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有一位CEO 与其说王国平是杭州市委书记.倒不如说他是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的CEO。他对文化创意产业有着相当水平的理解.并为此不遗余力地工作着。在他看来,文化创意产业是第四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形式、新载体、新动力.21世纪的新兴朝阳产业。他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这一评价.  相似文献   

2.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5,26(6):F000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粉体工程研究所是徐德龙院士于1984年组建的集教学、科研和新技术推广为一体的新型科教实体.该所为“教育部生态水泥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干法水泥回转窑预分解技术研究推广中心”、“陕西省水泥新技术推广中心”和“陕西省新型干法水泥工程研究中心”.是陕西省颗粒学会和陕西省硅酸盐学会挂靠单位.具有画家建材设计乙级资执。  相似文献   

3.
苏新  孙高强 《科学中国人》2009,(7):I0001-I0001
湖南之子 洞庭水府、湘江贯穿,领袖故里、革命圣地……说到湘南,就不得不提到祁东了,烟江石燕、清采滴注,素有“祁山叠翠、湘水环清”之赞誉。 祁东不仅风光绮丽.更是英才辈出.自古有“唯楚有材.于斯为盛”之说。刚刚评选出的第二十届“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更是让我们认识了祁东.认识了伍石生——一位土生土长的湘南汉子。  相似文献   

4.
王翦     
《中国科技信息》2003,(7):27-27
王翦,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东北)人,是继白起之后秦国的又一位名将。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地下空间的世纪.而作为世界最大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市场.中国的市场潜力正在迅速释放,正处于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的高速发展时期。时代呼唤英才,时势造就英雄.为此一大批具有民族意识的优秀隧道与地下工程科技工作者脱颖而出.他们铁肩担道义.致力于新时代中国的隧道和地下工程建设之路.致力于亿万百姓的幸福生活之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邵珠山就是这样一位探索铺就腾飞路的科技工作者。  相似文献   

6.
佟才录 《知识窗》2013,(2):21-21
每年的11月.英国的布里奇小镇都会如期举办一次世界性的吹牛大赛。比赛规定:每位参赛者最多有5分钟大吹大擂的时间.评委根据其想象力、表现力和厚脸皮程度加以评分.选出最终的获胜者——世界吹牛大王.据布里奇小镇的镇长哈维尔说.这项吹牛赛事是为了纪念19世纪一位名叫威尔·里特森的酒馆老板而设立的。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英国广播公司援引一位大人物的话说,21世纪有三种愚蠢的人:不懂电脑的人、不会欣赏音乐的人和吸烟的人。  相似文献   

8.
白志礼     
《中国青年科技》2001,(5):61-61
白志礼.男.1945年11月生.陕西省扶风县人。1969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修业5年。毕业后分配至甘肃农业大学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1983年调入陕西省农业科学院从事科研和管理工作。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研究员,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历任陕西省农业经济研究所、农业区划研究所副所长、  相似文献   

9.
思维的乐趣     
谈到思想的乐趣.我就想到了我父亲的遭遇.我父亲是一位哲学教授.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从事思维史的研究。在老年时.他告诉我自己一生的学术经历.就如一部恐怖电影.结果他虽然热爱科学而且很努力.但在一生中却没有得到思维的乐趣.只收获了无数的恐慌。他一生的探索.只剩下了一些断壁残垣.收到一本名为《逻辑探索》的书里,在他身后出版.  相似文献   

10.
遥感是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在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最初是航空遥感.自1972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陆地卫星后.就标志着航天遥感时代的开始。经过几十年的迅速发展,目前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水文、气象、地质地理等领域.成为一门实用的先进的空间探测技术。目前.为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与进步,一大批有识之士正在不懈地努力。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辛晓洲副研究员就是他们之中的一位。  相似文献   

11.
云舒 《金秋科苑》2011,(24):31-31
在中国经济学界,焦聘文是一位很活跃的学者。他是一位不倦的经济和文化的思考者,为了地方和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的和谐,他常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在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颇有分量的学术论文,这些论文对于地方和国家决策,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焦聘文,1958年10月生,汉族,陕西神木人,大学本科文化程度,中共党员,统计师。现供职于陕西省神木县社会经济调查队,担任工会主席、党支部宣传委员、农调主管。他还是陕西省统计学会会员、榆林市统计学会理事、中国未来研究会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相似文献   

12.
早在19世纪初期,美国的一位政治哲学家John C.Calhoun曾经说过:“旧事物的衰败与新事物的形成是一个转换过程,其中肯定会出现不确定、混乱、错误与盲从现象。”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20世纪是电子的世纪,而21世纪则是光学的世纪.中国光学事业从无到有,如今已经开始走上产业化的道路,而这其中,浸透了一位老人毕生的心血.  相似文献   

14.
邹殿伟 《知识窗》2011,(4):48-49
在澳大利亚东北部有一片浩森平静的辽阔海域.因为其中分布着难以计数的大大小小的珊瑚岛礁.所以被人们称为珊瑚海。21世纪初.一位叫吉姆斯的富商通过悉尼一家海洋开发公司购买了珊瑚海中一座不知名小岛的产权。双方签署买卖协议后.并对该岛进行了实地丈量.确定其面积为2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5.
正陕西是我国勘察设计行业的大省,这里有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27位全国勘察设计行业大师,为我国勘察建设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陕西省对于勘察设计行业颇为重视,为了加快培养省内勘察设计行业的高端人才,充分发挥高端人才引领行业发展的作用,于2014年在《关于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加快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中首次提出开展省级勘察设计大师评选。2015年年底,根据陕西省住建厅制定的《陕西省工程勘察大师评选办法》,评选工作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节能减排”成为全球性话语,当世界各国的有识之士都在为地球和人类的未来疾呼奔走、出谋划策的时候.有这样一位教授.着眼于炼钢过程的节能减排.经过多年潜心研究.找到了一种节能低污染型的炼钢操作方法。如果采用这种生产模式.按我国转炉钢产量5亿吨/年计算,将减少冶金石灰生产约2500万吨/年.其带来的大量污染可消除;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老科协会员刘亚基是一位经验颇丰的林业工作者。1981年退休后回到祖辈生活多年的乡下。这里山清水秀,是鸟类生活的好环境。为了鸟儿的生息繁衍,他在院边栽种了竹林,在自家6亩地栽植了槐树等树木。  相似文献   

18.
王翩 《科学中国人》2011,(17):74-74
中国是火箭之乡,早在明代就有“万户升天”的壮举。可到了19世纪,中国的火箭技术只剩下娱乐用的烟花爆竹。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于民众而言,中国火箭事业都是一个神秘的王国。于是,同许多火箭研究人员一样.从事固体火箭推进剂研发与应用的刘所恩.更像是一位无名英雄,默默的为祖国的火箭事业挥洒着满腔热血。  相似文献   

19.
华彩人生     
姜莹  苏丹 《科学中国人》2009,(9):112-113
他,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却依旧精神矍铄:他,是一位奋斗在动力学领域的科研人.一生都在追逐”科学”这一有着永恒魅力的话题:他.是一位老师.传道授业.始终坚信教学第一线是自己将科研精神传承下去的地方。他,就是高蜜,一位为我国电力建设事业及人才培养、火力发电厂安全经济运行做出突出贡献的电力人。  相似文献   

20.
陕西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琪  刘康  张慧 《资源科学》2012,34(9):1781-1789
基于林业生态功能和生产力布局分区的森林资源清查数据,采用森林植被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系统估算陕西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大小并研究其空间分布特征与区域生态功能的关系。结果表明:①陕西省乔木林碳储量为23852.704万tC,其中天然林占84.36%,人工林占15.64%;平均碳密度为30.919tC/hm2,小于全国平均值,森林发育水平较低是造成陕西省森林碳密度较低的主要原因。天然林是全省森林总碳储量的主要贡献者,且天然林各优势种的平均碳密度普遍大于人工林;②陕西省从南向北自然地域的干湿条件,对森林植被碳储量整体分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人工林碳储量比重较大的区域是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地区;受干扰较小的秦巴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陕西省碳储量的主要贡献者,将在未来陕西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及碳汇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③刺槐、油松、杨类是人工林碳储量的主要贡献着,而天然林中,栎树、硬阔林、油松占主导地位;主要优势树种碳储量的集中分布对区域生态功能的发挥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