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之一朱湘的叙事诗有他自己的特点,作为一个天生热爱中国古典诗词并把中国古典美学观带到新诗创作中来的诗人,在他写作现代叙事诗时也很自然的融入了古典的元素和民间的意绪,用西化的外形细细描绘着一个个极具中国古典和民间特色的传统故事。因此古典性与民间性并融是他的现代叙事诗的第一个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2.
洪娟 《文教资料》2009,(26):86-88
浩瀚的黄海赋予勤劳智慧的如东人民无尽的宝藏,如东人民对黄海有着近乎崇拜的赞美和感恩,如东现代民间绘画有着浓郁的黄海情结.如东的文化以盐文化历史最为悠久.在如东现代民间绘画中可以看到隐藏在如东人民心中的深厚"盐"情结.本文从如东现代民间绘画背后隐藏的"海"情结和"盐"情结两方面阐述如东现代民间绘画的深厚的艺术情结.  相似文献   

3.
藏族民间叙事诗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口头叙事传统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大量程式蕴含其中,对诗篇的整体架构和语词或句子的具体选用,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藏族作家尕藏才旦搜集、译著的几篇民间爱情叙事诗详加分析,探讨程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学习借鉴民间口传童谣基础上,解放后17年的重庆儿童诗创作出现了初步繁荣的局面。其代表作家有下述三类:以巴渝民俗与山乡气息为特色的张继楼儿歌和崔英民间童话诗;以军人视角透视孩提生活的雁翼长篇叙事诗和梁上泉的抒情诗;以浓郁童年情结为创作原动力的石天河童话诗和童话剧。诗人们虽热情为孩子们歌唱,但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却惨遭挞伐,特别是石天河、崔英厄运所留下的历史教训,更值得人们记取。  相似文献   

5.
冯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他在二十年代早期创作的几首叙事诗经历了八十多年的淘洗,至今仍不失为中国现代叙事诗的典范。这几首诗打破了传统叙事诗的形式,建立了一种新的叙事诗规范。从情节到人物,从题材到语言,诗人对传统叙事诗作了全面而大胆的突破和革新。尤其是在诗歌语言及形式上,诗人从中国古典诗歌中吸取有益的营养,与现代白话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6.
既有时代对于现代叙事诗的呼唤和深谙中国传统叙事诗现实主义精神的诗作者自身的创作要求与热情,又有西方叙事诗成熟写作经验的可资借鉴,而以白话为主要标志的现代语言的建立亦为新诗人自由灵便地进行叙事诗的创作提供了完全意义上的可能,于是,这些有利因素一起促成了现代叙事诗在20世纪前期中国文坛的成功出场。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诗歌艺术高度发达的国家,民间流传着许多精美动人的叙事诗。古乐府中的《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代表了古代汉族民间叙事诗的光辉成就。至于近代汉族民间叙事诗的代表作,可能就是十九世纪中叶产生在我省崇阳一带的两部民间叙事诗——《钟九闹漕》和《双合莲》了。它们和其他兄弟民族中间流传的许多民间叙事诗一道,构成为我国诗歌艺术宝库中一份极为珍贵的财富,具有千古不朽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现代广告中古典情结的寓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广告与传统文化达到了空前的融合,从表现形式到文化内涵无不包含难解难分的古典情结——传统文化。现代广告的古典情结更多的表现了中国丰富的观念形态的传统文化。亲情、怀旧、人文精神是现代广告的古典情结寓意的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土族叙事诗《祁家延西》的程式特征、歌手表演中的创作和叙事诗创作的语境三个方面的分析,揭示民间叙事诗具有的一些口头特征。  相似文献   

10.
徐訏的传统情结相当深厚,儒家、墨家、道家、佛家等传统文化观念与传统文学文本对徐訏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徐訏对传统文化并未全盘接受,而是接纳从传统文化肌体上剥离出来的带有民间色彩与世俗气息的思想信念。中西文化对比是徐訏文化反思的中心,他虽有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情结,但他十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落后腐化的一面与中国国民的劣根性,更崇尚西方现代文化中的科学、民主、自由。徐訏小说受到中西文化两方面的影响,传统与现代性交织并向现代性倾斜是其小说明显的文化反思特征。  相似文献   

11.
余光中的诗融会了西方现代文化的灵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在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之间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现代主义诗歌的创作道路,具有鲜明特征。在内容上,表现出强烈的“中国情结”和“乡愁母题”特征,体现出强烈的中华民族意识和坦诚的人生情怀。在艺术上,将西方现代诗艺与中国传统诗歌精神相融合,一方面受西方象征主义、存在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借助于中国古代诗词传统的联想、象征手法和结构的优点,在表现现代人自身的主体意识方面有很大的突破。他的诗构思巧妙、想象丰富、追求诗的整齐,讲究诗的和谐,强调诗的节奏韵律,创造了与中国语言文字特点相结合的民族化的诗歌艺术美,赋予了现代新诗活力。  相似文献   

12.
现代新诗具有丰富的色彩美,这些色彩饱含不同的文化内涵,如"崇红"、"忌白"的红喜白凶的民俗文化,"运墨而五色具"的自由超脱的道家哲学文化,受难与救赎、圣洁与爱的基督教文化等。这些中外色彩文化的书写,扩大了新诗的容量,厚重而饱满,东西方情调流淌其中,为人们带来了多样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3.
余光中的诗融会了西方现代文化的灵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 ,在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之间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现代主义诗歌的创作道路 ,具有鲜明特征。在内容上 ,表现出强烈的“中国情结”和“乡愁母题”特征 ,体现出强烈的中华民族意识和坦诚的人生情怀。在艺术上 ,将西方现代诗艺与中国传统诗歌精神相融合 ,一方面受西方象征主义、存在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影响 ,另一方面借助于中国古代诗词传统的联想、象征手法和结构的优点 ,在表现现代人自身的主体意识方面有很大的突破。他的诗构思巧妙、想象丰富、追求诗的整齐 ,讲究诗的和谐 ,强调诗的节奏韵律 ,创造了与中国语言文字特点相结合的民族化的诗歌艺术美 ,赋予了现代新诗活力  相似文献   

14.
现代叙事诗 3 0年 ,在“中国叙事诗不发达”的文化检讨后 ,出现了长篇叙事诗创作的繁荣局面。戏剧因素和抒情因素的渗透 ,是现代叙事诗最积极最富有成效的探索。戏剧因素中的故事性、矛盾情境以及戏剧性情节的安排等都在诗中有所体现 ;而抒情因素突出的表现形式是结构的抒情性与语言的抒情性。正是由于这两个因素的渗透 ,使得现代叙事诗中许多优秀诗篇达到了故事性、戏剧性、抒情性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5.
安徽太湖籍诗人朱湘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以清醒的头脑和强烈的艺术使命感,在维护诗的审美特性和创造新诗的艺术形式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他在创作中注意吸收古典诗词合理的艺术形式,精心创造形式完美的新格律诗;他主张借鉴外国各种诗体经验,努力实现新诗诗体多样化;他积极倡导现代叙事诗,并带头进行创作实践,在借用并改造传统题材、注重人物性格刻画、探索现代叙事诗的结构形式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他为创造新诗的艺术形式、推动中国新诗的健康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周作人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作家,也是我国现代白话新诗的开拓者之一。他在文艺论著中提出他的新诗主张,对诗歌的本质与特点,诗的地方色彩、民族特色与个性表现的关系,诗创作对诗歌语言简练、含蓄的要求,新诗人将古典诗歌优秀的抒情传统、表现方法与外国现代诗歌的艺术精神、表现技巧融合以创新的正确态度,以及对中国现代诗歌发展道路的多元化思考等,都作了完整、系统而周密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新诗创作实践,在中国现代诗歌的初创、构建与变革当中,曾有过不可忽视的贡献和影响。他的新诗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与其民歌研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应该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自1990年代以来,当代诗歌叙事性特征日盛。立足于中国新诗史,对比现代诗歌与当代诗歌中的叙事性特征,指出叙事在当代诗歌中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和探索途径,使当代诗歌表现出日常生活化、情感隐蔽化、对象小不点化等特征。对当代诗歌的叙事性特点进行分析,有利于对中国诗坛做一次阶段性的总结与前瞻性的观察。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中,叙事诗处于文学的边缘化地位。朱湘是新诗史早期自觉创作叙事诗的诗人之一,徐志摩称他"宜于作叙事诗和史诗"。《王娇》是朱湘叙事诗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叙事诗的压卷之作。本文以《王娇》为代表,在对朱湘叙事诗的叙事主旨(诗意)和艺术形式(诗艺)分析基础上,指出了朱湘对现代叙事诗文体建设的历史性贡献及其在现代叙事诗歌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动画电影迷失在对美日动画的模仿之中,不仅在艺术形式上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在叙事上也越来越丧失其应有的民族个性。坚持民族化叙事是当前中国动画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动画市场上制胜的法宝。为此,动画创作者要善于从民间文学取材,并深挖其民族文化内涵;要按照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实现传统文化元素的当代转化;要实现民族化与国际化的统一;还要善于借鉴中外优秀动画电影以及中国传统文学的叙事策略,并“化”为己用。  相似文献   

20.
北京奥运会提出的奥林匹克新理念——"人文奥运"以及"和谐世界、和谐奥运"等,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合"理念为基础,凝聚着中华民族人文精神从传统到现代的成果。它从关注人、热爱人、尊重人的角度,提出了"全民奥运、全民健身的战略,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重大发展。中国传统民间游戏——击壤,作为中国体育游戏形成的本源,在深层次上与人文奥运的精神内涵是一致的,它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方面,诠释了北京人文奥运的理念,对中国体育和谐文化的构建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