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整合三维目标,实施数学多维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发展的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三维"目标,是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认识和实践高中地理课程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红 《云南教育》2004,(35):32-3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课程功能的转变。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普通高中地理课程同样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实现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3.
李俊娥 《新疆教育》2012,(18):66-66
由于学生的评价涉及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如何既强调“三维”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又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如何去整合三个方面,使之融汇成一体,这是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鲜明地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林红 《中学生物学》2004,20(4):23-2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鲜明地提出:"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音乐新课标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包括和涵盖了三个具体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这说明,对学习情感态度的关注,对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的关注,远比知识与技能更重要。传统的音乐教学受到教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由此,价值观教育应逐渐融人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由此,价值观教育逐渐融入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之中。[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一、高中课程改革的新教育目标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基础教育改革的六大目标是: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课程功能的转变)2.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课程结构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力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评价的“三维”目标的整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课程目标应在三个维度上展开,即各学科课程都要关注学生发展的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三维”目标,是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三维”目标体现课程的整体功能,落实到不同学科、同一学科不同的学习内容上,都会有不同的情况。不能机械地、割裂地理解“三维”目标,也不能把所有的目标都简单地量化、打分,或给予一个等级。尤其…  相似文献   

12.
聂启林 《四川教育》2002,(11):24-25
正在实施的国家课程标准将传统的课程功能由单纯强调知识和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促进学校教育重心转移,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这种学习过程将深刻地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他们人生的选择。要实现课程的传统功能向新功能转变,则必须通过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实施教学与评价三个环节来实现。笔者从课程标准的角度,通过上述…  相似文献   

13.
一课程功能决定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决定课程教学过程。这次新课程改革,首先从对课程功能的重新厘定作理论前提,在深刻分析了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和问题的基础上,鲜明地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课程功能观将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了整合,体现了新课程对课程功能的价值追求。由此,新课程每一门学科的课程目标都按照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构建,是各学科课程目标的共同框架。为达到这一新课程的价值追…  相似文献   

14.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里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提出了目标要求,构成新课程的"三维目标".那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样体现呢?一、努力实现数学认知过程的情感化.在课堂教学中尽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出发点,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改变了课程过去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取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2001年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国家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与以前的国语、国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学大纲》相比,“新课标”在强调具有…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和形成良好的价值观.改革的观念是:注重学生发展,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深刻分析了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鲜明地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教育部2001年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国家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相似文献   

20.
1.开放、生成的课程本质观。伴随着识本质观的现代转型,课程本质观必要发生变化。新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内性、动态性、开放性、生成性、视课程为放、动态、生成的知识系统。真正意义的课程是教学领域中发生的一系列生事件,是师生基于教材文本相互交流,话所产生的意义、价值,是知识、情感、性、素质持续不断的生成。2.基于知识掌握、追求素质提升的课程目标观。课程目标可分为三个侧面: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课程目标唯有同时关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多个方面,才能真正地、全面地实现人之形成和素质提升。3.平衡、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