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一种解题方法都要以某种思维形式为背景,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对问题的解答效果有直接影响。一个问题,当从正面思考不易或无法求得解答时,反面思考便成为一种合理的思考方式。所谓反面思考,就是从问题的反面入手,先考察结果的对立面或假定需证的结论不成立,看能推演出什么结果。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种解题方法都要以某种思维形式为背景,思考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解答有直接影响.一个问题,从正面思考不易或无法求得解答时,反面思考便成为一种合理的思考方式.所谓反面思考,就是从问题的反面入手,先考察结果的对立面或假定需证的结论不成立,看能推演出什么结果,从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3.
从反面解题     
在数学中,对于那些用常规思路无法求解或不易求解的习题,如果从反面入手去思考,常能出奇制胜。  相似文献   

4.
有些数学问题,顺向思考不易求解,若从反面入手,学会倒一倒,则问题迎刃而解,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5.
所谓逆向思维(又称反向思维)是从问题的反面去思考,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思维过程,当某些问题从正面入手不易解决时,往往运用逆向思维能使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杜丽霞 《考试周刊》2011,(93):56-57
解题时,由条件到结论的正向思考是常用的思考方法,但有些问题按照这种顺推的思维方式很难得到解决,即正面解决有困难.此时不妨改变思维方向,从反面入手,往往能事半功倍,这就是"正难则反".  相似文献   

7.
解决问题的过程,一般总是先从正面入手进行思考,这也是解题的基本思想方法;但有时在用顺向思维方式来寻求解题途径比较困难时,应改变思维方向,从问题的反面入手进行思考,这里我们利用集合性质A∪CUA=U,巧用补集思想可以将题目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开拓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8.
数学创新性的试题是指读者没有见过的、问题情景新颖别致的试题,高考就是采用这样的试题来考查解题者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解答数学创新问题需要具备数学的素养、数学的视野、开阔的思维、解题的智慧,有时,从特殊情景入手、从反面入手、从简单入手从非常规的情景思考,将会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在解题时,如果从正面入手感到有困难,不妨改变一下思考角度?改从反面着手,有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对于培养学生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学好数学将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解答问题的时候,有的问题可以从正面思考,有的问题可以从反面思考,还有的问题既可以从正面思考,又可以从反面思考,这样不仅思路更宽,解题方法也会更灵活。我们一起来看下面这道题:  相似文献   

11.
面对一道数学问题,要学会从不同方向去思考.当感觉解答难于入手时不妨考虑反面的情景展开思维;当一般情景难入手时可考虑特殊的情景;当有关数的问题难于处理时可考虑挖掘它的几何背景;当面对一个实际问题时,可考虑数学化后变更为相应的数学模型来解决.  相似文献   

12.
正与逆     
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一般总是先从正面入手进行分析,这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但有时我们会遇到从正面考虑很不容易解决的情况,这时往往需要我们从这个问题的反面入手去思考,使问题得以解决.如数学中的反推法、反证法,就是关于“逆”的方法的具体应用.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3.
一、反面思考 在解决有些应用问题时往往会遇到从正面人手较繁较难的情况.这时若从题目或其中某个方面的反面人手去进行思考,能有效地克服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开辟解决问题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4.
林海 《考试周刊》2013,(70):47-47
<正>在数学问题的解答过程中,有时从正面入手不易解决,我们不妨从问题条件或结论的反面或者对立面出发,也许会达到"正面困难重重,而反面则海阔天空"的境界.从反面或者对立面入手解决问题的这种思维方法就是逆向思维方法,反映在解证方法上就是反证法.例1:已知在某20个城市之间共辟有172条航线.试证明:利用这些航线可以从这20个城市中的任何一个城市飞抵其余  相似文献   

15.
一个问题,当从正面不易或无法求得解答时,反面思考便成为一种合理的思考方式。所谓反面思考,就是先考察结果的对立面,或假定需证的论断不成立,看能推演出什么结果。例1.从6个男生4个女生中选出4人参加某个课外兴趣小组,问有几种选法?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解题中,需要有正确的思路.对于很多数学问题,通常采用正面求解的策略,即从条件入手,求得结论.但是有的问题,从正面思考时,困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若转换思维角度,从反面去思考,常可使人茅塞顿开,绝处逢生,获得简单巧妙的解法.这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我们不妨称它为"正难则反"策略.其主形式如下.  相似文献   

17.
潘峰  蔡雪华 《新读写》2010,(7):26-30
事物的存在是普遍的,事物的对立统一也是无处不在的,对任何事物既可以从正面去思考,也可以从反面去思考。作文立意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8.
解决数学问题,一般总是从正面入手进行思考,但有时用这种常规思路解答显得十分繁杂,甚至无法解决的情况.这时若从问题的反面去思考也许会“柳暗花明”,而且解题步骤可较为简捷,这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另一种思维方法——逆向思维法.逆向思维是从习惯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分析问题,表现为“逆用”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现举例说明逆向思维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数学问题 ,千变万化 ,不同问题 ,思路各异 ,很多问题经过正面思考 ,综合分析 ,寻找条件与目标间的联系 ,可以得到解决办法 ;但也有一些问题 ,运用正面分析 ,却很难找到解题途径 ,有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如 :试说明经过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不能作圆 .“不能作圆” ,用常规的思路和方法 ,怎么解决呢 ?显然无从下手 .这就引导或激励我们要去思考 :“能作圆”情况如何 ?这里我们能否从“能作圆”这个问题入手呢 ?“能作圆”是“不能作圆”的反面 ,现在 ,我们就从这个问题的反面———“能作圆”入手 ,看看会出现什么结果 .假设过同一直线上的三点能作…  相似文献   

20.
<正>集合是整个高中数学的起跑点,是高中数学的基础内容,也是高考必考内容,这部分知识常和其他知识结合起来考查,并且意境新颖的创新题型层出不穷,解答集合创新问题需要具备数学的素养、开阔的思维、解题的智慧,有时,从特殊情境入手、从反面入手、从简单人手、从非常规的情境思考时将会找到解题的突破口。一、定义新运算例1 (07年高考陕西理12)。设集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