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正>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它飞飞停停,停停飞飞,终于发现刚刚收获的麦田里有一个装着水的瓶子,于是一个俯冲,落到了瓶子旁边。瓶子里的水只有一半,乌鸦伸了几次嘴,都无法接触到水。怎么办呢,乌鸦低头想了一会儿。哎呀,小时候爸爸总是讲先辈用小石子放进瓶子里取水喝的故事,自己怎么把经典给忘记了?乌鸦环顾四周,打扫过的麦田里没有小石子,看来只得飞到远处去捡了。为了能喝到水,乌鸦拍打着翅膀向山边飞去。  相似文献   

2.
小学一年级有篇课文叫《乌鸦喝水》。故事大意是:一只乌鸦口渴了,要喝瓶子里的水。可是瓶子很高,瓶口又小,喝不着。它看见旁边的小石子,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入瓶子里。水升高了,乌鸦也就喝着了水。故事虽然简单,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很值得我们深思。乌鸦聪明,在于它不能直接喝到水时,看见小石子能动脑筋,想出办法来,从而喝着了水。假如我们把学生比作乌鸦,知识比作水。学生要掌握知识,那么我们教师的任务,是端盆“水”让“乌鸦”  相似文献   

3.
王开东 《师道》2009,(1):23-24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是瓶子很高,瓶口又小,里边的水不多,它喝不着。怎么办呢?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它想出办法来了。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衔来,放到瓶子里,瓶子的水位渐渐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  相似文献   

4.
一天,乌鸦口渴了,她在一块平地上看到一个大瓶子,瓶子里居然有水.她很高兴,伸长脖子就去喝,可是怎么也喝不到.原来瓶子里的水太浅了,喝不着.  相似文献   

5.
同学们还记得小学课里《乌鸦喝水》的故事吗?课内容是: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是,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乌鸦看见瓶子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想出办法来了.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乌鸦喝水》第1自然段写道“: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其中强调了乌鸦喝不到水的原因是瓶口小、瓶子里水少。瓶子里的水究竟少到什么程度才能保证乌鸦把石子放到瓶子里后,水会上升到让乌鸦能够喝到水?为此,我和学生进行了多次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水位低于瓶高的一半(书上图一显示的水位就低于瓶高的一半),把石子放到瓶子里,水位升高得并不明显,甚至石子会把水淹没,乌鸦要喝到水是比较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只有当瓶子里的水位高于瓶高的一半(乃至快接近瓶口时),放入石子…  相似文献   

7.
一、由果索因由果索因是由事情的结果入手,去寻找事情的起因。《乌鸦喝水》这件事的结果是:乌鸦喝着了水。出示插图(3)(彩色挂图),教师提问:1.乌鸦正在干什么?(喝水)在哪里喝水?(瓶里)瓶子里装着什么?(石子)这些石子哪来的?为什么装石子在瓶里?(讨论)2.请看乌鸦喝水时,眼睛笑成一条缝,美滋滋地喝着。它为什么这样高兴?谁能说出这瓶子里石子  相似文献   

8.
案例: 经典、有趣的童话故事《乌鸦喝水》的教学正在进行,学生六人合作小组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乌鸦喝水的实验。实验要求学生研究乌鸦是怎么喝上水的?学生个个喜形于色边做实验边注意观察,从“瓶子里渐渐升高的水”的现象中理解课文“乌鸦把石子一粒一粒衔起来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乌鸦口渴了,想喝水。它看见一个瓶子里有水。但是,瓶子里的水太少,它喝不着。乌鸦看见一个小朋友正在用吸管喝饮料。于是,它想了一  相似文献   

10.
一只笨乌鸦     
表弟正在大声朗读《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我在一年级时学过,聪明的乌鸦衔石子放进瓶子里,让瓶子里的水升高,最后喝到了水。可是,现在我却觉得乌鸦喝不着瓶子里的水。课文开头说乌鸦到处找水喝,意思是周围没有水,为什么周围没有水呢?可能正大旱吧。  相似文献   

11.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用两只没水的瓶子,分别装着一条活着的鱼,然后,把一只瓶子放在桌上,另一只瓶子放进水中,不过,不让水进入瓶子,瓶子里仍然没水。  相似文献   

12.
自从那只口渴的乌鸦用小石子填满瓶子,美美地喝了一顿水之后,它回去就大肆宣扬它喝水的方法,于是它的伙伴们都牢牢地记住了这种妙法。一天,一只乌鸦出了趟远门,飞到了一个沙漠上,它感到口渴难忍,就想找些水来喝,恰巧看见地上有一个瓶子,瓶子里有半瓶水,乌鸦高兴地落在瓶子旁边。  相似文献   

13.
一、设计故事情节智障生的社会生活经验较少,他们的思维因缺乏经验而显得迟钝。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引导、耐心引导,从而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例如在教学《乌鸦喝水》时,讲到乌鸦喝不到水,笔者问:"同学们,谁能帮助乌鸦喝到瓶子里的水呀?"学生沉默了一会儿,生1:老师,割……割掉。师:把瓶子割断吗?生1:是……是。师:可是没工具割呀!生2:把瓶子抱起来喝。师:这瓶子可重了,乌鸦抱不起来。生3:  相似文献   

14.
《广东第二课堂》2005,(6):10-11
一块岩石旁有一个盛有水的瓶子。一只小鸟非常口满,它飞向瓶子。可是它喝不到水,因为瓶子的颈部太长了。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五单元[设计意图]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体积的意义[教学述评]师 :同学们 ,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CAI课件演示 :乌鸦喝不到瓶子里的水 ;乌鸦把石子扔进瓶子 ,高兴地喝着了水。指生简述童话故事《乌鸦喝水》的大意。师 :为什么乌鸦往瓶子里扔石子就能喝到水了?生 :把石子投进瓶子里 ,石子会把水面给抬上去 ,乌鸦就能够喝到水了。生 :因为石子扔进瓶子后就会沉入瓶底 ,瓶底下面的空间被石子占据了 ,水面就会向上升 ,乌鸦就能喝着水了。师 :乌鸦真是太聪明了!它知道石子能占据一定的空间 ,所以就利用这…  相似文献   

16.
第一册第17课乌鸦喝水教学时,可按照先读课文、再看图、然后议论的顺序进行。指导观察图一时,可让学生说说瓶子里有水,为什么乌鸦喝不着(瓶子很高、口又小)。观察图二时,让学生说说乌鸦想出了什么办法,想出办法后它是怎样辛勤劳动的(一个一个、衔、放)。观察图三时,要引导学生对照图二,注意瓶子里的水位发生了什么变化(水……升高了),并说说为  相似文献   

17.
海桑 《大中专文苑》2014,(12):37-37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用两只没水的瓶子,分别装着一条活着的鱼,然后,把一只瓶子放在桌上,另一只瓶子放进水中,不过,不让水进入瓶子,瓶子里仍然没水。瓶子里两条离开水的鱼,哪一条会活得更久呢?实验结果表明,那一条放入水中瓶子里的鱼,其存活时间远远长于另一条。实验者经过多次实验,结果都是如此。  相似文献   

18.
要想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展示自我的舞台。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使他们乐于学习。因此,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总是力求做到让学生享受学习,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我让学生准备一个小口的瓶子,里面装一点水,再用两个手指作乌鸦的嘴,让学生体会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水,之后再让他们放进一  相似文献   

19.
一、教材实验不足之处 教材中的第一个实验是在瓶子里装一些水,用几根吸管和一块橡皮泥,在不倾斜瓶子的情况下,利用空气把水从瓶中挤出来。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在做此实验时,常常闪插入瓶子里的吸管太短,接触不到水面或因肺活力不够,使水不能从瓶中被挤出来,导致实验难以成功,既影响对空气占据空间的认识,又常常弄得满桌是水、一塌糊涂。  相似文献   

20.
聪明的小鸟     
一块岩石旁有一个盛有水的瓶子。一只小鸟非常口渴,它飞向瓶子。可是它喝不到水,因为瓶子的颈部太长了。小鸟想啊想啊,飞走了。过了一会儿,小鸟叼着一块小石头回来,它把石头放进瓶子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