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奥运会开幕式音乐编排和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文章通过对第24~27届奥运会开幕式主题歌的特点和表演音乐的选择及应用效果分析,进而对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乐编排和创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奥运会主题歌是奥运会的文化艺术标志和组成部分之一,是传承奥林匹克文化的重要载体.奥运会主题歌的演唱是历届奥运会开幕式的组成部分.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在简单中创造神奇、展现中国深厚民族文化的同时,起到了传承奥林匹克文化应有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主题歌选择赢得了张艺谋团队以及音乐圈内有关人士的肯定,而国内网民的评价则出现几乎是全方位的否定之声,这主要和张艺谋的音乐修养艺术策略相关.张艺谋未能成功遏制过于倚重西方价值中心的主题歌选择程序,成为整场开幕式的败笔,而隐含于其中的非国际化的选歌运行机制及操作方式,尤其值得反省,而中国新时期流行音乐的整体性失位现象则是形成此现象的终极性缘由.  相似文献   

4.
试论奥运会主题歌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回顾1984年以来历届奥运会主题歌,发现奥运会自创办之日起,就代表着全世界人民向往和平、进步、举世和谐的美好愿望.这些经典的主题歌具有旋律优美、易于传唱,地方特色与世界元素相结合,折射奥运会举办国独特的民族文化等特点.在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一平台上,体育和音乐这两种人类共同的语言结合得更加密切.与此同时,奥林匹克精神也在这些经久不衰的奥运会主题歌的传唱中得到了更好的诠释,向世人传颂着和平与希望.  相似文献   

5.
开幕式是专门设计的、标志某届奥运会开始的程序化活动,这种程序是以其仪式基本要素所组成的结构为基础的。以开幕式结构为衡量尺度,根据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对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幕式的特点和功能进行阐述。研究认为,开幕式的结构主要包括形态结构和意义结构两部分,形态结构主要由时间、空间、器物、角色和行为组成,两次世界大战间,后三者发生了裂变;意义结构则一方面体现在反映了社会变迁和时代各因素的影响上,另一方面,主要体现在其仪式功能上。  相似文献   

6.
服装是奥运会开幕式表演的重要内容。奥运会开幕式表演服装设计既要突出开幕式表演主题,又要注意效果;既要突出自己的风格特色,又要便于演员进行动作表演。在体现奥运精神的前提下,更要追求至高无上的艺术表现力。文章以24届至27届奥运会开幕式表演服装为研究对象,从服装的基本情况、服装设计的特点以及设计发展趋势三个方面对开幕式表演作品服装设计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法、专家调查法、视频影像观察法等,从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艺术学及体育学等角度,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类型与特征等对奥运会开幕式表演艺术设计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奥运会开幕式表演艺术可分艺术作为体育元素的开幕式表演艺术、体育作为艺术素材的开幕式表演艺术、体现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开幕式表演艺术等三类.奥运会开幕式表演艺术具有表演主题的鲜明性、表演内容的丰富性、表演语汇的世界性等九大特征.  相似文献   

8.
对于奥运会组织者来说,奥运会开幕式都是精心设计,下本钱弄出特色的。人们常说“搞好开幕式,奥运会就成功了一半。”巴塞罗那奥运会组委会的官员深谙此理,在最初设计时,就考虑到聘请有经验的国外专家,据开幕式团体操设计者曼努坎尔·乌埃尔和约瑟普·罗加说,组委会特邀了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式的策划者,澳大利亚人里克·比尔克和洛杉矶  相似文献   

9.
1988年汉城奥运会早已淡出我们的视野.但时至今日.那一首激昂高亢的《手拉手》仍然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每一届奥运,除了中国队能夺多少块金牌.开幕式和主题歌恐怕就是我们最关注的东西了。盛大的开幕式. 在今天不只是体育迷的事情.它已成为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十分重要的文化展示。那么.北京奥运会我们又将能向世界呈现出何种"天籁之音"呢? 的氛围和  相似文献   

10.
厉智 《新体育》2008,(3):12-14
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火炬点燃仪式和最后一名点火者历来是全世界瞩目的焦点,也是历届奥运会的“核心机密”。在已经进行过的冬、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上,最后引燃主体育场巨型火炬的,绝大多数都是曾经在奥运会上夺金揽银的体坛名将。将于8月8日揭幕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担负最后点火重任的,应该以现役或体坛老将希望最高。  相似文献   

11.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当今世界水平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综合性运动会。奥运会不仅是体育竞赛的盛会,同时也是展现各国文化艺术的盛会。奥运会开幕式表演由很多形式组成,而奥运会主题曲是奥运会的文化艺术标志和组成部分之一,是传承奥林匹克文化的重要载体。分析奥运会主题曲的音乐结构及历史演进,总结出奥运会主题曲受主办国文化特征的影响,反映了人类和谐的普世精神和个人奋发的英雄主义。  相似文献   

12.
2014年第2届青奥会将在中国南京举办,以形成南京青奥会的核心价值为主题的"南京青奥会口号、目标与理念"研讨会,2011年4月在北京体育大学举行,杨桦、任海、孙大光、孙葆丽、张清、徐达、丁铭等著名的奥运专家、理论学者和南京青奥会组委会官员,对青奥会诞生发展的历程,青奥会特质,青奥会与奥运会的异同,青奥会的口号、目标和理念等体现青奥会内涵的问题畅谈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郁建华 《体育与科学》2011,32(6):58-60,68
文章认为,与北京奥运会不同,南京青奥会是在国人体育价值观悄然发生改变的条件下创办的。由此,它所张扬的主题当是"夺标"和"育人"的融合,即南京青奥会将不仅是全球青年的顶级体育赛事,而且还是全球青年文化与教育活动的盛宴。在坚持启发、引导以及培养青少年健康生活理念与生活方式的过程中,南京青奥会将特别在促进城市各类人群和谐共处和城市社区建设方面,探索出一条新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奥运主题口号是奥运联想形成的重要元素,直接影响人们对奥运的态度和对奥运的参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主题口号对人文和谐、绿色生态、科技进步的理念进行了高度概括,深刻反映了北京奥运会的核心理念,强调了奥林匹克精神的永恒主题,表达了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期盼,体现了人文奥运所蕴涵的和谐价值,具有广泛激活人们对奥运联想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北京奥运会对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讨论北京奥运会主题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渊源的基础上,探究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关系,进一步论述北京奥运会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面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与后奥运时代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北京奥运会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世界的眼球,竞技体育的魅力固然是主要原因,但是在人们关注金牌花落谁家的同时,处处体现出来视觉艺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章以北京奥运会为主题从平面图像、立体图像两个角度对其蕴涵的视觉艺术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7.
论奥运会的文化--经济一体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杰 《体育与科学》2004,25(4):23-27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第二手分析、归纳法和演绎法等方法,利用经济学、文化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社会学和奥林匹克运动等方面的知识,对奥运会的文化一经济一体化特征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剖析,目的在于从新的视角审视当今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方向,从更深层次认识奥运会对当今社会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产生巨大影响的原因,揭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内在规律。奥运会文化一经济一体化特征的前提是“稀缺性”的客观存在,表现在文化的经济化、经济的文化化和文化一经济一体化等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法对奥运会媒体营销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奥运会媒体营销朝着全媒体化和融合化的方向发展,奥运会传播的规模日益扩大,奥运传播的复杂性也与时剧增,奥运媒体营销的成果也日益辉煌。北京奥运会作为融合媒介时代的第一届奥运会,东道主中国的成功组织和选手们的优异表现使北京奥运会媒体营销成为传播史上的奇迹。北京奥运会媒体营销的成功也预示着,在媒介融合时代奥运会传播面临着更美好的前景,奥运传播将给奥运会未来发展带来更强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9.
从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雅典举办了两届现代奥运会,这是奥林匹克运动跨世纪发展和人类文明急速演进的最好见证。本文通过历史追溯认为,首届现代奥运会是在欧洲工业化时代爆发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推动近代体育的发展,从而使以人文主义为主旨的奥林匹克运动得以复兴;28届雅典奥运会则是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趋势加快得以复兴,人类高扬“和平与发展”主题的大背景下复归的。雅典举办两届现代奥运会对人类的文明与发展具有历史性和开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