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最近,我读了两篇教学反思。一篇是在活动中进行识字教学的体会。从对教学过程的描述看,整堂课热热闹闹,活动一个接着一个,学生上课仿若在做游戏。读完反思不免让我产生这样的疑问:教师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应该的,可是整堂课学生没有一点儿安静下来思考和练习的时间,这样的识字教学能有好的效果吗?  相似文献   

2.
曾丽 《地理教育》2001,(4):41-41
教学目的: 1.了解识记:①学生了解我国在全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②知道我领土的范围、面积、四至点及我国的海、内海、半岛、岛屿的分布情况.了解我国的陆界长度及我国的邻国名、位置.  相似文献   

3.
冯梅珍 《广东教育》2002,(10):52-52
中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品质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在指导学习方法时,教师要力改过去包得多、统得死的教法,着重在“放”、“练”二字上做文章。1.放:放心、放手。不少教师上语文课,常常是“忧”字当头,忧自己讲得不透,忧学生没有读懂,忧学生言不由衷,忧学生笔记不全等等。如此进亦忧,退亦忧,课堂上当然就唯恐不周,一包到底了。作为语文教师,我深切体会到,到了该放学生一马的时候了。放,是放心。面对一篇文章,要放心让学生去研读、去感悟。诚然,就单个学生来说,其知识可能不及教师多,钻研不及教…  相似文献   

4.
教师讲课,不应将自己掌握的知识和认识结果硬塞到学生记忆的背囊之中,使之日益膨胀、沉重并自认其“丰满”为目的,而应力求使学生在学习的进程中无负重之苦,有滋养之乐,能将定量的知识转化为无限的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这一教学的根本目标。这就要求教学语言要具有启发性。而启发的本质是激活思维,充分调动和挖掘人的智力因素和认识潜能,让人的思维主动地活跃起来。那么,怎样体现这个本质呢?我认为:重要的是要做到教学语言的“留有余地”。这里所谓留有余地中的“留”,绝非“逢人只说三分话”的保留,亦非“意犹未尽”…  相似文献   

5.
中学文言文教学,"文"与"言"的关系历来为广大教师所关注,不少文章对此进行了讨论.所谓"文"是指字词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文化底蕴等人文因素;所谓"言"是指字词句本身的意义或作用.教学中教师对二者关系的处理往往把握不当.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在最近由该校举办的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高级研讨班上明确指出:"文言文教学要回归到思想上,但一定要从语言出发."依笔者理解,简言之就是"文"为归宿,从"言"出发.  相似文献   

6.
"数学前测"是数学教学的依据,能够号准数学课堂教学之脉搏."数学前测"要研究"具体儿童",关注儿童的"动态成长".教学中,要积极探寻数学教学的起点,灵活生成数学教学过程,根据前测积极反思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课堂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提问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但是,如何提问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呢?笔者总结十余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课堂提问主要应做到"六要"、"六忌".  相似文献   

8.
吕建新 《陕西教育》2002,(12):37-37
争议,必然发生于不同观点之间,必然引起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地探求不同观点的充分依据,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去独立思考、求异创新.争议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亮点,它有助于学生灵活地运用学习方法:有助于避免考虑问题的单一性,摆脱思维的僵化、呆滞;有助于克服思维的定势,拓展思路;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明确要求小学英语教学必须教语法,并确定了相关的内容。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把握语法教学的"度"以及实施的"法"值得研究。笔者认为,小学的语法教学必须考虑到教学对象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能力,避免过多地强调语法规则的教学,而应使语法教学情景化和兴趣化。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小学教师对什么是"教学案例"和"教学课例"的理解存在着分歧,概念十分混乱,乃至影响到对"教学设计"、"教学方案"、"教学实录",以及"教案"、"说课"等名称和内容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杨世宏 《生物学教学》2006,31(12):18-19
减数分裂既是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依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切地体会到,进行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必须注意到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2.
要上好思想政治这门课,教师除了应具备渊博的知识外,还必须在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上下功夫,处理好政治课教学中“放”与“收”的关系,达到导与讲的统一,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所谓“放”是指一种科学、合理的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意味着在教学中学生能自己学懂的尽量让学生自学,意味着让学生在摸索中自己发现问题、处理问题。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怎样“放”呢?1.“放”之有“的”“放”首先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具体情况结合所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的放,而不是放手不管,任其自然。教师在教学中要成竹在胸,在课前就要…  相似文献   

13.
应冰洁  裘桂萍 《红领巾》2007,(7):116-116
大年三十晚上,我们全家去奶奶家过年。我可是“大丰收”了。收了近2000元的大红包!攥着手中厚厚的一叠纸币,我笑得咧开了嘴。  相似文献   

14.
我有一位爱护学生的老师,她叫李晓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现行教学概念将教学理解为“知识教学”。由于知识教学对于学生身心素质发展价值的有限性 ,致使它难以实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需要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教育资源 ,因此 ,教学不应只是“知识教学”,而应成为广义的教学 ,后者将一切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资源的教学都列入“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6.
小说有篇幅较长、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涵义深刻的特点,这决定了小说教学中“放”与“收”的教学特点,文章通过教学实例为例阐述了这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学习<庄子: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我说:"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庄子人格的光芒,穿透时空,在我们的心中闪耀.  相似文献   

18.
为了配合素质教育的推行,历史课改在实验区展开,既给我们带来新意,又让我们感觉到困难,但我们知难而进,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中小学媒体教学可谓愈演愈烈.不少学校不惜花费巨资,争相购置多媒体教学系统,有的还建成了多媒体教室.同时,各学科教师也纷纷学习制作课件.诚然,多媒体教学具有自身的优越性,但是它的作用终归有限,我们不能期望通过引进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就达到一劳永逸的目的.并且,对不同的学科而言,它的效用也不尽相同,尤其是在语文课程中,多媒体教学并非多多益善.因此,对于语文课程中"多媒体热"这种现象,我们应当持一种冷静、理性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教学理论是研究主体对教学现象、教学关系及其矛盾运动进行理性思考,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所形成的观念体系.本文探讨了教学理论与教学论、教学思想、教学智慧等相关概念和范畴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