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浅谈“整理和复习”课教学□重庆市巫溪县龙台乡茶山小学王刚小学九年义务数学教材中的“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是为单元复习、单元知识小结而设计编排的。它是以单元教学为整体,以讨论、判断、计算等形式来概括本单元知识的要点。这种复习强调学生亲自参与整理过程,并将...  相似文献   

2.
传统复习课往往以知识为核心,注重单元课时知识的梳理、整理和记忆,复习效率低下且枯燥。单元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中学教师对“单元教学”的相关概念认识不清,不能较好地运用于地理复习课。在明确单元复习课的内涵、设计原则以及操作步骤的基础上,以“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为例,从单元主题、教学目标、情境创设、作业设计和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设计实践,使教学真正有利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期为高中地理复习课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比较中形成知识网络——谈“比和比例”单元复习教学福建省永春县蓬壶学区壶中小学潘金益在“比和比例”单元复习教学中,我运用比较方法,帮助学生将本单元的知识加以整理概括,把分散的知识串联起来,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课前,我先让学生复习本单元所学...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一直是新课改的一个薄弱环节。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即组织学生对整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反思、归类与对比,使之形成系统,并通过必要的训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相应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目前,很多教师对数学单元复习课的教学重视不够,大多数单元复习课是“炒冷饭”,有的甚至是“题海战术”,致使师生疲惫不堪,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中,每一单元新课结束后均安排了“整理和复习”。在教学中,一些教师过分强调练习,往往把一单元的知识“蜻蜓点水”式一点即过,忽视了对知识的系统整理,使复习课质量不  相似文献   

6.
单元复习是指在一个单元的新课教学结束后安排的整理和复习课。复习的目的是把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类、对比,形成知识系统,以便于学生理解、记忆.从单元整体的角度把握知识。复习课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简而言之为“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学生不仅要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已有知识,还要进一步理清这些知识间的脉络,构建出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网络。目前,很多教师对单元复习课的教学重视不够,大多数复习课是“炒剩饭”,有的甚至是“题海战术”,致使师生疲惫不堪,且效果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分式”一章复习课的教学为例,通过一个开放的情境贯穿复习课始终,让学生在一以贯之的情境中进行知识与方法的整理和巩固,引导学生逐步梳理“分式”一章的核心知识与思想方法,最终形成对整章知识的整体理解,达到单元视角下复习课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中,每一单元新课结束后均安排了整理和复习。在教学中,一些教师过分强调练习,往往把一单元的知识“蜻蜓点水”似的一点即过,忽视了对知识的系统整理,使复习课质量不高。因此,教学时要在整理上下功夫,帮助学生  相似文献   

9.
<正>单元整理复习是实现数学教学从单一知识的“零敲碎打”走向单元知识的“系统整合”的有效途径,是构建数学系统化学习,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教学中,如果能借助单元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把离散的知识结构化,将有助于学生强化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多维的知识结构体系,有效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下面,以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复习为例,  相似文献   

10.
新课改实施及素质教育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元整理与复习课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部分,也需要进行优化和调整.基于此,本文围绕“问学单”对小学数学单元“整理与复习”的教学展开探讨,简要介绍了相关概念以及实施“问学单”对于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的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和新课标的颁布,核心素养、大单元整体教学、项目式学习等已成为教学的重要方向.单元复习课一直都是教学的难题,其更需要从整体目标出发,统揽全局,将复习课教学活动的每一步、每一个环节都放到大系统中考虑.笔者在执教“二次根式”单元复习课时以知识整体视角为主导线,以知识内在逻辑为连接线,以知识生成再现为发展线,呈现出“整体视角逻辑为线再现生成”的知识结构化的单元复习课课例.  相似文献   

12.
杨丽琴 《天津教育》2023,(4):123-125
<正>单元整理与复习课是小学数学重要课型之一,发挥着帮助学生巩固单元知识内容与学习方法的重要作用。但是,上好单元整理与复习课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大难点。本文结合人教版教材,对小学数学单元整理与复习课的实践展开研究,从“打好地基”“激发兴趣”“梳理知识网络”“发展解题能力”“反思成长”“扬帆远航”六个角度提出了一些策略,以期为教师提供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一个教学单元学完之后,就要作一次复习小结。在复习过程中,做好知识的整理和归纳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复习的时候,常常需要把有关的概念、定义和规律进行一番整理,归纳成特定的表达形式。使同学们在对比中加深理解,从对称的形式中加深记忆。 如在学完静电场之后,以力和能为两条主线列一个复习提纲,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把它“浓缩”成如下的形式,并冠之以“记忆链”的名称。  相似文献   

14.
复习所学知识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担负着查漏补缺、系统整理以及巩固发展的重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引导学生根据数学知识体系回忆、梳理知识点和建构知识网络已成为复习课达成的共识。最近,笔者在执教复习研讨课时,把“自我介绍”这一形式引入复习与整理环节,注重数学知识的概括、总结和联系,使复习课“生动”起来,取得了一定的教学实践效果。现将复习与整理的教学过程整理如下:师: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与整理小数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小数的复习与整理)师:课前同学们以自己是小数的身份,对小数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复习和整理,…  相似文献   

15.
数学单元复习课就是要把平时相对独立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方法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贯通。其基本任务就是整理知识,使之系统化、清晰化,并具有拓展性。长期以来,复习课难上,复习课教学几乎成了小学数学改革的一大难题。有人说:“平时数学教学是栽活一棵树,那么复习过程就是育好一片林”。这句话也充分说明了复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设计中的困惑与思考 “数的认识(总复习)”是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这节课主要复习正数、负数和整数、自然数、分数、百分数、小数的相关知识。教学设计时,我主要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复习是学生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单元复习是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的过程,通过单元复习,可以把握知识的本质,建立起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传统教学中,单元复习总结往往由教师实行“一条龙服务”,从知识结构的构筑,重难点辨析,到分析方法,解题思路的回顾总结,均由教师一“包”到底.教师辛辛苦苦、津津乐道,但学生体会不深,收效不大.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就指导学生自己做好单元复习总结,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一直是新课改的一个薄弱环节。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即组织学生对整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反思、归类与对比,使之形成系统,并通过必要的训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相应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目前,很多教师对数学单元复习课的教学重视不够,大多数单元复习课是  相似文献   

19.
《正比例反比例》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63页至64页的内容。这是一节复习课。复习课,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系统学好数学,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极为重要。经常听到数学教师这样感叹,“复习课难上”、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有“成就感”,我也深有同感。但它担负着查漏补缺,系统整理以及巩固发展的重任。在当前的数学复习课堂上,许多教师对学生总是不放心,上复习课要么面面俱到,不停讲解,不停提问,要么就是大量练习,只求结果,不重过程。表面上容量很大,效果较好,其实只是事倍功半。因此,复习课不能由教师包讲,学生包练,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原有知识水平状况,组织教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去获取知识,自觉的训练技能,以达到教学目标。本节课是单元的整理复习课,旨在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使所学知识结构化,系统化。因此,教学时分三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是整理。通过整理,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形成网络,只有形成网络的知识,才能深深的扎根于学生的头脑,才能运用自如。第二层次是复习。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的概念,并使学生再一次的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成代数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第三个层次是分层练习。练习题的设计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尽量选择离学生的生活接近的呢容,培养学生在实际中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单元整理和复习课是学生获得梳理知识、建构知识网络、形成建构意识的重要时机.加强小学数学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对提升数学教师专业素养、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挥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调查小学数学低年级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的现状,通过课堂反观,归因剖析;课程整合,有的放矢;课例实践,精准施策对课程知识点进行收集、分类、归纳、整理,实现课程的整合,激发学生整理和复习的内在驱动力,提升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交流分析能力、应用创新能力,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