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洛克在对自然法的肯定中预留了上帝的位置,对时代思潮既是推进又是反思.对自然法认知方式的探讨无疑涉及到理性和信仰的复杂关系,洛克在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中建立起合理的沟通对话桥梁.自然法对人类有着约束作用,正是这种约束使人心中有了趋向上帝的力量和志趣,洛克的自然法就是人类走向上帝的绳索.  相似文献   

2.
洛克的政治哲学并不是传统所认为的那样在《政府论》中得以完整表述,而应当结合其《人类理解论》才能得以完整的理解。洛克以其独有的谨慎确保其政府学说的确定性,包括理论层面上的可能性与实践操作的可能性。在理论层面,洛克通过对那个时代自然法的三种理解即上帝、城邦道德及理性的三重颠覆,开辟了自然法向自然权利转变的道路,为政府起源奠定了其本身的政治哲学基础。在实践层面,洛克通过人类结成公民社会的心理分析及操作可能性分析,论证了政府何以可能持续运转。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诺齐克"个人权利"理论与洛克"自然权利"学说之间矛盾的揭示,我们可以清楚地断定两种权利理论分歧的根源在于——诺齐克主张个人完全的自我-所有权不受侵犯是至高的道德价值,甚至自我-所有权是其他个人权利的源泉;但是洛克只承认个人有限的自我-所有权,而且"自然权利"的道德根源并非来自于个人本身,而是来自于上帝,自然法既体现上帝意志又能够被理性认识,从而规范和约束自然权利。既不存在与诺齐克的消极个人权利同义的"洛克式权利",也不存在承认完全的自我-所有权的"洛克式权利",而只存在主张个人拥有有限的自我-所有权的"洛克式权利"。  相似文献   

4.
洛克在《人类理解论》的最后部分对科学进行了分类,他认为实践之学的目的是教育人们如何可以正确运用自己的能力和行动,以能求得善良和有用的事物。实践之学就是道德哲学,而道德哲学的前提是至关重要的。在经过对道德观念的批判之后,洛克认为其前提就是:自然法、上帝和同一性。  相似文献   

5.
洛克政治哲学中有关从自然状态到公民社会的政治构想,建立在其自然法理论的基础上。在《政府论》下篇中,洛克通过对传统自然法理论形式上的回归,论证了自由主义宪政的基本原则,对近现代西方政治生活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而洛克自然法理论的矛盾则是他企图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妥协与折衷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洛克的“中道”观点的基础是他的上帝观。他认为,“上帝”观念不是天赋的,只能来自经验,并且,洛克从“自我”的认识中推论出了上帝存在。洛克把对上帝的认识外扩到认识论及社会实践领域。在认识论领域,洛克坚信理性与信仰之间可以实现“中道”;在社会实践领域,洛克意识到国家与教会之间也可以构建一个“中道”。纵然洛克的观点有不可回避的矛盾,但他对上帝的理性思考,以及由此而寻求“中道”的努力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7.
洛克将人类对维持它们生存所必需的东西所拥有的权利称为“财产权”,劳动在洛克思想中占据核心地位。施特劳斯认为洛克是在证明一种私有财产权,一种不受限制的绝对个人权利。剑桥学派的塔利继承了邓恩的神学解读进路,要证明通过劳动获得财产是人符合本性、合乎神意的生活方式,这才是洛克思想的核心。施派的扎克特倾向于施特劳斯的解释路径,但不是全盘接受,他认为洛克在对财产权的论证中逐步瓦解了自然法对财产权所设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8.
自由思想是古典自由主义的奠基人、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自然法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其不朽名篇<政府论(下篇)>中,洛克虽然没有专列章节探讨自由问题,但其自由思想作为其政治法律思想的精髓和核心却贯穿始终.在洛克那里,作为其理论基础的自然状态首先是一种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然而,自然状态的不稳定性,又使得人们为了实现真正的自由从而选择政府这一组织形式,通过政府制定的法律扩大和保护自由;同时,政府本身的目标就是保障人身行动自由和财产支配自由;不仅如此,洛克对权力分立理论的论证,也是从保障人民自由的角度出发的.可以说,在洛克的<政府论(下篇)>中无不闪烁着自由思想的光芒,其自然法理论实际上就是自由至上的自然法理论.  相似文献   

9.
洛克是经验论哲学的代表人物,也是英国自然神论的一位重要先驱.洛克认为上帝观念不是天赋的,他非常注重对上帝存在的信仰,认为上帝的存在是合乎理性的.洛克的上帝观对自然神论者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洛克是西方法律思想史上第一位系统而完整的提出古典自然法的法律思想家,其自然法思想独到之处在于:以财产权为核心的自然权利学说,以人民权力为核心的社会契约论,法治与分权理论以及法律与自由的辩证关系理论;这些思想为近、现代民主法治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洛克的自由主义法哲学在古典自然法学派中占有重要地位。他提出的自然法思想、社会契约论以及自由主义宪政原则,对当时的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即使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欧洲法律思想史上 ,洛克第一次从理论上论证了“天赋人权”原则 ,这是社会契约论自然法的核心内容。文章从其对旧有神权法思想的批判入手 ,通过对洛克提出的自由状态、反常状态等问题的系统分析 ,对洛克的自然法理论作出辩证、客观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历史的悖论--洛克的自然状态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克的《政府论》,既是对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阐述与总结,也是对其自由主义思想的系统申张。其中“自然状态”学说以及以“自然法”为内容设计出来的政治形式与社会构成,对于近代西方的政治学说和政治实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洛克的“自然状态”学说由于过分地强调一种永恒的自然法的形式对规定个人权利不可侵犯的意义,因而表现在对“义务”、“社会自由”以及对“国家在促进自由发展中积极作用”的忽视等诸方面出现了认识上的偏差,从而也就形成了他思想中的历史与非历史的悖论:这就是自由的历史性与他对“自由”理解的非历史性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在欧洲法律思想史上,洛克第一次从理论上论证了“天赋人权”原则,这是社会契约论自然法的棱心内容。文章从其对旧有神权法思想的批判入手,通过对洛克提出的自由状态、反常状态等问题的系统分析,对洛克的自然法理论作出辩证、客观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自然法理念,作为西方法律思想史上最为源远流长的意识形式与思想方法,在最为重要的方面孕育和催生了近代西方的立宪主义,因此在宪法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自然法在柏拉图那里带有古代专制主义的倾向,亚里士多德可以用自然法来论证奴隶制的正当性,西塞罗则依据自然法宣称普遍的人人平等,阿奎那的神学自然法被当作教会进行其与世俗权力斗争的工具,霍布斯依据自然法来为专制王权辩护,而洛克之反对专制、崇尚自然权利与自由也是以自然法为犀利武器的.文章试图以自然法的历史发展为脉络,阐述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思想变迁,以及对近代西方立宪主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田旭 《华章》2008,(7):22-23
洛克和霍布斯自由观的理论基石都是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但是他们却对此做出了迥然不同的解释.主要表现在自然状态、自然法、社会契约论、国家政治形式等四个方面.本文从社会契约论的角度试着对洛克与霍布斯的政治思想进行比较,并且追溯其差异与时代背景,找出导致二者存在异同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17.
约翰·洛克(1632——1704年),是十七世纪英国杰出的政治思想家、哲学家,唯物主义经验论菩名代表。本文试就其政治思想与哲学思想的主要方面做一些探讨。一、洛克的政治思想洛克的政治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政府论》两篇。(本节所引洛克言论均见此书)在上篇,他对君权神授,王位世袭做了有力的批判。洛克驳斥了封建统治者及其卫道士宣称的国王的专制权力是直接来自上帝,因而其王位应该世袭并有无限权威等等的妄  相似文献   

18.
作为自由主义的代表,诺齐克与罗尔斯的理论在关于社会起源上分歧明显。诺齐克继承了洛克以自然状态作为产生正义社会前提,在自然状态中产生了社会组织和政府必须遵守的自然法;相反罗尔斯提出原初状态产生正义社会的组织原则,承认康德的绝对命令产生正义的道德。对这两种形式的元社会状态进行比较,能够分析出他们理论的根本差距,以及各自理论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约翰.洛克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家,古典自然法学派的杰出代表之一,其思想影响巨大,超出了时代和国界。文章拟从历史的角度,解读洛克法学思想的来龙去脉,以对当前法理学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孟德斯鸠政治哲学的一个主要来源,是以洛克为代表的英国政治哲学,他把盛行于英国的从个人出发的契约论转换为从社会出发的整体论。孟德斯鸠对英国政治哲学的转换首先是从自然状态、自然法、自然权利与社会契约开始的;政体与分权制衡问题是近代英国政治哲学构建理想国家的一个聚焦点,这也是孟德斯鸠转换英国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自由与平等问题是英国自由主义关注的一个中心问题,也是孟德斯鸠转换英国政治哲学的又一个重要内容。与霍布斯和洛克相比,孟德斯鸠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贡献在于努力地寻求自由与平等的平衡,非常重视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