。但是,佳饵要巧妙运用,特别是从早春到仲春至暮春,天气由寒转变为暖至热,气温由低走向高,对温变灵敏的鲫鱼,它活动、觅食、胃口、食量也随时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刘汉初 《钓鱼》2009,(21):37-37
我们钓鱼时,常见鲫鱼小心翼翼地吸进饵钩,发现有异物后,立即停食吐钩或扬长而去,再见到了这样的饵钩便不张口,产生了明显的条件反射后果。2008年深秋,我把用蚯蚓钓到的几尾小鱼养在水桶里试验,头三天喂蚯蚓鱼都不张口,第四天小麦穗鱼开始进食,鲫鱼见蚯蚓在嘴边蠕动仍然拒食,第五天依然,第六天早上起来,发现鲫鱼漂浮在水面上,但两尾麦穗鱼却相依为命,一直活到翌年一月底才死去。简单说明了麦穗鱼对蚯蚓形成的条件反射记忆较短(三天)而鲫鱼较长(五天),至死也未进食。  相似文献   

14.
且养几尾鱼     
伏治友 《钓鱼》2011,(2):37-37
为了钓好鱼,我于2009年开始在自己家里养起鱼来。主要养的是鲫鱼,有时,也搭配养点鲤鱼,黄颡鱼等,喂的食物是鱼塘的颗粒饲料,有时也喂蚯蚓。鱼虽只有几条,鱼缸也不大,但我从中了解了许多鱼的生活习性,得到很多启示,这些习性和启示也行对其他钓友有些帮助。  相似文献   

15.
垂钓有"七分食儿三分技"之说,想有好的钓获,不在饵料上动脑筋下功夫是不行的。回顾以前,"一把酒米一根竿,一盒蚯蚓钓一天"的辉煌时代已是往事,面对"千锤百炼、酒精考验"的鱼儿们,我们的饵料也得加快改进步伐,不然只能望河长叹:鱼儿呀,我拿什么来"喂"你!  相似文献   

16.
复合饵     
张炎冰 《钓鱼》2013,(4):14-14
鱼饵味、形、态缺一不可。池塘喂麦麸、菜籽饼、米糠等碎屑状饲料,用麸类饵,喂麦子、玉米等颗粒状饲料,则用米饭粒、浸胖的麦粒、玉米。不喂食的自然水域就近取饵,蚯蚓、水蛭、蚱蜢、虾、面团、煮熟的红薯等。钓缺少生活经验的幼鱼、小鱼用薯类饵,雾化招鱼,拉饵制胜。钓成品鱼因鱼择饵,味对了形不对,形合适味不对,  相似文献   

17.
用蚯蚓、蝇蛆钓饵讲究的是色、香、味、活四字。本人在使蚯蚓、蝇蛆饵在水中保持较长活力做了一些改进,取得较为满意成效。 一、用蚯蚓钓饵若使蚯蚓两头在钓外蠕动,引鱼效果好这是无疑的,但是在钩尖蠕动的一头,有时会蠕动出来过长,尤其是蚯蚓较粗壮鲜活时,鱼吸饵时往往会衔走这一段蚯蚓产生提空现象,按常规穿蚯蚓,活虫成死食,诱鱼效果不理想。我是这样改进的:取中等大蚯蚓半条从切口处进钩进到剩0.8~1厘米处穿出蚯蚓体外,将其捋至钩膛上,钩尖上穿上大半粒粳米饭粒,或一小节蚯蚓,这样蚯蚓的切断面  相似文献   

18.
去年4月11日,天气晴朗,气温12~20℃。小北风,真是钓鱼的好天气。大清早通过轮渡后骑上自行车直奔奉贤区内的一条活水河。35分钟后到达河边,一看河水基本无流速,水质(色)合适,马上操家伙喂上3个窝子。静待半个小时后,就迫不及待地把蚯蚓挂上鱼钩,抛入窝子。  相似文献   

19.
夏季室外温度一般地区都在30℃以上,在野外垂钓,蚯蚓很容易被晒死,影响钓鱼。笔者经多年实践总结出夏季蚯蚓保洁保鲜一法介绍给钓友。一、材料。用清水洗干净的蚯蚓若干,缝衣针一根,小塑料袋一个,潮湿的卫生纸若干,木制蚯蚓盒一个。二、制作。将蚯蚓和卫生纸放  相似文献   

20.
两用蚯蚓筒     
蚯蚓筒可两用:一是用来装蚯蚓;二是用来当坐凳。这是重庆钓友最常用的一种钓鱼主要辅助钓具(如图)。蚯蚓筒的制作方法是:将一节大楠竹锯成筒,大的一端留着节疤;小的一端不要节疤,无节疤的一端对称钻两个孔。再在一块长方形的木板上钻两个孔。用一段尼龙绳将竹筒和木板连在一起,即成两用的蚯蚓筒。用蚯蚓简装蚯蚓,蚯蚓不易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